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例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探究实践

2020-11-11 10:44梁贤会武霞田蜜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心理状态护理

梁贤会 武霞 田蜜

【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和护理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43例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了合理的护理策略,并比较患者经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患者的不良情绪有较为明显的缓解,抑郁、焦躁、敏感等不良情绪的发生率下降,患者依从性提高,干预效应對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对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健康起积极作用。

【关键词】老年脑梗死后遗症;心理状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1-33--01

脑梗死又名中风,是威胁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神经内科疾病之一。脑梗死不仅仅致死率高,还具有较严重的后遗症,致使患者出现间歇性昏迷、失语、运动障碍等症状。这些症状给患者预后的护理带来了很多麻烦,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脑梗死会诱发患者的心理问题,出现抑郁、躁狂等不良情绪,使患者难以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之中,给患者和患者家属带来痛苦。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展开,尝试通过护理方法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顺利康复,并且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7月3日至2020年1月12日期间,本院收治的43例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患者中男28例,女15例,男患者平均年龄(60.24±7.34)岁,女患者平均年龄(66.37±9.11)岁。患者的文化程度为:高中及高中以上3例,初中12例,小学22例,小学以下6例。患者的脑梗死后遗症状有:运动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情绪障碍、头痛、记忆力及思维能力下降等。患者平均病程(8.73±2.51)月。全部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

1.2 方法

针对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实际情况,本科为每位患者制定了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具体方法如下:

1.2.1 成立护理工作小组

本科为应对本次研究特别成立了专门的护理工作小组,由本科一名经验丰富的护师担任组长,负责工作组的日常管理工作,和小组里七名专业护师一起执行护理工作。本科专业医师和护师和共同商讨研究,针对患者的病情和特点制定护理计划。针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方面,本科特别聘请心理学护理专业人士作为顾问参与护理工作的制定,以保障护理效果。

1.2.2 积极且人性化的沟通

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在患病后经常出现恐惧、悲观等心理问题,有些患者不愿意配合医院工作,针对这种情况,工作组有意识的加强了与患者之间的人性化沟通工作。具体包括:(1)认真倾听患者的诉求,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2)见到患者时面带微笑,和患者聊家长里短;(3)多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4)帮助患者建立社交关系,鼓励患者间正常交流沟通。

1.2.3 心理辅导

工作组每周对患者进行时长40~80分钟的心理辅导,具体内容有:(1)通过模拟日常生活的场景帮助患者回忆日常生活,从而提高患者正确识别、控制情绪的能力;(2)帮助患者梳理特定负面事件的归因要素,分辨出客观归因和主观情绪归因,让患者可以理解并释怀;(3)接受患者的情绪压力咨询,通过科学的心理学暗示和沟通交流缓解并释放患者的负面情绪,减少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感。

1.2.4 日常行为能力恢复

在康复工作的后期,工作组重点针对患者的日常行为能力恢复进行训练,目的是让患者出院后可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的能力。工作组主要对患者进行吃饭、洗漱等独立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以降低患者对看护人员的依赖,增加患者对出院后生活的期待和信心。工作组还特别针对患者的社会能力进行培训,让患者出院后能保证正常的人际沟通和交流能力,更好的与家人团聚。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标准化PADL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90项症状校核表(SCL-90一般症状指数)以及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指数)来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分析处理,计数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经干预后的心理学相关指标对比

在护理6个月后,患者的Barthel指数和MMSE指数有明显提高,说明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好转,日常生活能力提高;SCL-90一般症状指数大幅度下降,说明患者的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减少。

3 讨论

本科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大多数患者的运动障碍和头痛、失语等症状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或改善,但在出院回归社会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尤其以无法应对基本的家庭生活、人际交流为最。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护理中没能将心理压力得到较好的释放,负面情绪不断累积增加,造成心理障碍。本次研究发现,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护理干预,是一种颇有实效恢复患者社会能力的方法,患者经干预后心态转向乐观、积极、平静等正向状态,猜疑、躁狂、抑郁等不良情绪有明显减少。患者的心态控制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回归社会时遭遇的阻碍更低。除此之外,本次研究还发现,患者经干预后可加强医疗依从性,表现出愿意配合治疗、用药的状态,对后遗症的治愈也有积极影响。这种心理上的正面促进作用可反馈在生理层面上,让患者的受损机能进一步恢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构建包含心理看护的综合性护理方法对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看护工作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发展。

参考文献

韩晓东.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8):205-206.

林湘萍,吴格怡,王月珍,郑美乔.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康复治疗护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4):70-71.

程红,徐耀凤,唐艳琳.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04):28-30.

贾淑梅,战丽丽,柏淑霞.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6):278-279.

猜你喜欢
心理状态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浅谈主持人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教师应关注自己的亚心理健康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