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视域下好莱坞电影审查制度审视

2020-11-14 04:45刘春玲
电影文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好莱坞制度

刘春玲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对一定社会的经济、社会关系的反映,必然反映着一定阶级或者团体的价值理念、精神,必然表现出一定的政治性和倾向性。众所周知,好莱坞是全球电影行业的中心,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美国符号的象征,这就决定了其必然反映美国的价值倾向。在意识形态斗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美国通过多重方式布局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对于美国的工业化电影来说,依靠的是纽约的资金、好莱坞的制片和创作以及华盛顿作为保护和监督的决策机构。其中对于以好莱坞为首的美国电影的审查制度为核心,对美国的电影行业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是美国意识形态宣传的重要方式。

一、好莱坞电影审查制度探析

提到好莱坞的审查制度,有人不禁疑惑:好莱坞并没有专门的审查机构对所有电影进行审查啊?这是因为经过上百年的发展,美国的意识形态审查制度日益严密,审查机构日益隐蔽,已经形成一套完全隐蔽高效的审查制度,最终使得政治权力始终保持着对电影作品表达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控制力。总的来说,好莱坞电影审查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和现代两个阶段的发展,在好莱坞诞生至20世纪90年代为好莱坞电影审查制度的传统阶段,主要有三种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好莱坞电影审查制度进入现代阶段。认真研究传统阶段的三种主要方式,深入探讨莱坞电影审查制度的现代方式,才能整体全面把握好莱坞电影审查制度。

在传统审查阶段,第一种是以《海斯法典》为标准的道德方面的审查,在美国电影早期一些影片因道德风化问题受到法院的禁止,为了应对地方对于电影的审查,好莱坞于1921年成立了以威廉·海斯为首的电影制片人和发行人协会,完成了一部目的是对电影道德内容控制的基本宪章——《海斯法典》。该法典是以道德法典的形式,实现了美国保守意识形态对于电影的控制,“在众多的条文中,法典主要禁止所有电影出现以下主题和画面:裸体、贩卖白人(卖淫)、性欲反常(包括同性恋)、通婚(白人与黑人之间的恋爱关系)、分娩的场景(即使仅仅是一个侧影),以及哪怕过于热情拥抱等有失体面的场景”。此外该法典还规定了一些禁用的诸如亵渎神明、辱骂性的话语。正是通过道德法典的形式,好莱坞得以基本应付美国地方针对影片道德方面的审查,美国保守意识形态对影片实现了初步控制。

第二种是公开的政治方面审查,在20世纪麦卡锡主义盛行美国时,华盛顿对于电影作品中的政治倾向进行严格审查,对具有共产主义倾向的作品和演员进行打击,不允许其进入好莱坞电影之中。其中非美调查委员会(House Committee on Un-American Activities,简称HUAC)在电影故事方面制定新的规范,以在政治意识形态方面强化《海斯法典》,其中最典型的是查理·卓别林这样久负盛名的优秀演员被迫流亡欧洲,只因为其在电影中出演了抨击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剥削制度的角色。尤其是在1947—1960年这段时期,虽然好莱坞同样涌现出大量优秀的作品,但是因为将大量“颠覆性的因素”,即有可能威胁其政治统治、违背其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因素从好莱坞中剔除出去,导致很多优秀影片夭折,同时为了配合其意识形态的宣传,一系列的电影作品不断出现,并得到电影审查机构的支持,如《铁幕装置》(

Le

Rideau

de

fer

,福克斯,1948),《巨大威胁》(

La

grande

menace

,哥伦比亚,1948),或者《我是联邦调查局的共产主义者》(

I

was

Communist

for

the

FBI

,华纳,1951)等,都深刻烙上了那个意识形态斗争激烈时代的烙印。

第三种是以1968年之后施行的电影分级制度为代表的经济方面的审查。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凯恩斯主义的减弱以及观众兴趣的转移,美国对影视作品意识形态的审查虽然在表面上减弱了,但是转变为以电影分级制度为代表的审查制度。电影作品按照内容被划分为若干等级,即“G”级——大众级,所有年龄段都可以观看;“PG”级——家长辅导级,建议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R”级——限制级,即年龄在17岁以下人员必须在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陪伴下才能观看;“PG-13”级,即年龄在13岁以下儿童最好由父母陪同观看;“X”级,即年龄在17岁以下的人员禁止观看(后来使用“NC-17”级取代)。在电影分级制度下,电影设计的题材、语言和场面受到有评审资质人员的评判,他们评判的等级将直接影响影片的放映,甚至他们有权事先不通知就取消影片的放映资格。影片一旦等级过低将导致两个严重的后果,一是被认为不道德或者危险的影片被禁止给青少年观看,由于青少年成为观众中的主力,将直接影响影片的收益,二是导演和制片人为了影片能顺利放映,迫于评判人员的压力,不得不对影片进行重新剪辑和删改,导致电影面目全非。例如:《午夜牛郎》《日落黄沙》《发条橙》以及《维斯特拜克之歌》等,通过电影分级制度,好莱坞电影的意识形态标准更加统一,严重影响了当代好莱坞电影的发展走向。

