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文化视角的音乐鉴赏教学研究

2020-11-14 09:04叶长浩
剧影月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音乐文化教师

■叶长浩

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能够反映不同民族和不同时代的文化发展轨迹,因此,音乐的多元文化特性是与生俱来的。一堂优秀的音乐鉴赏课,既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文化知识,又要为学生呈现丰富的文化元素,展现音乐文化多元性的一面,从而丰富学生的音乐鉴赏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情趣,促进学生人格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教学研究,充分发挥音乐鉴赏课的人文涵养功能,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不足

教学内容单薄片面是当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多数高中音乐教师在选择授课内容时,要么只挑选自己感兴趣或特别有把握的内容,要么根据高中学生普遍偏好流行音乐这一特点,刻意回避一些难度较高、相对冷门或乡土味较浓的教学内容,导致教材内容得不到真实全面的反映。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知范围十分有限,很多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都不了解,进而影响其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部分高中音乐教师的授课缺乏深度,所讲的都是教材中已有的内容,教学过程只是毫无创见地将教材内容复述一遍,而未能根据个人见解来整合和拓展课题内容,导致教学内容单一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寥寥。

音乐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合体,在高中音乐新课标中也提到,学习音乐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了解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但以笔者高中音乐一线教学经历来看,目前高中音乐鉴赏课对文化要素的挖掘还远远不够,音乐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还未真正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和关注。例如,在上《独特的民族风》这节课时,对于其中的蒙古族民歌这一部分,多数教师都会选择长调和短调两种歌曲,其中,长调歌曲用的比较多的是《辽阔的草原》,这首歌鲜明地体现了长调歌曲字少腔多的特点,但是对于为什么草原上有这么多的长调歌曲?它的产生和蒙古的草原文化之间有何种联系?教师一般很少讲到。短调歌曲用的比较多的是彭丽媛版的《嘎达梅林》,这首歌的感染力极强,再配以MV镜头,能够给学生强烈的触动。在学生欣赏完歌曲之后,如果教师能够趁热打铁,顺势将这首歌曲的艺术感染力引导到文化层面上,比如对嘎达梅林这一草原英雄人物进行简要的介绍,就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歌的文化内涵,在激发民族情感的同时,对短调适合哪类题材的歌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然而,多数教师在组织学生欣赏完歌曲之后,都是单刀直入地让学生分析这首歌的节奏与结构,一些学生连嘎达梅林是谁或者说是什么都不知道,对其英勇事迹更是一无所知,这样就不能很好地体会这首歌所表达的情感,使得歌曲的文化教育功能大打折扣。

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师以不同的方法进行讲授,其效果可能有天壤之别。教师一旦掌握了好的教学方法,就能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激情,不但使教学事半功倍,而且课程气氛也会变得非常的活跃,甚至一节课下来后,学生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反之,没有好的教学方法,就会让教学乏善可陈、课堂死气沉沉,下课铃声还未响起,学生的心已经飞到了操场上。目前来说,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陈旧,很多教师都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自己的讲解,与学生之间只有一些问答式的简单互动。例如,在欣赏藏族歌曲《宗巴朗松》时,有教师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欣赏歌曲,比如这首歌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每一部分的速度怎么样?在欣赏完歌曲后,再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告诉学生,这首歌的前半部分是速度较慢的歌曲,后半部分是速度较快的舞曲,在歌曲唱之前还有一段由乐器演奏的引子,速度不快也不慢。随后,教师再为学生介绍囊玛这种音乐体裁,并为学生展示藏族乐器扎木聂。表面看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再对学生进行提问、互动和引导,但实质上仍是一种变相的填鸭,因为教学过于浅表、平淡,既没有设置任何悬念,也没有深层次的探究,丝毫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欣赏完歌曲后,对藏族音乐文化的认知依然粗浅而模糊。

