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三江侗族自治县拥有较多的国家级、自治区级传统村落,它们中不同程度存在着“空心村”、村落整体风貌和传统建筑损坏程度加深、居民保护意识缺乏等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侗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进行分析,研究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保护更新建议。
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高定村处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与贵州、湖南三省交界处,西北面与贵州省黎平县相邻,东北面与湖南省通道县相邻,西南面与林略村相接,东南面与牙寨村美烈屯相接,距镇政府所在地约5公里,距县城所在地约60公里。
高定村选址于山坳,依地势起伏而建,西北部为广西、湖南、贵州三省交汇处三省坡,大塘坳水库位于其西北面。高定村周围被梁岑寨、良塘韦、石鹰山、盘辈等四座山脉环绕,其中梁岑寨从西向东延伸,山势西高东低;良塘韦从西北向东南延伸,山势平缓;石鹰山自南向北纵向分布,山势北高南低;盘辈自自南向北纵向分布,山势北高南低。农田分布在山间的缓坡地带,农业耕地较少。村落周围树木繁盛,多樟树、杉树等。[1]
高定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早晚温差较大,冬夏分明。村内有两条小溪从谷底穿过,并在寨尾汇合。
(1)整体布局与秩序形态
高定村布局大致由冲美岭、支配、支大、嫁物支、冲套、爹归、高寨、支塔、陪边等小区域组成,呈现组团聚集型布局。农田耕地分布在山脚下和村寨周围山坡上。村寨的东北方向为旧寨址,也是祖坟所在地。旧寨址和现址之间有成片的古樟树林。村寨建筑依据山地等高线平行布局,高低错落有致。
高定村遵循着寨门—主街—鼓楼—民居的秩序,这也和地势由缓坡到山地,空间由公共到私密相对应。全村共用的中心鼓楼处于南向坡的中心位置,宽阔的石板台阶由山脚直达方形的鼓楼坪。鼓楼与鼓楼坪、戏台共同形成了村寨中心空间,体现了以鼓楼为主导的侗族聚居秩序形态。
随着经济条件、交通条件、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善以及人口的增加,人们在现址东边新建了居住组团,同时沿着村外围公路两旁的新建民居也开始增加。整体布局出现了组团聚集型和线型同时存在的形态。
(2)民居建筑
高定村南向坡建筑布局紧凑,民居老屋多位于南向坡。而北向坡建筑布局较为开敞,新建民居建筑较多,诸如村委会、医务室等现代建筑也位于北向坡。
民居老屋都为木结构干栏式建筑,依坡而建,分布密集,多独立成栋,也有相连成排。结构主要为六榀五柱式,杉木作为木结构营建材料,立柱之下以石础支垫。干栏式民居分为上中下三层,下层为圈养牲畜,中层为家庭居住,上层为存放粮食或堆放杂物,多在下层与中层之间增设一圈披檐。出入口设在山墙一侧,通过木梯上下楼,屋顶用青灰瓦铺设,采用悬山或半歇山式。[2]
现代民居主要分布在北向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在传统木结构干栏式结构基础上将原本架空的一层改为用砌砖围合,既对木结构起到了加固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防盗、防火,也有利于牲畜的圈养,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另一类则是现代的多层砖瓦房,并在现有平屋顶上再增加一层木结构干栏式阁层。
(3)公共建筑
鼓楼:高定村共有鼓楼7座,分别是中心鼓楼、五打鼓楼、独柱鼓楼、六雄鼓楼、第二组鼓楼、五苗鼓楼、第一组鼓楼。
鼓楼位于该族民居组团的中心位置,任何住宅高度也不允许超过本族鼓楼高度。鼓楼形态原型来自杉树,内部一层设火塘,用于冬日取暖,二层视野通透,越往上空间越收缩,议事聚会、休闲娱乐是鼓楼主要的社会功能。随着时间推移,有些民居高度逐渐超过了鼓楼,但鼓楼在侗族人心中还是有着很强的感召力,鼓楼的功能也逐渐演变为侗族人聊天和娱乐的场所。(图1)
图1 鼓楼立面(自绘)
飞山大王庙:“飞山大王”原名杨再思,因在侗族地区治理有方,被侗族人视为民族英雄和守护神。当地人立定此庙供奉飞山大王,因文革动乱损毁后重建。
寨门:高定村原有三个寨门,第一个在飞山大王庙的位置,第二个在古樟树林的位置,第三个在村寨中长有樟树精的位置。现在的寨门为2010年新建。
风雨桥:村寨原有两座风雨桥,均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一座在现存飞山大王庙南面位置,跨过小溪连接北向坡与南向坡,后因修路被拆。另一座是现存唯一风雨桥,为上世纪80年代重修,位于村寨东北方向小溪尾端。(图2)
