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11-13 12:43杨玉良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颈性督脉颈部

杨玉良

颈性眩晕是指由于颈椎及颈部软组织病变,从而引起血流障碍以及颈部血管痉挛,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的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在临床中,也称之为颈源性眩晕,其中大部分患者还常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头痛、视物不清以及颈部疼痛、上肢麻木不适等症状。该病发作急骤,多于起床或转头时突然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2]。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人们生活习惯和方式的改变,如手机的使用、长期伏案等,颈性眩晕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越来越年轻化[3]。治疗上西医目前主要采用扩血管、改善循环等方式,虽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容易复发。根据其临床表现,后世医家将颈性眩晕归属于祖国医学“眩晕”、“颈痹”等范畴,中医治疗常采用中药内服、穴位注射、按摩、针刺等方法,并取得较好疗效,但相关临床证据尚有欠缺。因此,本研究将评价针刺治疗颈项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隆昌顺泰和诊所且符合《眩晕诊治专家共识》诊断标准的80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性别、年龄)比较均衡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

1.2 诊断标准

依据《眩晕诊治专家共识》[4]中关于颈性眩晕的诊断:(1)头晕或眩晕伴随颈部疼痛;(2)头晕或眩晕症状多出现在颈部活动之后;(3)部分患者颈扭转试验阳性;(4)颈部影像学检查存在异常,如颈椎反屈、椎间盘突出、椎体不稳等;(5)多有颈部外伤史;(6)排除了其他原因:如耳源性眩晕、眼源性眩晕、心脑血管疾病和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等原因引起的眩晕。

1.3 纳入标准:

(1)年龄为18~75岁;(2)符合以上诊断标准;(3)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75岁;(2)伴有严重的精神疾病、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3)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4)颈椎结核、肿瘤或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患者;(5)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6)晕针者;(7)不能配合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天麻素注射液(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789)0.6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日。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选穴:风池、大椎、百会、颈部夹脊穴;手法:平补平泻法;时间:1次/日,每次20分钟。

治疗周期:两组均连续治疗7天。

随访周期:随访1个月。

1.6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2)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体征变化,见表2。(3)1个月内复发率:记录随访1个月内眩晕的复发情况。(4)不良反应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反应。

表2 主要中医症状体征分级积分量化表

1.7 疗效评价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标准拟定[5]。

临床痊愈:头晕症状消失,颈部活动无障碍,1个月内无复发,证候积分减少≥90%;

显效:头晕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颈部活动无明显障碍,1个月内无复发,证候积分减少≥70%;

有效:头晕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颈部活动有障碍,1个月内有复发情况,证候积分减少≥30%;

无效:头晕症状无改善或病情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注:①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②总有效率=(临床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7天后,对照组临床痊愈1例,显效16例,有效18例,无效5例;观察组临床痊愈8例,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1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降低,且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3 1个月内复发率

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内复发率比较,对照组6例(15%),观察组1例(2.5%),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后1个月内复发率比较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不良反应主要有口干(4例)、恶心呕吐(2例)、心慌(1例)、疼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观察组不良反应主要有口干(2例)、恶心呕吐(1例)、疼痛(2例),为1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 讨论

颈性眩晕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位在颈椎,现代医学认为,颈性眩晕的发生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直接相关,因此临床治疗多采用血管扩张药物和镇静药物,虽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无法从根本上治愈。因此,及时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提高颈性眩晕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学并无“颈性眩晕”之名,后世医家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眩晕、颈痹、项痹”等范畴,认为其发病病机为风寒湿邪入侵、长期伏案工作、颈部劳累过度等导致患者颈部经脉受损,气血运行不畅,因此在治疗上主张以温经通脉、助阳化气为基本原则。针刺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外治法,其通过刺激一定的穴位,可以发挥相应的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功能,在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中发挥重要作用[6]。本研究发现,针刺可以降低颈性眩晕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复发率,其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颈性眩晕补充治疗手段。

本研究中主要选取风池、大椎、百会、颈部夹脊穴等穴位为主穴进行治疗,其选穴依据主要为:颈部为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所过之处,其中督脉为“阳脉之海”,主一身之阳,大椎穴及百会穴均属督脉,刺之可通达全身之阳气,阳气足则血脉行,血脉行则痹症除[7];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之上,惟风可到”,与大椎穴相配,对头痛、眩晕及颈项强痛具有较好疗效;颈部夹脊穴位于人体颈部,属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为督脉与足太阳经脉气的传输点,而督脉与脑、心、肾密切关联,对其进行针刺可以调理枢纽穴,改善机体气血运行状态。上述诸穴配伍具有升发阳气、熄风定眩、潜阳益髓的作用,还能疏通经络,推动督脉气血的运行,从而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达到缓解眩晕临床症状的目的[8]。此外,现代研究表明,针刺风池、大椎、百会、夹脊穴能纠正颈部肌肉痉挛,改善软组织粘连情况,从而提升肌肉组织血氧交换能力,保血液流通顺畅,进而加速椎动脉血流速度,降低血流阻力,改善脑部血液供应不足问题;此外,还具有改善颈部微循环状态,调节毛细血管通透性,调节缺氧缺血情况的作用[9,10]。因此,本研究选用风池、大椎、百会、颈部夹脊穴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并取得了确切的疗效。

综上所述,针刺治疗能提高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复发,促进患者康复,提高预后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颈性督脉颈部
脑-肾-督脉轴理论初探及临床应用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研究
中正平和是养生的根本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针灸推拿在颈性眩晕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QOL评分的影响研究
什么是颈性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