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变声期的声乐训练技巧和嗓音保护

2020-11-14 09:04刘媛媛
剧影月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变声期变声咬字

■刘媛媛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艺术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不断上升,和声乐教育的深入普及,越来越多的儿童、青少年等小“歌手”开始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家长们也愿意培养自己的孩子,使孩子的天赋、兴趣不被淹没。儿童时期的嗓音训练方式,与成人有相同之处,也有特殊的地方,其内容和过程都应遵循儿童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特点,切忌搬用成人嗓音训练方法。儿童嗓音一般比较稚嫩、清脆,音色区别不明显。但是进入变声期后,就是完全不同的情况了。

变声期一般指青春期前的青少年大概在13-16 岁期间发生的嗓音变化,最早可在9-10岁出现征兆,时间短的大概在半年内可以变声结束,时间长的可达一年。因为喉部的快速发育、声带周围肌肉的增长、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声音嘶哑、音域变窄、又闷又沙,还时常局部充血,容易疲劳,甚至偶尔“失声”。音色、音域的变化和区分是男、女生变声期的一个重要表现。那么,在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如果正在进行声乐学习的话,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首先,如果在变声期出现很严重的沙哑、无法控制声音,甚至连说话都受到影响(以男生居多),出现类似“公鸭嗓”现象的话,以我个人声乐教学经验来看,建议学生暂时停止发声训练,以练习气息、学习乐理知识,训练音准、丰富声乐作品等艺术综合素质的学习为主。等变声期平稳过渡后,根据变声后的声音条件来继续规划声乐学习道路。变声期前,男生的音色和女生差别不大,变声期后却有着天壤之别,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儿童时期进行的声乐训练完全“无用”。相反,如果在变声期前经历过儿童声乐科学发声训练的孩子,气息更稳定,对声音控制、共鸣位置的认知更深刻、更清晰,从而更有利于在变声后恢复训练,迅速找到状态。接下来,就详细论述在变声期阶段,有很多一部分音色比较稳定,变化不是特别明显的学生应该注意的问题。尤其在面对备战音乐附中艺考的声乐考生时,应该如何应对?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变声期内声音变化不是特别明显的,这部分人女孩子居多。儿童和少年时期如果接受过正确的发声基础训练,且无用嗓过度的情况下,变声期后这他们将会迅速找到状态,大多很容易进入“头腔”,形成比较优质的“混声”。那么,在整个变声期进行正常的声乐训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轻声练习,养成“头声”意识。理想的歌声应体现在具有自然纯净的音质、音色,相对宽广的音域,控制自如的音量,以及持久歌唱的能力等。青少年的歌唱训练也应遵循其生理、心理特点。在变声阶段,应该尽量自然流畅、不紧不压、不矫揉造作、不模仿成人的声音。很多孩子喜欢用胸腔发声,喉部用力以追求音量,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青少年受年龄的限制,身体尚未发育成熟,气息控制力不强,声带运动范围大,久而久之,不利于变声后的音质,妨碍了声音正确的发展。只有经过轻声进入头腔的练习阶段,使孩子的声带及其他器官充分调整好以后,才能逐步加强,获得更好的歌唱技巧。轻声训练的好处有:声带运动范围小、振动幅度不大、不会造成声带损伤、肥厚、充血。在教学方法上不要用“比一比谁的声音更大”、“谁的歌声更洪亮”等来误导学生,也不要在学生刚刚会用一点“头声”时就急于增加音量。变声期的青少年应有意识选用适合轻声演唱的曲目。

第二,加强气息的控制和呼吸训练。声乐表演是一项很注重基本功训练的课程,一周不练,自己知道;一个月不练,老师知道。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备战艺考的声乐生,如果变声期时间较长,缺乏练习,那结果肯定是成绩不佳。所以针对变声期不能用嗓过度这个问题,训练气息就显得尤为重要。人们说:“呼吸是声音的生命力”,“歌唱就是呼吸”。气息是歌唱发声的原动力,是基础。气息直接影响歌者的音准、音质、演唱技巧、速度、力度、连音、跳音等等,甚至连作品要表达的喜怒哀乐情绪等,也都与呼吸运用有着密切关系。儿童时期孩子们的呼吸大多都是胸式呼吸,这种呼吸在歌唱中会出现耸肩、提气的吸气。发出的声音紧、“喊叫”,因此,这不是理想的呼吸方式。中外对此都是否定的。正确的呼吸方式应该是“胸腹式联合呼吸”。具体描述为:吸气时横膈膜下降,使胸腔底部向下伸展,同时两肋向周围扩张。空气由鼻口吸入,使胸腔扩大,自然挺胸。变声期的学生可用无声练习和有声(轻声)练习穿插训练,以达到锻炼呼吸能力、控制气息的目的。

