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博
近年来,国家及北京、上海、成都、西安等省市地方政府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推动“夜经济”发展的政策。随之而来 “夜游”项目的此起彼伏。在笔者看来,这些新兴项目对艺术工作者的创新思维带来巨大挑战,如何将行业内传统的、成熟的艺术形式融合起来,通过一种全新的方式、形式、模式,打破行业之间原有的壁垒,将其融会贯通,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是当今“夜游”项目的核心所在。
图1 《万物共生》体验展
笔者以夜游项目“北京国际光影艺术季(玉渊潭站)——户外光影艺术沉浸式体验展《万物共生》”为例(图1),从项目介绍、创作背景、创作理念、作品阐述、方案呈现、创作感悟与思考等角度,对一种全新的“夜游”模式进行探索,以光影科技手段融会贯通地展现沉浸式中国园林美学。
《万物共生》于2020年8月20日正式开幕,项目位于北京市玉渊潭公园樱落花谷区域,占地18 000 m2。《万物共生》结合灯光、激光、影像、音乐、仿生装置、动作捕捉、体感互动、声光装置、机械道具等多种科技手段,将光影艺术与自然景观高度融合,打造光影交错、虚实相间的全新沉浸式艺术体验。
2019年11月开始,笔者作为总导演、灯光总设计,与主创团队一道,经过数十次场地勘察,了解樱落花谷区域结构(图2)。初次踏勘时至初冬,寒风凛冽,草木凋零,结合眼前所见在脑海里一次次给现场赋予色彩和画面,又一次次推翻重新塑造。在创作过程中,赶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整个工作的推进也受到一定影响。在此期间,主创团队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方案讨论、定制研发、测试设备等大量的工作。
图2 场地原貌
笔者曾担任北京“世园会”开幕式的灯光总设计,对光影技术展现东方园林美学进行了首次尝试,也为《万物共生》的最终呈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万物共生》的创作理念延续“世园会”的“绿色生活,美丽家园”。创作初期,形成了多个概念方案。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主创团队对生命的尊重、生态的和谐有了新的认识。因此,“万物共生”的概念油然而生。大千世界,万物共生。每一个物种、每一个生命都是一场循环往复、永不谢幕的精彩演出。
首先是对生命的敬畏,作为一个“人”,对于生命本身的天然兴趣和尊重。其次是理想的空间,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自我想象世界,《万物共生》是提供给每一位观者的平行空间世界。
从自然界中提炼多种现象的元素,如光、影、雾、气、水、雷、风等,通过光影的艺术形式,结合仿生装置、动作捕捉、体感互动、声光装置、机械道具等多种科技手段,为观者带来一种奇幻的沉浸体验,从而去探索生命万物的无限可能。
结合玉渊潭公园的地势原貌,不拆墙、不动木,“借景造景”,把中国独有的园林美学和当代科技、光影艺术、舞台美术融合到公园内部的自然景观当中。有概念、有主题,互动性强,让观众有参与感,打造亦真亦幻、虚实结合的沉浸式艺术体验感。
从本质上讲,整部作品的态度对观者是敞开的。当观者在作品的引导下感受、提问的过程时,作品也在向观者阐述其核心:每一种生物包括人类,都存在于一个相互独立却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之中。
当人们走进《万物共生》的那一刻,整个作品才具备完整性。走进《万物共生》,万物与你我共生,经历一段奇幻的生命之旅。
图3 作品导览图
图4 万物之门现场图
《万物共生》运用海洋、森林、花海、星河等概念元素,创作了万物之门、源启、萌芽、衍生、雾影、花海、光林、盛放、润物、星河、TOUCH、漫游、锐变、万物之塔、共生等15个相互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作品(图3)。
“万物之门”是一扇通往奇幻之旅的门;一扇以不同角度打开的奇幻空间之门(图4)。
该区域采用LED屏幕搭建门头入口,使用自主开发的采集软件对现场物理环境实时动态捕捉,将采集到的人物进行多维变形处理,并显示在屏幕上,隐喻不同维度、不同层面、不同方式的重重现实。真正的本旨,不是生命的外化形式,而是平行空间的另一种可能性。
图5 源启现场图
