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猴意象对比分析

2020-11-12 04:40
鸭绿江 2020年21期
关键词:颜渊孙悟空猴子

张 英

朱光潜先生认为,“意象是个别事物在心中印下的图影”,由于人心各异,因此这个“图影”有所差别。在十二生肖中,猴排列第九,而且它们的外形与习性与人类接近,因此十分容易获得人的好感。而猴意象作为承载了人类对猴物象的情感的“图影”,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受不同文化环境影响,并不完全一样,因此值得进行深入地剖析和研究。

一、中国猴意象

《百度百科》中对猴的解释是:“猴,灵长类哺乳动物。大脑发达,四肢可以使用简单工具并且可以抓取食物,手趾能分开,有助于攀爬树枝与拿东西,若从体貌特征区分,有尾的叫猴,无尾者称猿。”但实际上,在我国,大多数人对猿和猴是分不清楚的,一般统称为“猿猴”,因此本文中所涉及的猴意象也是指“猿猴”类动物在人们心中的“图影”。

1.大闹天宫的“美猴王”

说到猴意象,在我国,人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尽管也有相关的民间传说,也有吴承恩的同名小说,还有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比如《金猴降妖》《大闹天宫》《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但是大多数的中国人铭记的还是杨洁执导的《西游记》以及《西游记续集》中的“大师兄”。几乎人人都能讲一讲美猴王是如何大闹天宫,又是如何被压于五指山下,被收伏后又一路如何降妖伏魔、保着唐僧去西天取经的。留在他们记忆深处的还有孙悟空的降魔工具“如意金箍棒”、他的特殊技能“火眼金睛”和七十二般变化,当然最难以忘怀的还是他的聪明、勇敢和嫉恶如仇。孙悟空的原型本是远古神话中的“猴祖”,但是经过吴承恩的文学创造、剧组人员的审美改造和演员六小龄童的生动演绎,“孙行者”除了外形上还带有一些猴的特征,已经是一个集人性之美和神性之美于一体的英雄化身。 这一形象深入人心,以至于在中国人心中,猴意象几乎等同于孙悟空,而孙悟空又意味着不畏艰险、不靠天地、不懈努力的奋斗属性以及嫉恶如仇、与权威和天地抗争的斗争精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孙悟空是我国猴崇拜的顶点,也是猴意象在历史上所达到的最高地位。

2. 教人处世的“三不猴”

除了集道德、智慧和勇气为一体的孙悟空,猴意象另一具有代表性的形象就是憨态可掬的摆件或雕塑“三不猴”。所谓“三不猴”就是三只蹲坐着的造型各异的小猴,一只猴两只手捂着双耳,一只猴双手蒙着眼睛,另一只猴则捂着嘴巴。之所以称它们为“三不猴”,是因为人们认为它们刚好契合了出自《论语》的典故。根据《论语·颜渊问仁》,“子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孔子本意是要世人克己复礼,一切不符合礼的事都不听、不看、不说,后来由朱熹等理学家将之上升为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由于这三只猴的姿势刚好与孔子所说的前“三勿”相吻合,因此“三不猴”的摆件常被用来提醒人们处事要小心谨慎,不听不应该听的、不看不应该看的、不说不应该说的,以此来免招事非,免惹争端,是儒家思想用来约束古人行为的一套规范

3. 寓意美好的“吉祥猴”

由于猴的读音与“侯”相谐音,因此我国民间常借猴来表示“侯爵”。“侯”既是中国古代贵族爵位“公、侯、伯、子、男” 中的第二等,也可以泛指封有爵位的地方君主。所以,猴意象增加了一层将会封侯拜相的寓意,意味着会由平民挤身贵族,因此猴也成了我国的吉祥物。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马上封侯”的纹样或摆件,一般是由马、蜂(封)和猴(侯)组合而成,一只猴神气活现地骑在一匹四蹄翻飞的马上,旁边还有几只蜜蜂萦绕,预示着很快就能加官进爵,前程似锦。除此之外,还有一只母猴背上背着一只可爱的小猴,表示“辈(背)辈(背)封侯(猴)”;一只猴子顽皮地举着一根小树枝去捅树上的马蜂窝,旁边一只鹿正昂着脖子悠闲地吃着树叶,寓意“封(蜂)侯(猴)得禄(鹿)”;或是一只小猴一手托着一枚官印,一手去捉一只急飞的蜜蜂,象征着“封(蜂)侯(猴)挂印”。无论是哪种情况,猴意象都与爵位紧密相连,是吉祥喜庆的代表。

4.不受欢迎的含猴词

虽然猴给人的感觉是非常机灵活泼,但并不是所有的猴意象都受人欢迎。事实上,汉语中许多带“猴”字的成语都是受人贬斥的。比如,“尖嘴猴腮”中用猴的长相来嘲讽人相貌丑陋粗俗;“杀鸡儆猴”杀鸡给猴子看, 目的只是为了吓唬猴子,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猴成了被警告的对象。除此之外,猴子救月、猴年马月、棘刺母猴等词中,猴意象也是含有贬义的。无独有偶,带猴字的俗语和歇后语中,猴意象同样不受人欢迎。且不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中,猴只能在没有杰出人才的情况下,才能勉强充当主要角色;“猴子捞月亮——空欢喜”中,看上去猴子似乎很聪明,其实都是小聪明,辛辛苦苦一场,最后却只是白忙活。可见,这些含猴词,不是利用猴物象的外形就是借猴物象的习性来讽刺猴,从而以猴喻人。

