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在游戏中对玩教具的需求研究

2020-11-11 21:55姚庆生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18期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需求分析游戏

摘要: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在游戏中对玩教具的需求问题,探寻儿童、玩教具及游戏之间的联系,为相关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参与学龄前儿童的游戏,以参与者的身份体验学龄前儿童在游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观察学龄前儿童在游戏中的行为、情感等表现,进行相关记录,并对记录内容进行梳理分析和归纳整理。结论学龄前儿童在游戏中对玩教具的需求与其发展特点有关,他们更喜欢扮演类游戏,不需要太多的游戏规则,他们需要玩教具承载他们的想象,丰富游戏场景的细节,提升游戏的体验感。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玩教具;游戏;需求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儿童的健康和发展。玩教具是辅助儿童成长的重要媒介,了解学龄前儿童在游戏中对玩教具的需求问题,探寻儿童、玩教具及游戏之间的联系,能够为相关的玩教具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使玩教具在辅助儿童成长方面发挥更大的效用。

1 研究目的及内容

1.1研究目的

本次研究目的是对学龄前儿童在肢体协调玩教具的使用过程及需求进行相关的调研分析,了解学龄前儿童在进行相关游戏或操作中的行为特征、情感变化。通过参与学龄前儿童的游戏,以参与者的身份体验学龄前儿童在游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观察学龄前儿童在游戏中的行为、情感等表现,了解其对玩教具的相关需求,挖掘影响其游戏或操作的相关因素,探寻儿童、玩教具及游戏之间的联系。

1.2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的目的,调研中的目标人群为 3-6岁的学龄前儿童。肢体协调玩教具的主要功能是辅助学龄前儿童肢体协调的发展,在游

戏或操作的全过程中,昀直接参与的就是儿童,其在过程中各个方面的表现与肢体协调玩教具都有紧密的联系,对肢体协调玩教具的设计方向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本次调研的对象为 3-6岁的学龄前儿童。

1.3研究内容

参与到目标对象的游戏过程中,以参与者的身份体验目标对象在使用相关玩教具游戏或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近距离观察记录目标对象在过程中行为、情感等方面的表现。

2 参与游戏与观察

在儿童使用玩教具进行游戏时通常是需要成年人参与并给出一定的引导的,所以在这一部分笔者选择切身参与到目标儿童的游戏中,体验过程中使用者与玩教具之间的联系,并且觀察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出的状态及行为和情感上的细节。参与的游戏包含使用玩具道具的游戏和不使用玩具道具的游戏,玩具道具包含普通的玩具和肢体协调相关的玩教具。

这次调研对 8个学龄前儿童进行游戏观察及细节记录,参与的游戏有:

1)机器人飞行,2)扮鬼脸,3)赛跑,4)弹球进杯,5)88轨道球(循环控球游戏),6)套圈圈,7)厨房扮演游戏,8)玩具变形游戏。对应游戏使用道具为:1)机器人玩具,2)无道具,3)无道具,4)弹球套装玩具(小球,小投射器,不同颜色的杯子),5)88轨道盘,实心小弹球,6)小雪糕筒(圆锥体),大小不一的塑料圈,7)小猪佩奇厨房套装玩具,8)变形金刚玩具。

在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观察记录后,对观察细节记录进行梳理归纳:1)学龄前儿童在游戏中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带有故事性的游戏能让儿童具有代入感;3)儿童的想象参考来源于现实中的场景;4)道具是儿童想象的载体,不一定带有游戏属性;5)游戏的产生可以是儿童自发的;6)不同的道具可以让儿童想象出不同的游戏场景;7)道具可以引导儿童的想象,增添游戏想象的真实感;8)扮演类游戏更吸引学龄前儿童;9)适当的互动能带来更好的参与感和代入感;10)游戏过程不一定需要道具,需要的是激发儿童兴趣和想象的点;11)在游戏中会重复进行某一动作;12)学龄前儿童不会按照已有规则进行游戏,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制定游戏规则;13)在游戏中没有固定的游戏形式,灵活性较高;14)成就感会让儿童表现更为积极;15)对游戏规则限制有一定抗拒;16)喜欢进行游戏说明;17)较难完成相对精细的动作;18)无法达成目标容易失去兴趣;19)鼓励能使儿童产生积极情绪;20)训练式的玩法过于单调,容易失去兴趣;21)进行游戏相对比较随性;22)不受太多规则的制约;23)注意焦点会发生转移;24)角色扮演类游戏更能吸引儿童;25)具体的游戏场景会让儿童更专注,有代入感;26)会希望把控游戏;27)对有形态变化的玩具有兴趣;28)相对复杂的步骤会让儿童注意力发生转移;29)玩具的形态会对儿童的游戏内容产生影响;30)游戏操作失败会让儿童产生挫败感。

对梳理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整理可得:1,5,11,12,13,14,17,19,23与学龄前儿童生长特点相关;4,6,7,27,29与玩教具构成相关;2,8,9,10,11,13,15,20,25,28,30与游戏的组成相关。

从学龄前儿童的生长特点看,学龄前儿童在游戏中昀为直接的需求就是获得身心的愉悦,从这一基本需求出发,他们对游戏的选择有一定的偏向性,规则对其约束性较低,他们更倾向于根据自己的理解制定游戏规则来把控游戏,使自己身心得到昀大的愉悦。相对的,学龄前儿童在游戏中的间接需求则是帮助他们获得愉悦的方式。从游戏的角度看,游戏的类型,规则限制,操作的步骤,难易程度都会对学龄前儿童在游戏中的体验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故事性,带有互动,规则限制宽松,玩法丰富,灵活性高的游戏更满足学龄前儿童的需求。从玩教具的角度看,玩教具更多的是对应儿童的间接需求,是辅助儿童在游戏中获得愉悦的方式,可以说玩教具是儿童想象的载体,能够一定程度地引导儿童的想象,玩教具的的形态对儿童的游戏内容有一定的影响。

3 结语

通过对学龄前儿童的观察记录及对相关信息的梳理分析,学龄前儿童在游戏中对玩教具的需求与其发展特点有关,他们更喜欢扮演类游戏,不需要太多的游戏规则,他们需要玩教具承载他们的想象,丰富游戏场景的细节,提升游戏的体验感。玩教具的形态造型、玩法对儿童游戏中的体验有一定影响,详细的影响因素会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美)唐纳德·A·诺曼著;何笑梅,欧秋杏译.设计心理学 3 情感化设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06.

[2][5](瑞士)皮亚杰(J.Piaget),(瑞士)海尔德(B.Inheader)著;吴福元译.儿童心理学

[3]王小英,张玉梅,王丽娟,刘凤玲.3~6岁儿童情绪理解过程:情绪表现、归因和调节[J].心理科学,2010,33(04):985-987.

作者简介:姚庆生(1992.10~),男,汉,广东省汕头市,广工工业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设计学,工业设计。

猜你喜欢
学龄前儿童需求分析游戏
学龄前儿童家具设计与应用研究
数独游戏
大学师生需求发展分析
基于UML技术的高校贫困生管理系统建模分析
疯狂的游戏
指挥信息系统模拟训练评估需求分析
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综合干预研究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爆笑游戏
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