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高校摄影教育未来的思考

2020-11-14 03:11丛海亮
海峡影艺 2020年2期
关键词:摄影专业教育

丛海亮

我们处在自媒体时代,摄影存在“遍在性”。人们随时随地任意的拍摄,并且随时都可传输图片或者影像,很短时间就可以传播和互动。当下社会存在着数以亿计手持手机的影像记录者,手机随手拍对摄影技术本体严肃性产生冲击,可以说人人都是摄影家。曾经是少数人才有机会把玩的摄影术,在科技的辅助下变得简单而娱乐化,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的摄影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对于高校的摄影专业存在的价值产生了一定的质疑 ,摄影教育进入到一个艰难的境地。

现代科技为摄影带来了便捷性,便利的自动化操作使得拍摄者不需要了解传统摄影技术,就可以拍摄出没有大的缺陷的照片。即使出现技术难点,查阅说明书或者网上搜索就可以轻松解决,我们现在还需要学习相机使用或者光圈、快门、构图、用光等基本知识吗?同时,现代数码相机的价格也不是高不可攀,也并非只有专业摄影师才能有资格独有。现代人几乎人人都可以拥有单反相机,大学摄影专业培养职业为向导的摄影师是否还具有未来的社会价值?特别是现代手机和相机后期处理软件越来越强大,幼儿也可以随手拍摄出技术正常的照片,儿童甚至可以轻松利用手机后期美化图片,结合手机VR 技术让图片变得更够趣味性。这些甚至不需要任何人传授摄影技术技巧,短时间就可以流畅把玩,那么还值得用大学四年去学习人人皆能的摄影课程吗?这种问题使得高校摄影教育不断思考,未来摄影专业的教学究竟重点应该是什么,未来的教学思路应该是什么,摄影专业的存在相对于传统会有什么不同变化呢?

一、复合化、多专业融合对摄影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不少学科都在进行融合和重构,摄影专业也变得复合化。面对新媒介语言,高校摄影专业不能只是局限于学习完成二维图片的技术要素,研究承载摄影文化、保存公众记忆的传统摄影只能成为当下摄影学习的基础,摄影专业应该多渠道发展。 摄影图片被广泛运用在平面设计、三维设计、网页设计、VR、CGI 等设计当中。摄影已经经历了旧物质到新物质的变化,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成像的方法,二维图片被融合到了动态影像、三维图形当中。摄影这个词语似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用“影像”替换“摄影”感觉更加符合当下。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专业的摄影师仍然保持着独特价值,高校摄影教育更是要适应历史变革,拓宽视野,融入到更为广阔的新媒体大局当中。

早在2010 年,中国美术学院举办了中国艺术高校影像技术CGI 研讨会。德国凯泽劳斯腾大学的马克·韦伯教授详细介绍了CGI 电脑合成图像技术在广告摄影,特别是汽车广告摄影中的应用。研讨会现场演示利用CGI 电脑合成图像技术生成汽车广告图片的过程。首先,教授使用相机对中国美院校园环境进行360 度数据采集,相机被固定在一个固定位置的三脚架上,依次对相连的场景进行拍摄,直到将相机周围环境全面拍摄完成,然后在电脑中合成形成具有360 度数据的环境影像。形成的影像不仅拥有环境每一个角度的信息数据,还可以通过改变图片亮度来观看到超出相机自身亮度范围的细节。这个环境采集的过程是将矩阵接片和HDR 高动态范围摄影技巧融合在一起后形成的,相机在拍摄每个角度的时候,也同时进行了不同曝光量的包围曝光,合成后的图片不仅面积得到了延展,而且亮度范围也一样得到了扩大。之后,教授将3D 汽车模型放入拍摄的环境当中,然后利用软件渲染后形成汽车广告图片。可以说,利用这种技术,汽车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个可以采集数据却不允许汽车驶入的环境当中,汽车广告图片的形成过程与传统的实景拍摄完全不同了。尝试利用数码科技提升传统摄影功能性,并且可以成功地把研究结果运用到教学当中。CGI 技术中采集数据的部分正好包含了相关技巧,是融合了现有摄影技巧后的提升,摄影技术技巧仍然是完成最终作品的重要因素。

故此,摄影习惯改变了,摄影教学迎来了新的机遇,也遇到了新的挑战,未来摄影语言的发展,会是多种艺术形式融合的过程。当下,摄影不再是简单的记录和呈现,是新的自我态度的表达,是对现实新的考量。影像在各专业中都有需求,都占有重要的角色。高校摄影教育更应该多渠道发展,适应时代进步,将科技化多媒介语言融入摄影教育教学当中;也就是说扩大学生知识范畴,除了教授专业技术,更要教授正确的思维方式。

