新媒体环境下的越剧传播现状与设想

2020-11-14 09:04李炎檬
剧影月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剧种戏曲传统

■李炎檬

当代社会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新媒体在全国范围内的迅速蔓延,新媒体在帮助人们不出门即可知天下事的同时,也大大打击了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传统新闻报纸、传统戏曲等在新媒体环境下,其生存显得尤为艰难。本文将以戏曲之一的越剧为例,探讨当下越剧传播现状及设想。

越剧被认为是中国第二大戏种,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豫剧、评剧、黄梅戏、越剧)之一,在上世纪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然而到了现代,由于新媒体的冲击,微博、百度、爱奇艺等现代娱乐方式的兴起,人们对越剧等戏曲的关注度也逐渐下降。如今越剧等戏曲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自身的发展与进一步传播该问题值得人们进行深入探讨。

越剧最早发源于浙江嵊州,由当地金其柄所创,最初是一种说唱形式在当地流行,有将近150 年的历史。初进上海,第一次以失败告终,之后学习了绍兴大班和京剧的表演技巧才逐渐在上海立足。越剧发源于嵊州,经由上海不断改进发展,最终成功走向中国、走向世界,享有盛誉。

越剧善于抒情,多以“才子佳人”为主题,以“唱”为主,曲调悠扬婉转。最初越剧只有男演员,后来由于后继无人,由男班转为女班。如今小生等男性角色也多为女性扮演,声音优美动听,由于发源于江南地区,极具江南特色,吴侬暖语,细细道来。当今,越剧相比于其他剧种仍然占有相当多的受众人数。

越剧相较于其他剧种确实存在一定的优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包括越剧在内的大部分戏曲种类都在渐渐地被“边缘化”,这是所有的传统文化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戏曲的受众主要为老年人,很少为年轻人所理解和接受。“戏曲是给老年人听的”这种思维似乎存在于大部分的人的思维中,少数收听戏曲的年轻人也会调侃自己是个老年人。戏曲似乎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格格不入,发出的声音微乎其微。

越剧起源于农耕时代,跨越了工业时代,来到了信息化时代。对于越剧来说,在150年之内,迅速适应两个时代的变化潮流,毫无疑问是一个大难题。

“优胜劣汰”是大自然亘古不变的法则,适用于大部分事物,传统文化也是如此。时代的发展是必然的,越剧也不可能一直都以最开始的面貌出现在大众的视野,若如此,势必会被历史的洪流所冲垮。新媒体的发展冲击了越剧的传播不假,但另一方面也为越剧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包括越剧在内的传统戏曲应该将危机转化为机遇,共同面对挑战。

在新媒体大环境之下,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电子设备几乎可以满足现代人的所有需求。信息的接受不同于之前单向化、被动式,人们可以随心所欲选择希望阅览的信息。由此可见,与互联网合作是发展壮大越剧的必要举措之一。

越剧与互联网的合作相较于其他戏曲种类是较早的,已故越剧研究专家高义龙老师在推动越剧与新时代接轨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高老早就意识到了互联网传播对推广越剧的重大影响,在他的推动下,上海越剧院在2003 年1月发布了官方网站独立域名。内容涵盖剧院介绍、在线视听、演出信息、越剧论坛、剧目介绍等多个丰富领域。

后人借鉴该经验致力于推广越剧,如今越剧相关网站将近200个,为越剧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诗词大会”等皆是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结合的成功案例,包括越剧在内的传统戏曲也应该开拓新的领域,不能仅仅局限于线下演出,尽可能多进行一些线上的推广,辅助以戏曲比赛等形式,促进发展。

越剧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曲目,如《十八里相送》《女驸马》《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等都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就算是对戏曲无感的人也会哼上几句。这说明如果内容足够优秀,人们就会对其表示肯定。作为戏曲方,应该进一步研究越剧曲目,优化内容,制作出更加为人们所喜爱的越剧曲目。在中国动画的受众局限于儿童,低龄化等问题突出,而日本动漫不论男女老少,在全世界也存在相当大的粉丝数量。越剧制作方可以参考日本动漫制作的经验,总有一天会再次大放异彩。

越剧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的数量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和其他剧种相比遥遥领先。然而在传播质量方面却着实堪忧。

由于网站的建设门槛低,导致很多非专业人士也加入到网站建设。专业与非专业,官方与非官方的网站夹杂在一起,网站的质量参差不齐,加大了人们阅览优质越剧信息的难度。针对这一问题,应该提高网站建立的门槛,加强管理,排除虚假错误信息的出现。

猜你喜欢
剧种戏曲传统
关于云南四大少数民族剧种传承及发展探析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雷殛”结局新探
戏曲从哪里来
小剧种大舞台
关于“守望濒危剧种”的呼吁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