二、多元文化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彼此交融渗透,共同促进发展。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在世界各地分别演化出了不同的表现形式,每种音乐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曲目和文化背景,所有的这些音乐都值得我们去尊重和学习。因此,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不能一味地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要意识到多元文化的存在,如果我们仅仅熟悉自己的音乐文化,而对其他民族、其他地域的音乐文化一无所知,就会阻碍文化的正常交流与沟通,也会使音乐的发展闭塞而缓慢。如今,国家已经认识到了学习多元音乐文化的重要性,最新投入使用的音乐教材突破了以往以乐理知识为主线的框架结构,开始兼顾不同的人文主题,在选材方面涵盖了东西南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材料,如古代文人音乐、民族民间音乐、戏曲与曲艺、中国近现代音乐等。同时,在域外音乐的选材上不再拘泥于欧洲古典音乐,也增添了非洲歌舞、拉丁美洲民族音乐、亚洲传统音乐等。总而言之,当成高中音乐教材特别强调音乐的多元性,其中既有阳春白雪的高雅音乐,也有下里巴人的通俗音乐,其旨在呈现一个多元的音乐文化框架,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引导学生以包容、尊重、接纳的心态去面对不同的音乐文化和人,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所蕴含的文化要素是非常丰富的,如音乐的起源形成、表演风格、旋律调式等都有其社会文化之因,同时一种音乐形式还往往牵扯到地理、历史、舞蹈等各方面的文化内容。因此,对于音乐的鉴赏和理解不能孤立于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文化之外,否则就只能获得音乐的表面技巧,而难以获得深层次的美感趣味。多年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都悬浮在纯技术性、知识性的理论传授层面,所培养的也都是一些技艺型的音乐人才,而真正在国际音乐界闻名遐迩的大音乐家寥寥无几,其重要原因就是音乐与文化的剥离。实际上,音乐不光有技术,还有情感,在音乐独特的“声结构”下面,是孕育出这种音乐形式的“文化脉络”,音乐鉴赏只有深入到文化层面,从历史背景、社会渊源、文化信仰中发现音乐最美的东西,才触动学生的内心,丰富学生的音乐感知,真正达到音乐鉴赏涵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三、基于多元文化视角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

客观来说,在高考指挥棒依然大行其道的情况下,短时间内音乐课地位低下、学时紧张的局面不可能出现大的改观,因此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提炼与整合,尽可能在有限学时内将音乐文化内容有重点地展示给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教学内容的调整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在调整之前必须确定一个与教学主旨密切相关的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来确定讲课内容、准备音乐材料。

在具体的内容调整上,可以采用“加”“减”结合的策略。其中,“减”是指精简掉不必要的教材内容,不求面面俱到,只重点关注那些经典和有代表性的作品即可。“加”是指在教材设定的教学内容之外,再另外选取恰当的音乐材料进行补充和丰富。例如,人音版教材第5 单元第11 节的非洲歌舞部分总共提供了四首作品:两首鼓乐,两首马林巴乐曲。笔者在教学时,考虑到非洲乐器以鼓为主,因此将鼓乐作为教学重点,最终选取了在非洲鼓乐中极具代表性的布隆迪圣鼓作品《鼓舞》进行鉴赏,而对于另一首《男孩之舞》,考虑其节奏相对复杂、冗长,超出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因此不再单独讲解。同时,为了不影响学生对跨节奏模式的学习和体验,笔者从一部美国电影《The visitor》中剪辑了一段精彩的手鼓演奏片段,为学生进行跨节奏模式的直观展示,既营造了欢快的课堂氛围,又让学生感受了正宗的非洲音乐文化。

再比如,在学习宗教音乐这部分内容时,笔者所参考的人音版教材中只介绍了宗教音乐家巴赫及其创作的《马太受难曲》,为了让学生对巴罗克时期的音乐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笔者又引用了湖南版教材中关于亨德尔的介绍,并增加对其经典合唱曲《合理路亚》的欣赏,最后对两位音乐家的音乐作品与艺术成就进行比较,很好地增加了学生对多元音乐文化的理解。

音乐鉴赏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作品形态,同时了解音乐文化要素的具体表现形式,挖掘隐含在作品背后的历史、社会等文化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认真研磨教材的基础上,读懂读透教参,并进一步去搜集和检索有价值的资料。以《高亢的西北腔》这节课为例,教材中给出了《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三首歌曲,教师在讲解时,一般先介绍民歌的定义和体裁,然后对比“花儿”和“信天游”两种西北民歌的特点,这样一节课下来,基本上没有太多东西可讲。对此,笔者在认真研读教材与教参的基础上,决定继续挖掘作品文化层面的内容,并确定了以下几个待挖掘的音乐文化点:一是“高亢的西北腔”因何而高亢?其与西北的人文环境、地形地貌有无关联?二是“花儿”和“信天游”同是高亢的西北民歌,但又为何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体裁?三是“脚夫”是何职业?这个职业与西北独特的民俗文化、历史传统有无联系?

