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信访法治化建设论述

2020-11-13 09:41王浩
辽宁经济 2020年10期
关键词:依法治校法治化

王浩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法治化理念的不断渗透,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并成为推动社会和校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在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更加需要对信访工作的开展,并予以高度重视,通过信访法治化建设路径的研究和探索,实现法治化的进一步深入。本文基于依法治校背景下,探索高校信访法治化建设更好的路径,以期为高校信访法治化的构建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信访 法治化 依法治校

一、依法治校发展背景

在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法治理念也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依法治国渗透到“治校”过程中来,依法治校理念逐渐提升,并在指导教育改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03年7月17日,教育部提出了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政治、文化、经济、社会都纳入法治进程之中,依法治校精神得以传承,依法治校理念得以深化,2013年1月16日教育部又发布《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对学校管理、学生自我发展、社会监督权力的行使等都予以细化,实现了制度保障,真正落实了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法治校的理念已成为指导高校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指引和理念。

二、高校信訪工作现状

1.信访数量较多。随着当前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信访数量也不断增多。信访数量的增多不仅来自于高校学生,更来自于在校教职工、应往届毕业生、学生家长、退休教职工、学校内服务领域(食堂、浴池、超市等)工作人员、社会人员等。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向高校反映一些现实存在且棘手的问题,咨询政策,提出意见或建议。

2.信访渠道狭窄。近年来,信访渠道几乎一成不变,多数高校仍采用传统的信箱形式,这种方式在信息化的今天显然效率太低。另外,还有电话信访形式,当信访数量较多时这种方式也不试用,电话占线,打不通的情况时有发生。除此之外,也可直接向教职工、工作人员等反映问题以及提出想法,但对大多数人而言,面对面讲述问题时很难做到畅所欲言。因此,应拓展高校信访渠道,与时俱进,采用当下大众都能接受的方式。

三、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信访法治化建设重要性

1.法治国家的建设。现今是法治时代,法律是治国重器,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框架,是重要依据,因此为了支持推进全面实行依法治国的原则,构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框架,要求社会各个领域以立法、依法、执法、守法四个方面为切入点,推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向现代化、高效化发展,高校作为国家的人才培养基地,需要跟随国家的步伐。依法治校作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育行业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

2.大学制度的完善。有效推进依法治校需要学校各层人员、教师以及学生的配合,以及学校的各项工作、权力应受法律制约,并纳入法制轨道。所有权益应受法律法规有效保护,各类纠纷都有解决的渠道,并有序进行。这需要各方努力配合,按照法规要求构建相关协调途径和权益保障渠道,完善纠纷调解制度与工作机制,将大学体系运行纳入法制轨道,促进大学的校规制度进一步完善与优化,因此依法治校是大学制度不断优化完善的需要。

3.信访良好的发展。将信访工作制度引入学校管理制度中,有效促进高校校园的稳定与发展,保证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同时为学校矛盾纠纷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在依法治校的背景下建立校园信访制度,有利于信访制度在高校管理工作中良好的发展,同时也实现了高校教育领域法治建设的需要。让师生员工提高法律维权意识,学会理性解决纠纷,有效利用信访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动法治国家建设的基础。

四、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信访法治化建设亟待改善之处

1.法治理念有待推广。一是从信访接待人员的角度看。在高校进行信访接待的工作人员中,有许多工作人员对高校信访工作的认识程度不高,虽然拥有一定的法制化理念,但他们普遍认为高校信访工作相对简单,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处理师生的一些普通的诉求,安抚师生的不满情绪等,并没有真正将法治理念渗透到日常的信访接待工作中,部分信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消极拖延、态度恶劣的情况,不能够耐心地听取维权人员的诉求。二是从信访维权人员的角度看。很多信访维权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在维权过程中态度蛮横、情绪激动,认为只要大吵大闹学校就能满足自己的诉求,给学校信访工作造成很大的困扰。

2.信访类型有待界定。很多高校对师生的诉求没有经过深入调查就下结论。如对信访工作过于敏感,认为只要不满足信访师生的需求,就被定为在信访工作中不认真,玩忽职守,处理信访事件时容易矫枉过正、急于求成,对信访类型缺乏清晰的界定。因此,应制订更加有针对性的处理方式。

3.保障制度有待完善。一是硬件设施。很多高校信访机构在实际工作中信息化程度较低,未能和高校所在地政府的信访信息系统进行连接,无法实现信息的及时上传和共享。由于缺乏专业的信息采集设备,导致在面对一些棘手的信访情况时证据采集不及时、不完整,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访工作效率。二是制度层面。很多高校不太重视信访工作,甚至没有成立专门的信访工作办公室处理信访事件,信访工作缺乏专门的保障制度,信访接待程序上也未作出明确的规定,信访法治化建设过程中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五、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信访法治化建设

依法治校理念的渗透为高校信访工作的开展指引了方向,坚持将法治理念应用到高校信访工作之中,使得高校信访工作的开展获得法律法规的支撑,让高校信访工作更加沿着既定的方针路线前进,推动高校信访工作有序进行。

1.推广依法治校理念。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推进高校信访法制化的建设,应大力推广依法治校的理念。一是高校信访管理部门应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师生及校内外各阶层人员的个人利益,认真负责对待来访的各种形式,迅速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信访是什么,如何通过信访部门维护自身权益。为此,可举办相关文艺汇演、开展主题团课、校园广播播报、学校官网或公众号发布相关文章等多样化的活动进行宣传,让依法治校的理念深入人心。三是设立法律援助平台。当师生遇到困难时可无偿申请法律援助,维护自身利益,真正做到有法所依。

2.严格界定信访类型。针对各种类型分门别类进行专业的引导,如对师生及校内其他职工的合理建议,在了解来龙去脉后应及时处理改进;对咨询相关政策等信访要给予热情的接待,耐心详细地解答问题;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提出相关建议的信访应集中汇总上报领导,经商讨统一进行建设;对恶意举报、歪曲事实等恶劣的信访应追溯源头采用法律手段,严惩不贷。坚决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坚决维护个人利益,扫黑除恶。

六、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信访法治化建设的分析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一项研究。高校信访法治化建设是实现依法治校的有效途径,与我国依法治国、法律普及等原则相辅相成,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加强思考和实践,深刻认识到目前高校信访工作中的不足,从推广依法治校理念、严格界定信访类型、完善信访保障机制以及加强人员责任意识四个方面着手深入,使其工作完成的更加全面细致,促进高校教育健康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梁欣

猜你喜欢
依法治校法治化
长三角区域生态利益平衡及其法治保障
全面推进全省地方志事业法治化高质量转型升级
提高民生建设法治化水平
中外大学法务工作机制比较研究
依法治校视野下的高职学生契约精神培育研究
当代大学法治文化的构建
论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建设
落实廉责是国企反腐倡廉法治化的根本进路
中职学校学生维权的意义探析
“椰风护理在行动”团队暑期“三下乡”送健康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