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多元素融合式药理学教学设计的构建*

2020-11-13 11:36赵汴霞刘姝敏马香芹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硝酸甘油药理学心绞痛

赵汴霞, 刘姝敏, 马香芹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理学教研室,郑州 451191)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 年)》提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1]2017年1月10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促进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发展[2]。2019年7月教育部修订的高等职业学校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标准将药理学从专业基础课程归到专业核心课程,药理学是临床合理用药、防治不良反应的理论依据,药物的大剂量使用或非正确使用可造成药物中毒,甚至危及生命[3]。

本课题研究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授课对象,选用王开贞、李卫平主编的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药理学》第22章《抗心绞痛药物》为教学模板,进行多元素融合式的教学设计,设计包括教学内容融合,教法、学法融合,传统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融合,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融合,师生融合,虚实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以及与课程思政融合等多元素融合的药理学教学模式,将药理学教学打破课程、课堂、时间、空间、师生、虚实的界限,融入育人理念及课程整体性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医学道德修养、临床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等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提升教育教学高度,拓展教育教学宽度,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契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打造多元素融合式药理学“金课”,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居民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奠定基础。

1 教学分析

目前,我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约320 万,占总死亡疾病的35%~40%,死因居首[4]。其中,冠心病为主要疾病之一,硝酸甘油是硝酸酯类常用药物,根据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标准,基于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就业岗位、就业能力及就业素养的要求,抗心绞痛药物的知识目标为掌握抗心绞痛药物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注意事项;通过知识的学习,能为患者提供抗心绞痛药的用药咨询与信息及合理使用抗心绞痛药物;同时具备判断药物疗效和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毒性反应的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将学生的道德教育、职业道德素养、人文修养、社会责任教育贯穿始终,培养学生能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指导患者用药,以实现最好的治疗效果、最小的不良反应。

2 设计思路及实施

2.1 设计思路

2.1.1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二年级学生,学生已学过《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相关基础知识,经“问卷星”调查统计目前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均拥有智能手机一部及以上,手机自主学习有较高便捷性、独立性和互动性,在大学生群体中得以流行[5]。

2.1.2 教学设计 根据学生的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思路为几大方面的融合,包括教学内容融合,教法、学法的融合,多种教学模式融合,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融合、师生融合、虚实融合,以及思政课程的融合,最终解决——硝酸甘油为什么能抗心绞痛,怎么做到合理使用硝酸甘油抗心绞痛药物。由此实现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团结协作及临床思维、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2 教学实施

2.2.1 教学内容融合 ①课程之间的融合:将《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不同课程之间的知识进行融合,从心肌的正常供血供氧,到为什么会出现心绞痛,硝酸甘油通过怎样的作用原理、策略可以抗心绞痛,将各课程的知识形成一条知识链,引发学生进行临床思考。②药物之间的融合 本节为心血管系统教学内容,学生已经学过中枢神经系统的镇痛药和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外伤锐痛、牙痛、心绞痛都是痛,而抗心绞痛并不常用这两类药物镇痛,为什么?将不同药物的知识形成一条知识链,将新旧知识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融合,能够使学生从点到面、从部分到整体进行临床思考。另外,将镇痛药、解热镇痛抗炎药、抗心绞痛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进行对比,使学生更加全面理解掌握。

2.2.2 将传统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融合 按照课前、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进行。课前——建立《抗心绞痛药物》微课教学资源库, 全面梳理抗心绞痛药物的知识点,尤其是重点及难点,合理划分微课内容。录制《抗心绞痛药物的作用环节及药物分类》《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什么情况下用硝酸甘油》《硝酸甘油的不良反应》《硝酸甘油与伟哥西地那非》等微课,以及从公共微课资源中筛选优质微课入选微课教学资源库,每个微课基于“问卷星”平台设计相应3~5道习题,同时建立相关知识点的知识链、思维导图、经典问题、动画等辅助教学资源, 以“药理学学习园地”微信公众号为载体,将教学资源推送给学生。另外还有优质的数字资源和平台,例如,用药助手、大学生慕课、爱课程网、临床用药、丁香园、学堂在线等,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自行选择。

第一课堂——进行传统的教学及知识的内化,此部分主要由两条知识链组成。第一条知识链,为什么会心绞痛?哪些途径、方法可以抗心绞痛?硝酸甘油为什么能抗心绞痛?课前已经作为经典问题在“药理学学习园地”微信公众平台提前发布,知识链的前半部分涉及生理学、生物化学、解剖学等知识,由学生进行讲解,知识链的后半部分为新学知识,由教师讲解。第二条知识链,由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组成。在药理学总论中已经讲过,与治疗目的相关的作用为临床作用,与治疗目的无关的药理作用为不良反应,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由教师讲解,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由学生推导后讲解,完成了师生之间的融合。 在此部分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类比法、PBL法、动画、表格、口诀、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师生融合、课程融合和不同药物之间对比融合,帮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体系与新的知识内容体系建立联系, 锻炼学生学以致用及融会贯通的能力。

