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腾
【摘 要】目的:探究SimMOM模拟人对助产本科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以助产本科1604班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每组25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模拟人教学方式,实验组采用SimMOM模拟人教学方式。对两组学生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技能操作成绩和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效果评价各条目得分均在95分以上。结论:SimMOM模拟人能够提高助产本科生实践教学技能操作成绩,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和观察判断能力。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1-33--02
助产专业是介于临床医学与护理专业之间的一个特殊专业,有其独特的专业性且技术性、操作性和实用性很强[1]。实践教学在助产教学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改进目前实践教学的不足之处,寻求新的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本文以助产本科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SimMOM模拟人在助产实践教学的效果。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校助产本科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两组各25名,均为女生,平均年龄21-23岁。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和学历等资料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教学方法
在《助产学》实践教学中,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视频教学加模块演练方法:教师通过婴儿模型和骨盆讲解正常分娩机制,及分娩过程中的紧急情况,接着观看产房分娩视频,之后模拟正常分娩实际操作。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无法在实际操作中演示分娩机制,学生得不到实操的机会,体会不了助产士应有的感受,更不能去应付其他意外情况[2]。
实验组采用SimMOM 模拟人教学。课前教师编制案例输入电脑,学生对案例进行了解分析。课堂上教师通过SimMOM模拟人给学生演示正常分娩机制的操作,通过电脑连接SimMOM模拟人并对胎儿娩出方式进行控制,使学生在模拟人身上看到分娩机制过程。此外增加课程难度,加入意外情况,比如产时或产后大出血、前置胎盘、子宫破裂等,在各种模拟情况让学生置身助产士角色中,对临床实际情况切身了解[3]。
1.3 观察指标
课程结束后,教师对两组学生进行统一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包括分娩机制操作技能、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
1.4 统计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教学效果比较
两组学生技能操作得分情况,及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见表1。实验组学生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3.1SimMOM 模拟人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无法感受到临产妇分娩时的担心、痛苦等情绪。而SimMOM 模拟人可以表现出产妇的情绪状态,发出疼痛声音,出现汗液、眼泪等症状,模拟大出血、子宫脱垂等紧急情况,还能控制产妇宫缩频率、产程时间等,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达不到的[5]。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置身真实场景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2SimMOM 模拟人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与普通模拟人无法沟通,逐渐地弱化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学生在临床面对患者和家属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去表达,缺乏主动沟通的意识。而 SimMOM 模拟人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前通过电脑设置,学生可以和模拟人对话,逐渐培养学生的沟通意识。
3.3SimMOM 模拟人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思维判断和观察能力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SimMOM 模拟人教学能够让学生更直观的看到整个
分娩的过程。模拟人的腹部可以打开,胎儿会在里面显示出正常分娩的全部过程。产程中加入病情变化,通过直观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SimMOM 模拟人会把案例特征表现出来,通过设置增加病情难度,让学生多元化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能力。
综上所述,SimMOM 模拟人实践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知识的吸收率,同时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对产妇病情的观察和沟通能力,促进带教老师的综合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李翠萍,刘晓红,莫选荣.护理学专业助产方向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台州学院学报,2017,39(06):87-90.
王佳,宋青,李雪兰. SimMom及Newbaby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11):14-15
吴向莉,李远珍.SimMOM高级妇产模拟人在《妇产科护理学》助产方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8,15(16):89-91.
李晓萍,李远珍.SimMan3G综合模拟人在急危重症护理实验情景教学中的应用[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4(02):9-11.
王璟,王自盼,岳树锦,陈志琦,李玉,张润节,唐云跃.我国高仿真情景模拟护理课程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学报,2018,25(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