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11-12 20:56毛延青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生态治理海绵城市问题对策

摘 要:“海绵城市”目前是社会各界特别关注的一个较为热点的话题,“海绵城市”是绿色发展理念当中的核心产物,并且在建设过程中“海绵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发展规划,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且可以极大程度上保证城市生态治理以及生态智慧水平,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一些“海绵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其体制规划以及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海绵城市”的有序、可持续、高标准的建设,就需要结合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文章就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深入探讨了“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海绵城市”;生态治理;问题对策

一、 引言

“海绵城市”能够以雨洪管理为目标来进一步强化城市内的生态基础设施,并加强排水系统建设。这种新兴城市建设规模可以很好地解决城市运营过程中所出现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并且尽可能地去缓解城市内涝,减少城市热岛问题的出现,综合性地提高环境的生态质量,并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其能从多个方面去缓解城市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此,建设“海绵城市”成了一项较为重要的策略。

二、 “海绵城市”的概念以及具体内涵

“海绵城市”是基于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生态基础设施来尽可能地利用城市内的地形地貌等原始本底来加强针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并进一步地强化植被与湿地等对水质的净化作用,切实的选用自然和人工相结合的手段来进一步地提升城市对于雨水吸收和释放的能力。例如在城市内建立起人工湿地、雨水花园以及生态公园等。

三、 “海绵城市”实施建设过程当中的相关问题以及思考

我国的“海绵城市”概念引入的时间相对较晚,不同于国外的较为成熟的“海绵城市”发展规划以及重视暴雨洪涝、雨水收集的利用等。我国在“海绵城市”研究和建设的方面还处在发展阶段,其在进行深入实施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

(一)“海绵城市”的科学研究

在这些“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切实地遵循低影响开发理念的核心指导,只有在这一指导过程下才能够保证生态系统的保护是能够实现对环境较低影响的,不仅如此,所展开的低影响开发还需要尽可能维护雨水系统的开发建设在基于传统雨水管渠系统的基础之上,来展开进一步的优化,同时针对超标以水径流系统还需要进行合理的系统升级,从中切实的做到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和水生态城市的目标实现。为此,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当中要从微观、宏观等不同的角度综合性的研究海绵体系,并且制订出中远期的国家规划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整体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出“海绵城市”自身的优势,这就强调其在进行海绵生态系统服务建设的过程当中,所进行的生态规划能够具备科学性与系统性,同时还需要拥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二)“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碎片化严重

尽管我国当前所选用的“海绵城市”以及进行的“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相对可喜的成绩,但是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并产生了一定矛盾,城市建设碎片化就是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过程当中,如果没有结合城市综合问题进行有效的梳理和把控,就可能在制订系统建设方案的过程当中过多地把精力放在一些相对不成体系的项目上。

“海绵城市”建设的开展实质是更好的强调水资源和水环境的综合整治,这就要求其在进行规划的过程当中需要具备宏观的方案,不能过于针对地区的碎片式工程进程,这种碎片式的工程规划没有办法实现“海绵城市”的整体改善,同时仅仅在区域内所进行的环境改善与无法切合整体城市的生态发展进程,使其工程设计的效果并不是那么的尽如人意。“海绵城市”是一个以自然为导线,所建立循环的关键方式,为此强调整体性的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海绵城市”的建设优势,则“海绵城市”在进行规划的过程当中就需要结合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等建设理念科学地进行统筹建设规划。

四、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有效对策

“海绵城市”是一个相对宏大的系统性工程,为了更好地保证“海绵城市”的合理规划,则需要采取先进的理论,结合理论以及相应的创新体制机制明确其城市发展的主攻方向,结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等配套管理政策,并且还需要强调公众参与及规划优先等经验,科学合理地去扩大建设成果,创建先进“海绵城市”建设的体系机制。在“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的过程当中,强调体制机制的科学性能够更好地保证整体建设的规范和制度化。建设“海绵城市”不是简单的工程技术层面的实施,而是结合體制改革所进行的牵扯诸多方面的重大系统,为了尽可能地破除旧制度所带来弊端,加强新制度所带来的创新,就需要在其中融入生态技术以及行政管理体制设计,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复杂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理性以及生态智慧的理念,加强生态建设和生态文化的紧密结合,从而协同的去推进整体海绵建设的有序进程。首先,其管理层面需要加强城市的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尽可能地协调其内部的发展,并且频繁部门之间的交流,从而能够在庞大真实数据的基础之上,更好地掌握整体城市的发展进程,建设有机的系统。其次,有关部门以及专业技术人员需要重视城市居民的参与,强调可行性和不可行性的评估论策,通过不断讨论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环境战略评价的高度科学编制规划,从而确保其“海绵城市”建设拥有可操作性并加强其建设的连续性。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强调“海绵城市”建设是能够更好推进城市发展的一个新兴的理念和模式,为了尽可能地缓解水资源短缺与洪涝灾害对城市化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就需要切实的基于传统的开发模式来进行不断地优化和转变,进一步地去展开生态文明的发展模式建设,结合我国目前在“海绵城市”建设理论方法和实践等多方面的发展情况,切实地强调生态学、湿地生态服务以及生态工程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才能够更好地去实现“海绵城市”的多维目标。

参考文献:

[1]伍业钢.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技术、案例[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2]陈华.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若干问题的探析[J].净水技术,2016,35(1):102-106.

作者简介:

毛延青,邢台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猜你喜欢
生态治理海绵城市问题对策
发展绿色经济背景下的中日能源与环境合作社会发展与法律多元
论周秦生态伦理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文化产业生态治理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