二、摄影如何融入媒介传播和交互

网络时代,影像传播成为常态,成为大众看世界的一种方式,视觉影像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表达观点的方式。在新媒介环境下,人们利用影像创造新的社会关系。相对于传统媒介,数字时代下影像成本变得更低,信息通道变得更加多元化。与传统影像不同的是,在这个时代,是否能够准确、灵活的运用媒介传播功能,决定了人们能否通过影像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所以,高校摄影专业也必须了解媒介融合时代未来方向,并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训练空间,培养具有未来传播理念影像创造能力、传播能力和数字素养的人才。

如今,影像图片几乎无处不在,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影像图片产生、阅读、分享、互动、交流几乎时刻都在发生,摄影行为也变的普及,现在不会拍摄照片,不会利用影像互动的人就仿佛是曾经不会写字的文盲一般。所以,当下高校摄影专业培养具有专业素养、能够引导和推动图片语言发展的新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互联网新型媒介使影像表达成为新的起点,未来的摄影教育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下,跟随时代进步不断调整,培养开放性思维的人才。新媒介的出现会更快促进影像的发展,促进高校摄影教育的进步,使高校摄影教育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是过时的。

另一方面,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影像将更具备交互性和沉浸感。面对数字影像,人们逐渐会用新的观看方式替代旧的观看方式,影像甚至可以让人们以仿真的观看环境观看到现实生活中不可能观看到的事物和现象,如核辐射后的切尔诺贝利工厂,或者是模拟核弹爆炸等现象。这种仿真一定程度也是建立在影像记录的基础之上,结合和利用相关科学知识,营造出了仿真影像环境。新的影像环境改善了传统摄影单薄的观看形式,并且可以让人们“活在”影像当中,人们可以带上VR 眼镜,游走在虚拟的影像当中,影像的属性彻底发生了变化。

数字时代为高校摄影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用光、构图、曝光、决定性瞬间的授课过程应该在短时间内完成,应该作为低年级基础课程,更新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范畴,让同学们形成对新的知识领域主动探索的学习方法。努力让教学手段科学化、未来化,利用虚拟现实影像技术,实现交互性影像的结果,学生可以将视觉和触觉感受结合在一起,得到全新的体验,也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利用影像基础技术,结合不同科学领域知识,探索更多有关于影像的未知领域,促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进步,努力用将来的思维解决当下的问题。

三、艺术性、文化传承和人文摄影的延续

1.加强当代意识,提高艺术修养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使用传统的摄影手法呈现传统文化。摄影能独立表达艺术观念,新的时代带来了智能的技术,同时也带来了智慧的思考。未来高校摄影专业应该加强当代思维培养,让摄影成为个人体验和心理隐喻有效地表达方式,构造具有新时代意义的超现实空间。科技的进步会把艺术的进步带到一个不可预知的前方,并将触及人类精神和物质的各个领域,影像也被其他艺术形式进行渗透,成为一种活跃的艺术形式。数字环境下,影像成为基本交流的语言工具,高校摄影教育需要对影像本身和影像以外的现象进行讨论和认知,强调影像文化内涵,利用影像对艺术进行思考和交流,将影像作为有力的表达形式,超越影像自身记录和审美的功能。

2.融入社会学、人类学知识范畴

现在的高校摄影教育应该具备前瞻性的视角,思考在特定历史时期摄影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摄影多渠道发展的可能。摄影教育应该更深层次地将社会学纳入教学体系,使摄影更具有社会性、文化性。高校摄影教育培养学生多渠道发展,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有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同学们应该培养利用现代影像表达具有自我意识的艺术态度,探讨现实生活方式,表达对社会的自我认知。注重影像的信息属性,探讨影像的社会学和人类学属性,培养具有深度思想内涵的传播者。强调人性化、强调文化属性,在社会学、人类学的支撑下,创造出有思考、有内涵、有表达的影像作品,使影像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表层,提升影像素养,使人们能够深入的透过影像感知世界,对学生进行价值观、伦理观、历史观的塑造。

四、总结

面对现实,数码影像的获取形式给当下高校摄影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探索未来人们如何与影像相处,成为摄影教育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面对数字时代,摄影专业适应时代变化,将科技和新媒体语言融入到教学当中,网络交互加上当代意识,形成信息化时代下影像的新形态。将摄影教育置身于数字环境中,发挥其主动交流的功能,强化其艺术和人文双重属性,让同学们置身于科技、虚拟、交互的环境中,激发同学们探索未知的欲望和激情,对高校摄影专业的未来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摄影专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专业修脚店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