图2 风雨桥立面(自绘)
(4)街巷路网
对外联系:一条乡村公路自东南方向至西北方向经过村寨,高定村位于公路右侧集中地带,通过寨门与公路联系。
村寨主街:村寨内部交通路网脉络清晰,一条V形主街贯穿村中,在此基础上各条支线巷道,以鱼骨状形式分散连接各家各户,体现出了明确的规划意图和整体意识。
支线巷道:村寨的支线巷道呈现明显的区分。南向坡地势较陡,建寨立屋较早,支线巷道多为石板路,在两栋民居山墙间顺应地势铺设。北向坡地势较缓,现代建筑较多,支线巷道多为水泥铺设,分布形式较为自由。
2.2.1 营建行为与风水观念
侗族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水观念。村落选址依山傍水,山脉要连绵不断起伏有势,能对村落形成天然的围合屏障,山上要植物茂盛充满生机,如果不符合,就需进行改造,如栽植树木等弥补。另一方面村落也要有活水流过,可以用来排水浇灌满足生产生活,同时又担心水会冲走财富,所以多在溪流的尾端或经过的田边修建风雨桥,意在拦住被冲走的财富。
2.2.2 祭祀行为与信仰崇拜
侗族自然神崇拜对象包括了山川、河流、古树、巨石、桥梁等等,这些都是与生产生活行为方式密切相关的物质对象,既是聚居依赖的对象,也是影响制约生活的对象。侗族人神崇拜的对象主要是女性“萨岁”和男性“飞山大王”。侗语中“萨”是祖母之意,“萨”的崇拜也体现了母系社会的思想遗留,同时“萨”也是对民族英雄神化的结果。总的来说,“萨”是同一个神体中包含多种崇拜对象的复合崇拜体。飞山大王”是指历史人物杨再思,因其在侗族聚居区治理有方,被当地百姓奉为神灵,尊称为“飞山大王”和“杨祖太公”,后逐渐被塑造为侗族民众的祖先。
2.2.3 鼓楼议事与组织制度
鼓楼是“侗款”组织商定事务以及群众活动的固定场所,也是重要的教育、集体劳动、临时住宿、纳凉休憩的场所,既象征着侗族人的团结凝聚,也象征着组织制度的权威。
侗族社会过去所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侗款”制度。“侗款”是以血缘为基础,地域为纽带的联盟组织。组织的头领称为“款首”,由本村德才兼备、阅历丰富、受到大家拥戴的长者担任。组织制定了有关地方治安、农事生产以及其他地方公事等的款约。村内的大小事务均由款首召集村民在鼓楼里按照款约商议并处理。[3]
3.1.1 空心村
空心村问题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随着经济和生活条件的提高,部分村民搬离老屋,选择周围空旷地带另建钢筋混凝土新宅,造成了新宅热闹老屋空荒的现象。二是村中年轻人以外出务工为主,留守村内的多是老人及孩子,除了春节等重大节日外,村内人口寥寥无几。
3.1.2 不恰当的建设与保护方式
不恰当的建设与保护方式村落空间形态产生很大破坏。一是建设性破坏,主要表现在原址上拆旧建新或直接弃旧建新,造成老屋直接消亡或自然衰败,同时街巷原有的空间尺度受到破坏。二是保护性破坏,更换、增加了不合适的现代建筑材料,造成建筑形态和内部空间改变,原有的侗族建筑文化特征逐渐被淡去。
3.1.3 居民保护意识缺乏
居民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不足,缺乏保护的自觉性和参与性。现有的保护主要来源于自上而下的、职能保护部门的工作。
(1)配备专业人员,改善居住环境
传统村落产生的建设性破坏和保护性破坏问题,一方面由于居民保护意识和知识的缺乏,另一方面也由于基础设施和生活居住环境较差。政府应配备专业人员,定期对村落进行调研梳理,建立动态数据库,并向居民宣传讲解传统村落保护内容,提高居民参与保护更新的自觉性,对于居民建筑保护更新的行为,提出指导性意见。同时,争取上级专项资金、争取社会多方赞助等。通过这两点举措,提高居民参与度和居住生活质量。
(2)遵循修旧如旧,更新文化元素
每个传统村落应有自己的整体规划,既有保持传统格局风貌的传统区域,又有适应现代生活的新址区域。同时,提取传统建筑文化元素,比如坡屋顶、披檐、栏杆、门窗图案等等。传统建筑区域应减少原址拆旧建新,提倡原址修旧如旧。新建建筑应运用传统建筑文化元素,做到更新再现。
(3)传统静态保护,创新动态保护
大多数传统村落保护技术手段主要是以传统测绘、纸质记录、陈列展示等技术为主的档案式保护方法,这种静态保护模式缺乏持久的吸引力。我们身处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技术的动态保护能有效应对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环境、新问题,通过数字文本记录、图像记录、声音记录,辅以相适合的图形绘制技术,配合三维软件、后期处理软件制作出精细的数字虚拟模型、动画等。借助数字化,在展示上也有多种渠道,如刻录光盘、网页展示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