第三,咬字与共鸣位置统一性的训练。之所以把咬字与共鸣放在一起论述,是因为“抛开咬字的共鸣是无效的”。共鸣是一种物理现象,歌唱的共鸣主要指腔体的共鸣。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共鸣音箱”。变声期的青少年声带、喉头都是比较娇嫩且不稳定的器官,如果持久、剧烈的仅靠气息冲击,强化发声器官功能的话,势必造成疲劳、充血,所以,共鸣腔体的运用非常重要。在发声练习中,根据不同咬字、不同发音,结合身体发声器官和各个共鸣腔体之间协调运作,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训练。尤其在变声期各种不稳定因素多变,就更需要有经验的老师与学生一起努力实践。需要着重说明的是,不同的语言语种在发音和共鸣上也有所不同。以中国文字为例,中文讲究咬字清晰、字正腔圆,强调字头和“行腔走韵”,最后还要归韵。比如我国民族唱法,把韵母的音韵归纳为:“发花辙”、“梭波辙”、“一七辙”、“江阳辙”等共13个辙韵。如果最后归韵错了,收音就会很难听。所以在青少年变声期间的声乐训练中也要不断摸索和练习。语言是歌唱的载体,一切歌唱技法都要围绕着语言来训练和运用。

第四,关于生活中的嗓音保健和歌唱时的注意事项。人们在生活中的用嗓程度比学习歌唱时用嗓要多,因此,生活中用嗓的习惯和对嗓音的保护十分重要。注意以下几点:切忌大喊大叫,大喊大叫容易造成嗓音劳损;不要短间隔内吃过冷和过热的食物,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不要一次性饮用大量冷饮、冰水。尽量避免吸烟、喝酒,减少刺激,要有良好的生活制度,锻炼身体,预防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要有充足的睡眠。在演唱和声乐训练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次性练习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建议练习20 分钟,休息十分钟,再练习训练,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训练和演唱后切忌马上喝过凉的饮品,以免造成“失声”。另外,随着现在舞台表演“低龄化”,明星“低龄化”,很多孩子和家长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总觉得自己的孩子经过几次课程的学习就可以成为“明星”上台表演了,作为声乐辅导老师,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和家长,误把别人的天赋当方法。

综上所述,轻声练习,养成“头声”意识、加强气息的控制和呼吸训练、咬字与共鸣位置统一性的训练、以及日常生活中对嗓音的保护,这几点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变声期的孩子声带运动如果失衡、气息的运动如果失衡、咬字共鸣如果失衡,都会给嗓音造成损害。所以要重视嗓音的科学训练,主要“以气带声”,打好基础,不要过早拓展音域、音量、歌曲难度。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在变声期前的优秀童声小歌手,因为有了一定的成绩,有时为了暂时的演出效果,获得掌声喝彩,满足自己或者家长的虚荣心,而不顾自身嗓音的疲劳,频繁演出、训练,有时候舟车劳顿,甚至临近变声期了也不重视,疏于保护。这样对孩子来说都“灾难性”的,对一个唱歌的好苗子来说是“毁灭性”的做法。变声期是青少年身体迅速发育成长的必然生理变化过程,既要重视、谨慎,也不要恐慌、不要急躁,而是要心态平和的面对,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在学生尽力的配合下,共同度过。

猜你喜欢
变声期变声咬字
流行演唱中的咬字问题剖析与正确运用
青少年变声期,保护嗓子是关键
木星地
青少年变声期怎样保护嗓子?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美声唱法的特点研究
QQ聊天 跟声音玩“捉迷藏”
试论《马氏文通》的动字辨音区别词义、词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