图6 萌芽现场图
图7 衍生现场图
在生命起源的空间,万物的雏形:混沌(图5)。物质的转换、变化,最终会催化新的生命形态。晦暗沉寂的氛围浸染,让观者仿佛回到个体生命诞生前,视听感受恢复为生命最初始阶段的敏感度。
该区域使用LED透明屏(“冰屏”)搭建出一条长约50 m的隧道,随公园原有地势起伏,屏面的不规则安装,反射出扭曲的视觉画面,配合声效营造出生命之初的混沌空间状态。观者在整个隧道空间内任何位置,无论停留多长时间,最终都将听到完整的声音信息,体验到每个生命形式都是宇宙物质的衍生、流变所诞生的。
萌芽展现的是生命之初的形态。从简单透明的单细胞到色彩斑斓的多细胞,采用水滴元素,将襁褓时期的生命形态展现给观者(图6)。
被解构的圆形装置作为投影介质,分割融入到自然空间当中,高低不同、形态各异地穿插在一片树林之中。大功率的激光投影机,千余只大小不一的球形灯光,穿插其间,影像、灯光结合声音的旋律精准变化,以移步换景的方式,使观者在游走中体验到不同的画面。投影的画面穿过零星的树木枝叶,映射在分割的投影介质上,虚实结合,亦真亦幻。
水是孕育生命的元素,寂静深邃的深蓝之下,孕育出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海洋生物。
两个互动场景之间穿插设计了两段转场视频进行衔接,使得视觉画面与互动体验融为一体。该环节影像的呈现方式似乎更符合当代人的视觉经验和真实存在的某种转换,这种转换让观者可以沉浸在一种被温暖静谧包裹的氛围(图7)。
该区域使用激光雷达、体感捕捉设备,结合激光投影机进行交互设计,将原创的IP形象与互动设计结合,突破性地实现交互场景与视频动画的协议转换,实现互动体验的最终呈现。
图8 雾影现场图
图9 灵动奇幻的视觉效果
富有生机的孢子从森林的雾影中出发。万物的呼吸外化为具象的球体,内部充斥着能量,触及地面或观者身体时,气泡破碎,能量转换为另一种物质,存在每一个角落之中(图8)。作品“雾影”的装置试图传达生命、呼吸的存在及能量的物质化呈现。
该区域使用激光灯、雾泡机、雾机特效设备,为达到灵动的仿生效果,与厂家进行设备测试升级研发。将每台特效设备进行场景编程,配合激光灯的使用,与音乐的情绪配合,营造出灵动奇幻的视觉效果(图9)。
五彩缤纷的花海世界让观者的视觉神经再一次震撼。不是对自然的简单模仿,而是生命境界的感悟,某种意义上更像绘画的语言(图10)。
该区域使用大量机械仿生花,分布在一片花草之中。机械装置打破花朵的静态,缓慢的开合加以灯光色彩的变化,使作品充满灵动的生命气息;在仿生花丛中,大功率投影机投射出花瓣视频。真花、仿生花、视频影像的花,赋予这片花海生机,在夜晚创造出“海市蜃楼”的感觉,也带来生命繁荣的象征。
物质的趋光性促使生命的多样性,而光是生命的驱动力。垂直错落的线条,利用空间的延伸塑造不同的维度,让观者置身其中感受生长的力量(图11)。
该区域使用LED发光灯带,复杂的效果编程软件为自主开发。音响设计为光林区量身定制一套声音系统,采用现场制作混音的方式,运用12通道形成环绕声效果,让声音流动起来。
生命的绽放成为底色,繁复的光斑在大地上无序的跳动(图12)。
该区域使用大量仿生萤火虫灯,形成面积最大的萤火虫海。通过数字化的编程,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不同色彩灵动的变化,让它们更具有绘画感的同时,增加了自然界另一种状态下的氛围效果,利用二维的语言制造出三维的视觉体验。
生命的源泉是水。该区域创新研发了集合水幕、声、光、电、体感于一体的云朵水帘互动装置,每一组云朵装置集成五种以上的技术,在这里幻化为云、雨、雾三种物理形态(图13)。通过对不同控制协议进行转换,统一触发表现“润物无声”这一富有诗意的能量转化。配合多种声光电语言让观者沉浸在“润物”的氛围中,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去感受生命的无声力量。
穿过云端,视野抵达了浩瀚的星河(图14)。
该区域将大小不一的自发光球体及立方体散落排布,使用投影机对其进行影像投射,每一个星球状物体仿佛保持着孤独状态。同时,对于周边环境,通过编程,将激光灯、烟雾特效设备、音乐、视频融为一体,模拟星河空间的无限可能。
智慧的结晶,让人类有了更多触碰未知的可能。作品“TOUCH”强调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关系,呈现塑造这些生命的运动轨迹。
图10 花海现场图
图11 光林现场图
图12 盛放现场图
图13 润物现场图
图14 星河现场图