课堂的结尾部分,进行处方分析、案例分析及情景模拟,通过处方分析,寻找处方用药的不合理和不规范,通过案例,让学生分析临床常见案例用药是否合理,这种以案例及用药情景模拟为切入点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医患沟通等能力,避免临床用药潜在不良反应的发生,使学生从学会知识到能以人为本的运用知识,完成从知识到能力最终到道德的跃迁。

课下——举行“心痛的表白”、“画”说药理等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的开展[6-8]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互助意识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积极性、探索欲,让学生体会到医学之趣、药理之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可以以多种作品形式如漫画、思维导图[9]、自己拍摄的小视频等形式来展示抗心绞痛药物的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课后—— 以“问题导向”的理念[10-11]进行思考题的设计。设计抗心绞痛药物硝酸甘油和众所周知的伟哥(西地那非)能否合用,为什么?从而以硝酸甘油与西地那非一个药物的相互作用推导出硝酸甘油与多个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虚实融合医学模拟教育 虚实融合医学模拟教育是“模拟真实”进行教学的教育方式,利用从医院收集的大量临床典型病例的用药处方、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助理)考试基础医学综合药理学真题及经典药理学习题、思考题等做成的《模拟仿真临床用药训练系统》模块化虚拟学习平台,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综合诊断能力及临床选药、用药,最终合理用药的能力,进一步预防及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2.4 理论与实践融合 将传统的药理学动物实验内容改革为该校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实践,与临床进一步融合。在临床实践中观察抗心绞痛药物的应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情况下不用,用的时候给患者交代什么样的注意事项,不用的原因是什么。通过临床见习实践巩固药理学理论知识,间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观察临床医师对工作的热情、 对心绞痛患者的人文关怀。

2012年1月《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要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有研究成果[12]表明,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技能、择业和就业相脱节,以及欠缺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社会的能力。多元素融合式的药理学教学模式将社会实践作为载体,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之后设计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药宣传社会实践,将药理学课堂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通过以社会实践为载体,让学生从课本、从学校走出去,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对患者进行用药相关知识、用药注意事项、正确用药指导、患者教育,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社区人群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间接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减少医疗费用;提高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精神、社会交往能力、用药指导能力等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能力,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包容心,保持对人类生命的尊重,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医德医风,建立医者“仁心、仁爱、仁术”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使知识、技能、态度目标有效结合,同时融入教学评价体系中[13-14]。

2.5 思想政治课程融合 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5]”。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推动和开展“课程思政”[16],树立医学生对人的生命的尊崇感和道德伦理的尊严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育工匠精神,都要贯穿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17]。正人先正己,正己先修身,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做到科学的知识晓人,还要做到高尚的品德育人,魅力的人格服人,用极致的工匠精神[18],用严谨的教风和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营造“浸润育人”的课堂平台,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19-20]。

在案例分析及情景模拟的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尊重患者、服务患者、服务社会的职业道德素养。

3 前景

与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融合,与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AR)[21]技术融合。以VR或AR与“药理学” 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截止到2019年11月,国内无此报道。本研究尝试将AR和VR技术应用到药理学教学当中,制作抗心绞痛药物的三维立体交互动画,学生可以通过3D渲染图像,身临其境地看到应用抗心绞痛药物的药理作用,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体会药物的神奇和药理之趣,为药理学教育灌注新鲜血液,引领变革。多元素融合式药理学教学设计见图1。

4 讨论

通过这种创新的多元素融合式教学设计,将教学变成一种艺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以后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奠定基础。

通过学生课下交流、课堂上讲解,将知识内化、增加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提高交流沟通能力,为以后医患沟通奠定基础。通过处方分析、《模拟仿真临床用药训练系统》模块化虚拟学习平台——提高合理用药能力。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及第二课堂培养学生查找、筛选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临床思维、发散思维能力等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能力;通过情景模拟、社会实践——提高人文关怀、直接和间接的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能力,提高合理用药技能, 为以后从事临床医学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的多元素融合式教学设计不但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理清教学思路,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提高教师素质。教学设计的策略为教学的起点,教学设计的总结反思为终点,在保留教学设计精华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不足,融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把本次的教学设计终点变为下次教学设计的起点,随时而进、随势而新,以期设计出更开放、更融合、学生更喜欢的教学形式,打造线上、线下多元素

图1 多元素融合式药理学教学设计

融合式药理学“金课”,对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起到推动作用,实现“教”与“学”的革命,为医学院校药理学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新一轮信息化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硝酸甘油药理学心绞痛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玉锁丹治疗糖尿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石榴健胃丸治疗胃肠炎的作用机制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硝酸甘油别贴身带
心绞痛
硝酸甘油别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