二、西方猴意象

1.模仿者的代称

猴和人类同属灵长类,它们的才智仅次于人和类人猿,而且很多动作和人类的动作相近似。因此,在中世纪的西欧,人们深信猴擅长模仿人类,并创作了很多以猴为题材的绘画。14 世纪初尼德兰《马斯特里希特时辰书》的页底画中,有挥舞着剑和盾骑在山羊背上的猴,有鼓着腮帮子吹小号的猴,有骑着大象的猴,有上学的猴,还有上学时因胡闹而挨板子的猴。而在绘制于15 世纪晚期的布鲁日、呈献给卡斯蒂亚的伊莎贝拉皇后的《伊莎贝拉祈祷书》中,猴意象同样不少,有纺纱的猴、吹风笛的猴、用笼子捕鸟的猴、以及玩吹泡泡游戏的猴。显然,这些猴的动作都不是凭本能而做的,而是模仿了人类的动作。猴的模仿能力给西方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图像学家迈克尔·卡弭耳就曾说过,猿猴永远是一个符号(signe),一种假扮成他者的符号。而绘画由于是一种在二维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因此中世纪时常被称为“猴子的艺术”。在英语中,monkey see, monkey do (猴子看到了,就也会这样做)就表示不经思考、机械地见样学样、模仿之意。到了现代社会,西方人注意到猴子模仿能力的价值,开始研究如何利用这种能力为人类服务。在美国波士顿,就开设了一家专门的猴子学校,训练长尾猴帮助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比如扔垃圾、取邮件、播放CD 等。

3. 胡闹者的象征

如果猴仅仅扮演着模仿者的角色,倒也无伤大雅,反而能搏人一笑。虽然猴的才智接近于人,但到底与人还是有区别的,所以它们模仿人类的行为往往是越帮越忙,会将一件好好的事搅得一团糟,因此在西方人看来,猴意象往往是令人哭笑不得的胡闹者,并由此产生了一个英语习语monkey business。19 世纪初,巡回演出的马戏团表演非常受人欢迎。而在马戏团中,猴子古灵精怪、调皮捣蛋的行为往往令人捧腹大笑,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于是,人们便用monkey business来表示恶作剧、骗人的把戏、不道德的、见不得人的勾当,而monkey tricks 也有同样的意思。如果西方人觉得有人在调皮捣蛋耍滑头,往往会笑骂一句说他是cheeky monkey,相当于汉语中的捣蛋鬼,熊孩子,调皮鬼。有人而如果像猴一样四处乱晃,往往就会把某件事搞砸,因此monkey around with sth 就表示瞎鼓捣、乱折腾之意。另一跟猴相关的习语monkey’s wedding 则表示太阳雨。这个习语最初形成于南非,当天空中一边阳光普照、一边陈雨来袭,给人一种混乱不堪、不知所措的感觉,就好像是一群猴子在举行婚礼,上窜下跳、吱哇乱叫,不知如何是好。因此,在中国人看来充满浪漫情调的太阳雨在英语中就成了猴子的婚礼。

3.500 英镑的代指

猴意象在英国还有一层独特的含义,可以表示500英镑。历史上英国曾经对印度进行了将近200 年的殖民统治,直到1947 年,英国公布《蒙巴顿法案》,才真正撤出了印度。当时,印度的500 卢比纸币北面印有一只猴子,因此驻印英军士兵都习惯把500 卢比叫做monkey。当这些士兵回国后,他们就把这种叫法也带回了英国,继续把500 英镑叫做monkey。久而久之,这种叫法被英语吸收成为一个俚语,之后又传至美国,美国人也把500 美元叫做monkey。因此,“He won a monkey at the horse races.”表示的是他在赛马中赢了500 英镑,千万不能理解为他在赛马中赢了一只猴子。

此外,在西方人看来,猴天性调皮好动,固然看起来比其他动物显得更聪明灵活,但也更加不易驯服。而且猴子善于模仿,用猴意象来讽刺人类的欲望和虚荣心,因此猴几乎成为贪婪、邪恶的同义词。因此他们并没有因为猴是人类的近亲就对猴感到格外亲切。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猴意象都有着多重的含义。但是,由于各自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并不一样,而且所信奉的价值观也有的所不同,猴意象除了偶有意义重合,大多数情况下所表达的意义相差很大。因此,对猴意象进行跨文化的对比分析,探索每一个意象中所承载的情感,可以帮助人们扫除理解上的障碍,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也能更加透彻地理解对方文化中的文学、音乐、绘画等作品的意义。

猜你喜欢
颜渊孙悟空猴子
快递来了个孙悟空
我和孙悟空的一天
男猴子和女猴子
淘气的猴子
猴子出海
永远的新猴子
是谁害了颜渊
是谁害了颜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