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李兴科
二轮复习是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对知识和能力有进一步的要求,力求符合高考考试要求,特别是高考提到的考查四大能力的要求。二轮复习中一般是以专题的复习方式,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梳理;通过例题解读、习题练习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因此对于二轮复习,一要重视对知识的梳理,二要重视对相关试题的练习,三要重视对地理思维的培养。所以在二轮复习过程中,教师对于专题复习应当注重以下三性设计:一是知识的结构性,在二轮复习中应当强调对知识结构的梳理,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让学生明确自己知识的完整性和条理性;二是思维的综合性,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的能力,也是地理四大核心素养之一,特别是对逻辑思维的培养;三是习题的梯度性,对于相关例题和练习题的选择,根据学生的自身状况进行有梯度的设计,以达到不同层次学生通过专题试题的解读和练习,学习效果有所提升的目的。
目前在知识的梳理过程中,思维导图是比较有效的。思维导图可以比较完整地建构某一个章节或某一个知识要点的内容,但需要学生花很长的时间进行建构。而思维导图是否完整,学生也无法判断,还需要教师进行指导或修订。所以思维导图的建构对于每个学生都可能有一定的难度。笔者认为大结构与小结构相结合的构建方式,更有利于整理归纳知识,使自主构建更容易、更完整,运用更便捷。大结构就是在专题复习中,主要对主体内容的建构,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教辅资料里都有,可以依照这个知识框架,梳理最核心的主体知识。另外对小结构进行补充,就是建构小专题的思维导图,来解答相关的地理事象。
例如《水循环》构建大结构图,如图1。通过空间大结构,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水循环的三种模式,以及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
图1
而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选修1中提到对水循环的进一步要求是:“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条新的课程标准比原来更明确地提出了要求,但实际上教师们在复习的时候对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补充,由此可以构建小结构,如图2。
图2
四种水体的补给关系: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和河水之间存在相互补给或者单向补给,如图2所示。一般情况下冰川水是单向补给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的。地下水、湖泊水和河水,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是通过水位高低来判断,也就是高水位补给低水位。例如图中的丰水期时河水补给潜水,而枯水期时潜水补给河水。如果是地下水或湖泊水单向补给河流,一般水源比较稳定。例如河流的源头是湖泊。
另外通过练习,也可以提炼、构建小结构思维导图,如沼泽地的形成(图3)。由图3可知,沼泽地的形成与降水、蒸发、地势和冻土有关。如我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的沼泽地。而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的沼泽地,主要与降水、蒸发和地势有关。
图3
【例1】[2019年全国卷Ⅰ,37题(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图4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图4
(1)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参考答案】(1)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
(2)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解读】本例题考查的核心是水循环中的陆地内循环,根据大结构,其着力点是湖泊的补给和蒸发之间的关系。第(1)问,判断内陆湖泊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主要是盐度的高低。一般情况下湖泊盐度较低的原因是湖泊补给量大于蒸发量。根据题干中提到的“末次冰期晚期”和“淡水湖”可以推断,里海此时处于末次冰期晚期,气温较低,湖面蒸发量弱;另外由于位于末次冰期晚期,冰雪融水补给量较大。所以补给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表现为淡水湖。第(2)问,对于里海由淡水湖又演化成咸水湖,主要考虑是盐分增加,由蒸发和补给关系发生变化引起。湖泊盐度增加一般原因是盐增加或湖泊的蒸发量大于补给量,或者两者同时出现。在平时训练中通过建构湖泊盐度变化的小结构(小专题),对本问的解读应当是比较快的。试题材料提到补给类型发生变化源于冰川大幅度消退,因此对里海的补给减少,河流对里海的补给增多。河流不断带来盐分,里海四周封闭,无出水口,盐分积累;随着气候变暖,气温上升,蒸发强烈,湖水盐度增加,变成咸水湖。
通过例1可以让学生在解题时充分运用大结构和小结构解决相关的地理事象,同时说明在阐释问题时还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
地理核心素养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主要包括时空思维、要素思维、地方思维。在例1中就体现了对综合思维能力的考查,如随着时间变化,里海的空间变化、盐度变化、补给变化;也考查了影响里海盐度变化的要素思维;以及里海作为一个地理事象的地方思维。不少地理学者还提出了地理学科应当注重逻辑思维与发散性思维。有学者认为通过探究地理现象的复杂成因可以培养学生的溯因推理能力,总结诸多地理现象的一般规律,促进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形成,运用地理原理分析解释地理事物,锻炼学生演绎推理能力,对地理现象进行整体和部分的剖析,帮助学生形成辩证思维方式。
下面以例2来说明如何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综合性。