该区域集成研发一体化的呈现方案,实现突破性的运用,大量LED“冰屏”错落有致地穿插在一片树林之中,大量的LED球形灯具散落在中区草坪上(图15),前区安装有互动触发装置,将这些灯光、音响、视频、舞美装置、互动等设备集成控制,实现单个触发同步四种特效联动。观者自己经历的、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才是还原生命本源无法被描述、被重复的原生状态。
人类永不停歇的探索,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留下更多的印记。
该区域使用“冰屏”作为成像介质,呈现出浩瀚的太空,屏幕前方分布着大小不一、高低不同、色彩斑斓的陨石装置,使整个场景画面更加完整(图16)。观者通过扫码的形式触发,使自拍照片投射在浩瀚的宇宙之中,人机交互,使观者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现代的技术手段结合当下的艺术语境,阐述更多形态的文明。
该区域使用方形LED屏幕,组合成一组异型LED屏幕,前后错落排列(图17)。影像设计制作上,对每一块屏幕进行制作,再拼合成整体视觉效果。错落的空间使用镜面不锈钢进行补充,反射的画面使整体更加协调。屏墙的形式象征高阶文明,将流行文化和先锋艺术联合在一起,以科技的视听语言展现平行空间在当下的一种投射。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万物之塔是对一个虚幻空间的表述,将观者和图腾化的生物之间建立一种特殊关联。它集中运用符号的力量,从概念化的生灵接触中,揭示出生命的强制性,同时找到生物之间的相通点及对生命的理解。从艺术的外化形式到精神的本旨,完整呈现出“万物共生”的核心创作理念。
万物之塔共12层,总高近14 m,由LED屏幕与发光灯带组成,配合内部安装的电脑灯、特效设备,完成一个震撼的视觉光影秀(图18)。
作品“共生”通过投影装置,尝试对“万物共生”进行延展。作为共生空间的延续,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图15 “TOUCH”现场图
图16 漫游现场图
图17 锐变现场图
图18 万物之塔现场图
图19 共生-生命之树现场图
图20 樱花雨-万物之塔
图21 樱花雨-萌芽
图22 总导演马博(左三)、总策划高颖(左四)、总顾问戴维(右三)、总协调李丹阳(右二)
该作品首次使用光纤灯编网与光纤灯线结合,将高度近20 m的一组大树进行包裹,配合萤火虫灯、水纹灯,营造出共生空间的一颗奇幻的生命之树(图19)。观者可以藉由虚幻与真实互动,某种意义上,虚幻才是赖以为生的秩序。
万物的灵魂随着浪漫的樱花雨绽放芬芳。作为玉渊潭标志性的樱花符号,樱花雨是《万物共生》最后的亮点。数字樱花覆盖面积约2万平方米,通过各区域不同设备的一体化编程,实现跨体积形态的展现,跨类型、跨技术视觉光影秀展现,将观众的体验感最大程度升华(图20~图21)。
《万物共生》是笔者作为总导演的首部作品,机遇与挑战并存。一个“夜游”项目能够在北京市属公园内顺利落地并大获成功,离不开合作团队的大力支持,包括总顾问、总策划、总协调、总制作人的积极推进(图22),舞美设计、音视频设计及技术团队的有力保障。
笔者与主创团队近半年的构思探讨,无数次的推翻颠覆,在设备上进行了大量研发工作,所有的一切付出,都是为达到一个“最高任务”——融会贯通各种技术手段及呈现方式,为每个作品的创作结构赋予独特的意义,从而打造一种全新的沉浸体验感,展现中国园林美学。
《万物共生》将各专业视觉领域壁垒打破,在自然景观中,通过科技手段将舞台灯光布景、景观亮化、环境艺术、装置艺术融会贯通,把大量的常规照明设备、舞台灯光设备、舞台美术布景、环境艺术装置结合园林的原生状态,根据音乐的旋律及视频的画面,进行数字化同步编程控制,从而呈现出每部作品既各具特色又和谐统一的观感效果。
“夜游”不仅是单纯的亮化工程,也不仅是传统的旅游实景演出,它更是一种综合艺术的融合,更应该是文化及精神文明的一种外化形式。《万物共生》自开幕以来,颇受观众青睐,丰富新颖的形式为后疫情时代之下北京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注入全新的活力,成为北京“夜文化”的一大吸睛亮点。它像一阵清风,缓解人们长期倦怠的心身,带来慰籍和希望。同时,随着社会各界的愈加关注,《万物共生》也有望成为“夜游北京”不可或缺的一个标志性游玩项目。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能够给“夜游”项目带来一种全新模式的探索,给行业带来更多元化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