在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以后,社会主义阵营瓦解,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取得胜利,对于意识形态的审查有所放松,同时随着跨国公司和财团的兴起,诸多传统的电影制片公司被拥有大量财力的电影公司收购和兼并,这导致好莱坞的电影发展到新的阶段,即大型电影制片公司垄断模式。因为电影制作的成本飙升,所以一方面电影制作必须获得大财团的支持,另一方面在影片审查方面不容出错,而大型财团和负责影片审核的评判委员会紧密结合,这是好莱坞电影受到控制的重要方面。同时,电影分级制度在现代最主要的表现还包括内部预映制度和奥斯卡奖,内部预映制度指在影片公映之前考察部分观众的反响,这使得制片人能够直接干预电影的制作,对影片进行大肆修改;奥斯卡奖通过对影片的评价,奖赏那些“得到一致认可”(前提是获得好莱坞意识形态的认可)的影片,迫使电影导演遵从好莱坞的游戏规则,制作出的影片符合好莱坞意识形态,才能取得商业上的成功。总之,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好莱坞审查手段和方式更加有效且隐蔽,使得好莱坞电影无论从题材、语言还是场面都必须符合美国的价值观,牢牢把握住了对于影片中意识形态的控制权。

二、好莱坞电影审查制度提倡的意识形态理念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具体表现为人的任何行为都带有一定思想倾向性,都是出于某种观念指导下的实践行为。同样,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审核也是遵循一定的意识观念,具体表现为宣传以美国梦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个人自由观,以简单善恶二元论蒙蔽观众对社会问题本质的认知,为美国的霸权主义做宣传和辩护,通过从影片的主题、叙事和美学层面在电影发生作用,以影响观众的心理和观念。

(一)宣扬以美国梦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个人自由观

纵观美国好莱坞电影,宣传美国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主题。美国梦,即个人出身无论多么低微,无论来自何种种族,都可以在美国的环境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获得成功。例如由史泰龙主演的《洛奇》系列电影,讲的是一个出身卑微、能力一般的拳击手,在种种情况下竟然奇迹般打败一个个强劲的对手,成为拳击冠军的故事。这种意识观念是美国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使美国人民安心接受统治而宣扬的。众所周知,美国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资本主义越发展,导致的贫富差距就越大,为了防止下层阶级的反抗,美国统治者总是想方设法树立小人物逆袭获得成功的典型,安抚下层民众的反抗情绪。但是要看到在美国底层群众获得成功的毕竟是极少数,由资本垄断为本质特征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为每个人提供公平发展的机会。

同时,好莱坞电影倡导的英雄主义是一种个人主义观,在影片中彰显英雄拯救世界的伟大,但忽视了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这极容易导致个人英雄主义观念的滋生。在此观念下,追求个人的自由是人发展的第一和首要条件,其他人都要服从自己的自由,美国不断发生的枪击案就是典型代表。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则与之相反,认为社会是由处于社会一定关系的人构成的,每个人在享受自由的同时不可以侵犯他人自由,这就要求我们要认清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倡导集体主义观念,要摒弃只顾个人私利的想法,才能获得成功。

(二)以简单善恶二元论蒙蔽观众对社会问题本质的认知

好莱坞的电影都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叙述的故事在过程中是如何曲折和艰险,最终都会以大团圆作为社会秩序的回归;二是故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现实问题的不对称。在好莱坞电影中针对社会问题的剖析不是从发生的根源着手的,而是从简单的善恶二元论视角去看待人物和事件,在故事中的一切要素非善即恶,提倡正义、反对邪恶,而不去深究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随着故事的圆满解决,强化了人们对于善恶观念的坚持。电影故事涉及的问题都是回避现实的,很多是以虚幻问题呈现的,例如《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讲的是面对外星人入侵的威胁,美国超级英雄们逐渐联合起来,一次次拯救全人类的故事。故事贯穿正义和邪恶的思想主题以及危机——斗争——秩序回归的叙事主线,人们被影片中战斗场面所吸引,加之影片故事以大团圆作为社会秩序的回归,使得人们容易忘却现实中的苦难和问题,对现实的关注转移到影片中故事和场景中,从而忽视对社会问题产生根源的研究,达到美国统治者麻痹人民的作用。即使如《肖申克的救赎》直面现实社会中问题,如官员腐败、社会黑暗等问题,也没有探究肖申克监狱制度的黑暗,只是从追求人性自由的角度进行阐释,并将影片中人物的关系以主角和监狱长作为善恶对立两面简单化了,同样蒙蔽了观众对于社会本质问题的认知。

