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俊 黄妹青 黄金萍 农影星 刘夏 覃亚勤
【摘 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人民群众对健康产业的需求日益旺盛,随之而来的医疗问题日益增多,尤其是医患关系、医患矛盾一度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有效地医患沟通在营造良好医患关系起到关键作用。对未接触过临床实践的医学生而言,理论授课略显乏味无力,尤其在面对传染病等特殊疾病患者的心理差异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寻找更好的临床教学模式,让医学生掌握医患沟通技能,让医患环境更和谐成为目前医患沟通课程探讨的焦点。因此本文对传染病患者的医患沟通课程的相关教学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临床教学模式的发展提高一定参考。
【关键词】传染病患者;医患沟通;课程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1-33--01
医患关系是一种特定的专业环境下的人际关系,作为专业化行为的医疗工作,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好的医患关系沟通能力,在医学教育中非常需要强化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提升其医患沟通能力是当前医学院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1]。目前大学里医患沟通课程的授课教师多以文科教师为主[2],缺少临床工作经验,讲授内容虽丰富,但与实际工作脱节。目前传统医学教育对于个体躯体之外的社会性和心理学特性的介绍非常少,更不去关注,但从现实的医疗环境下,作为医生面对的是同一疾病的多样化个体表现,各类人群的非疾病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需要医学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求医生掌握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和面对复杂人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这就对医学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国医师协会的一项调查表明,90% 以上的医疗纠纷是因医患沟通不当所引起的。强化医务人员的医患沟通意识,提高其沟通交流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首次提出了将能够扮演患者、充当评估者和指导教学作用的模拟患者,即将标准化病人( Standardized Patient,SP) 用于培训医学生的医患交流、沟通技巧及体检手法等技能[3]。到了20 世纪90 年代,美国有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在培训医学生临床诊疗全过程中,运用计算机模拟的一系列临床病案来培训医学生包括医患沟通能力的各种临床技能[4]。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已建成了一定规模和数量的高质量医学模拟中心,模拟教学对医患沟通教育所要求的能力培养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开设的情景教学课程可以用来培训医学生及住院医师沟通交流、临床思维、职业素养等多种能力。然而在国内高等医学院校开展的模拟教学缺乏生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模拟教学的考核认证制度没有完全建立;②模拟教学在传统教学体系中并没有得到科学整合;③模拟教学是处于培养体系之外的一种游离状态。国内医学院探讨并在医学生中开设该课程,也组编写出版了《医学生医患沟通教程》(医学模拟教学在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中的应用探索),但由于教学方式仍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且课时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故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5]。
在我国,HIV 感染者和病人在获取医疗服务时,因身份暴露可能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会增加其抑郁、自杀倾向等精神症状,从而滋生报复心理、隐瞒病情、降低随访和治疗依从性、有不安全行为和性行为等行动。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所存在的主要障碍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心理层面。包括患者确诊后的心理适应问题,治疗过程中的就医、依从性心理问题,日常随访中的信任和信心问题;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医护人员的心理问题[6]。②知识层面和职业暴露的问题。医护人员存在知识上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导致对可能的职业暴露的担心,影响了其所要提供的服务,致使患者遭遇拒诊及手术难等问题。因患者本人或他人在治疗过程中有受歧视经历,接受一般疾病(如感冒、轻微外伤等)治疗时不告知自己的感染者身份,进一步加深了医护人员对职业暴露的担忧;此外,因现行体制对职业暴露者的保护和赔偿缺乏有力的支持使得医护人员存在拒绝为患者提供服务的现象。③道德层面。患者容易被贴上道德的标签,医护人员往往认为其感染是由于不检点造成的。而不告知其感染者身份以致造成其他人感染HIV 的可能性,使得患者也有道德上的负罪感。
有研究表明,通过医学生临床前医患沟通技能训练可增进医师与患者讨论诊断的自信心和沟通效能[7]。心理学技术是以心理学原理和人际互动为基础,以言语与非言语来帮助人们改变沟通行为的技术,该技术是帮助学生掌握医患沟通技能的最好方法[8]。针对HIV感染者存在着自卑、抑郁、仇恨等心理因素,而医护人员可能存在着歧视、排斥的心理问题。在进行病史采集,病情知情告知、依從性教育等方面存在很大的难点和差异性。因此,在医患沟通授课方案设计中,利用角色反转获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的授课方式,充分认识疾病本身情况下,克服心理顾忌,且让学生学会针对特殊传染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有技巧性地进行医患沟通,是营造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
参考文献
何志磊,韩惠民,牛振海.对医患沟通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7(2):113+154
彭丽,冉素娟.医学生医患沟通课程教学设计现状与反思[J].重庆医学,2011,(25)
吕建平,向月应.中外模拟医学学科发展对比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8,38(2):66-68
杨春晖,朱亚鑫,曲波.计算机模拟病例在美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8,(4):634-637
李小艳,陈国栋,朱曦,等.医学生医患沟通不断线教育模式的应用体会[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7,15(4):422-424
朱小珍,姚慧洁,顾凯侃等.上海市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医患沟通能力障碍及其干预方案效果的研究[J].环境与执业医学,2011,10(28):656-659
颜耀华,李力,郑英如,等.建立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体系的设想[J].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9):30-31
崔隽,于洪.从心理学角度谈医患沟通技巧[J].包头医学,2007,31(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