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利用百度、知网等网络搜索引擎或学术书库检索了大量的文献资料,隐含在西北民歌背后的文化脉络逐渐清晰了起来,不但最初的几个文化点找到了答案,而且还发现了其他一些关于“花儿”与“信天游”的文化点。例如,“信天游”和“花儿”这两个名字都是有来由的,教学时有必要给学生讲解一下,这样一方面能够增加课堂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对这两种体裁风格的比较和理解。再比如,在陕北民间有“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无法解忧愁”的说法,这句话形象反映了信天游与陕北人血脉相承的关系,这片黄土地上的人们正是藉由信天游这种民歌体裁来排解寂寞、寄托情感、倾诉幽思。学生知道了这一点以后,再去分析和理解《脚夫调》所表达的情感就会容易得多。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笔者还发现“花儿”在2009年时就成功申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地位可不一般,因为信天游目前尚不是。这样看来,在整个国际艺术领域,“花儿”的地位比信天游还要高出一截,这意味着在讲解“花儿”这一民歌体裁时,绝不能马马虎虎一笔带过,一定要讲出其背后的文化,这样才能与它的艺术地位相匹配。总而言之,通过深挖作品背后的文化要素,不仅为教学准备了大量的素材,而且笔者存来已久的一些疑问都得到了解答,虽然有些东西在教学中不一定用得上,但是弄清楚这些问题之后,至少可以使教学信心大增,一旦有学生问起,教师也能从容解答。这样一节课下来,内容势必比原来要充实丰盈得多,对提升学生的文化涵养也将起到更大的帮助。

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音乐学习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教学中一旦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就能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进而更好地达成多元文化音乐鉴赏的教学目标,而兴趣的激发和建立,离不开好的教学方法。笔者在多年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了几种教学方法,下面以探究发现法和实践体验法为例进行讲解:

一是探究发现法。所谓探究,就是让学生自己探索和发现知识,即教师不直接告知学生知识,而是先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再通过层层深入的启发和诱导,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获得知识。比如在讲解京韵大鼓时,可先为学生播放一段《丑末寅初》,然后让学生分析、总结这种艺术形式有哪些特点,由于这个唱段以唱为主,学生总结出来的内容,多是关于乐器、语言及唱腔方面的。此时教师再为学生播放一段《俞伯牙摔琴》中说唱俱全的片段,学生就会惊奇的发现,原来京韵大鼓不光有唱,还有像说书一样的内容,进而总结出京韵大鼓是一种以唱为主、说唱结合的曲艺形式。

二是实践体验法。音乐本身是一门实践的艺术,音乐的创编、演唱、聆听等就是人体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事物的了解、感受和体验的过程,因此让学生亲自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对于捕捉音乐传达的信息和情绪很有必要。比如在学习《非洲歌舞音乐》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非洲音乐节奏强烈奔放、乐句短小重复的特点,可以将作品《鼓舞》按照节奏剪辑成几个不同的片段,然后准备好非洲鼓等道具,让学生亲自进行歌唱和演奏。以歌唱部分为例,教师可先将谱子用打谱软件记下来,并自行配上发音音节,然后带领学生齐唱。待学生渐渐熟悉歌曲的旋律特点后,再由教师唱主旋律,学生合二声部(第二句和第五句上针对第一句与第四句的应答部分),然后反过来由教师合二声部,学生唱主旋律,这样反复数次,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发现非洲歌曲“一领众和”的特点。

结语

综上所述,多元文化音乐鉴赏教学,一是要抓住“多元”的广度,二是要抓住“文化”的深度,只有多接触和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音乐,并从文化的角度进行深入探究,才能使课堂变得充实丰盈、神形兼备,进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及其文化,不断增强学生的音乐涵养。

猜你喜欢
音乐文化教师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谁远谁近?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