(三)为美国的霸权主义做宣传和辩护

美国作为世界霸权主义国家,由于资本扩张本性和利益追求,经常干涉他国内政、侵略他国,为了对自己政策和行为进行辩护,这迫切需要以好莱坞为首的影视作品进行意识形态的灌输,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本国内美化和辩护美国的霸权主义,例如,《第一滴血》系列电影,主要讲述了越战军人的待遇以及荣誉问题,虽然是面对现实社会群体的题材,但引起了人们对参加越战军人的同情和崇拜,忽视了美国对越战争的非正义性。如电影《黑鹰坠落》讲述了美国为拯救索马里受灾的民众,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故事,电影以精湛的演技、炫酷的画面使得人们忘记了美国出兵入侵他国的非正义性。另一方面对遭受欺凌国家人民进行意识形态的宣传,通过影片对外宣传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好莱坞电影中往往对美国的政治理念和制度大肆褒奖,彰显在美国制度下的美国人民是上帝中意的选民,肩负着拯救全人类的使命,认为自身有责任和义务将美国民主制度推广到全世界,因此美国将这一理念转化为行动——干涉他国内政,强行推行美国的民主制度,或直接以武力推翻他国的统治者,或在当地扶植符合美国利益的代言人等,塑造、引导其政治制度向美式方向发展,目的是“最终实现美式民主体制的一统天下”。总之,美国通过好莱坞对国内外民众进行意识形态的宣传,为美国的霸权主义做宣传和辩护,维护自己在本国内的统治地位和国外的霸权地位。

三、对我国电影艺术事业发展的启示

新中国经过70年的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强盛,这必然引起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觊觎和仇视,美国一直没有间断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入侵。当前我国电影行业与好莱坞为首的欧美发达资本主义电影行业存在很大差距,我们应充分借鉴好莱坞的制度,尤其是制作审核制度,加强主旋律意识形态的宣传,促进我国电影艺术事业的发展。

(一)积极制作弘扬主旋律的影视作品

主旋律即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电影行业也要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做出贡献,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以巩固意识形态领域阵地,防止西方和平演变思想的侵袭。其实近些年中国很多主旋律电影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努力,如《战狼》中提到的“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信念,《战狼2》影片中的中国不惜任何代价将海外侨胞安全接回祖国,《流浪地球》影片里中国人克服种种困难,拯救地球和全人类的光辉事迹等,这些无一例外提振了国人信心,激发起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努力提升中国电影作品的艺术水平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市场在世界市场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但是电影的整体制作与好莱坞等国外电影行业有很大差距,存在多方面不足,因此中国的影视作品在积极弘扬主旋律意识形态的同时,应该注意提升中国电影作品的制作水平。一方面,在题材和内容上要有创新性和丰富性,目前中国影视作品中主旋律电影的题材上多集中在侧重描写党和军队某一时期的艰苦历程或者感人事迹,流于说教的形式,题材相对单一。电影作品要大胆选取不同的题材和视角,塑造人物时避免“高大全”的形象,进行英雄人物的全面阐述,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影视作品固然要塑造英雄,但也要注意从普通民众的视角切入,从多重角度弘扬主旋律的意识形态。如2019年10月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国》讲述了七个故事,通过平凡人的视角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巨大成就,同时也让人们见识到了普通民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正是在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汇聚一个个平凡人物的努力,新中国经历70年的发展才取得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才能取得的成就。这使得观众将自己代入影片,引起强烈的共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电影宣传性和艺术性的极大提升。此外,要加强中国影视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借鉴国外先进的拍摄手法和技术,全面提高中国影视行业的制作水平。

(三)全面提高影视领域的开放水平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文化认同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至关重要。在影视行业尤其如此,一方面,中国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对待进入中国的影视作品,对优秀作品我们要大胆学习、吸收和借鉴,提高自身水平,但对那些以影视作品为名、实则意图进行和平演变的作品提高警惕,建立有效健全的电影审查机制,严格禁止诋毁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祖国统一思想作品的上映,防止有害思想的侵袭。另一方面,中国电影要积极走出去,要积极宣传“中国梦”和“中国精神”,打造“中国品牌的电影”。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好莱坞电影之所以够得到全世界不同民族和地区人们的认可,除了本身的电影制作技术和传播观念之外,尤为重要的是在传播过程中和当地文化进行了融合,以美国意识形态的内核中包裹着当地民族文化的外衣,能够引起世界广泛的认同。因此中国文化在走出去时,必须坚持与当地文化相融合的原则。“在电影等文化产品中嵌入中国核心价值,全方位展示中国价值观念的强大精神动员力和影响力”。在中国电影的制作与传播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用全球化叙事策略和多元文化符号讲述中国故事,基于人类文明共识实现有效传播,以达到真正传播中国价值观念的目的。实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猜你喜欢
好莱坞制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12月好莱坞精选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论让与担保制度在我国的立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