【例2】[2019年全国卷Ⅲ,37题(1)(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图5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图5
(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
【参考答案】(1)(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未摆动);单一岩性(岩性相近)河岸,河岸直立。
(2)变化特征:深度增加。原因: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融雪补给为主,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
(3)降水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
【解读】第(1)问,题中提示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从图5来看,河道的深度随着时间变化而出现了变化,并且河道结构体现为深而直,说明侧蚀作用弱。影响侧蚀作用较小,一般是由于该河段以下切侵蚀为主,或是受河流两岸地形和岩形影响。这个小问考查综合思维中的时空思维和要素思维,通过某河流河段宽度和深度的时间变化,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要学生明确影响河道变化的主要要素是侵蚀和地形。需要学生运用地理原理分析解释地理事物,也就是运用影响河道变化因素来分析说明,属于对演绎能力的考查。
第(2)问,4—6月该断面河水水面是不断升高、深度不断变深的。影响深度增加的原因有河面上升,上游来水量增加;河床海拔降低,由于流水下切侵蚀加剧形成。联系该地4—6月气温升高,材料中提到该河流的补给主要是季节性融雪,所以河流水量增加来自于此;由于融雪补给速度较慢,对坡面侵蚀弱,带入河流的泥沙少,堆积作用较弱;随着水流汇入,流速加快,对河床的侵蚀加剧,深度增加。这个小问考查综合思维中的要素思维和地方思维,影响河床深度变化的因素主要是河流水面变化和侵蚀。一条河流的补给来源主要与河流所在区域有直接联系,如本问中4—6月主要是季节性融水,说明纬度较高。本小问与上一问相同,考查学生的演绎能力。
第(3)问,河底淤积的原因主要从泥沙数量和流水侵蚀、堆积作用两个角度分析。根据材料,7月后该河流主要是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因此降水对坡面的侵蚀作用较强,大量泥沙进入河流,含沙量增加;暴雨停止后,径流量减少,河流流速下降,流水搬运作用减弱,侵蚀弱,堆积作用变强,大量泥沙淤积在河道中,河床深度变浅。本问是针对第2问进行逆向思维的考查,实质上仍然是对河床深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只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所以这个小问考查综合思维中的时空思维和要素思维,即时间变化会影响河床深度的变化。两个小问除了考查演绎能力,也考查探究地理现象的复杂成因,培养学生的溯因推理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除了通过知识结构培养外,另外一点就是强化练习。
可以通过习题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由于每个学生对于高考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在习题设计过程中,应当有一定的梯度性,也就是有一部分是基础题,一部分是提高题,一部分是难度题。在高考试题中也重视试题设置的梯度性。但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有一些试题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平时针对不同的学生应当提出希望达到的目标,不追求试题都能会做。
下面以例3来说明如何去理解高考题的梯度。
【例3】(2018年全国卷Ⅱ9~11题)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表1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1)~(3)题。
表1
(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 )
A.减小降水变率 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
(2)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
( )
①历时长 ②强度大 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 )
A.河床 B.沟谷
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
【参考答案】(1)B (2)B (3)D
【解读】第(1)问,黄土高原的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其目的是保持水土,因此可以减少流入河流的泥沙,含沙量减少。此题为基础题,通过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基本可以判断。第(2)问,第5次只有两天,历时不长,但降水量在几次降水中接近降水最多,所以降水强度大;通过4次的连续降水,地表水下渗,导致地下水含量增加,达到饱和后,大量降水以地表径流形式汇入河流,形成洪峰;植被截流对每次降水都相同。这个题难度有所提升,属于提高题。学生首先要对问题中的四个名词(降水历时、降水强度、下渗和植被截流)有所了解并知道影响的主要因素,通过综合思维,分析材料得出结论。第(3)问,本题错误率很高,学生大多错选了裸露坡面,主要是没有注意前面5次降水,河流含沙量都比较小,就已经说明该流域裸露坡面少。第5次降水形成洪峰,但含沙量小,说明河床和沟谷的含沙量较小,所以不可能是河床和沟谷,排除法只能选择植被覆盖坡面。这主要是经过连续的多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把植被覆盖和坡面植株之间的堆积物冲走,导致土壤裸露,第6次降水冲刷这些土壤,引起水土流失,增加河流的含沙量。本题是难度题,要求学生有很强的综合思维能力,能够探究地理现象的复杂成因,必须具备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不是植被覆盖度高的地区就不可能出现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