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睿
各种动漫作品中的“变身”能力,是每个孩子心中渴望获得的能力。前段时间,一个萌娃用一颗葡萄得到了这种瞬间“变身”卡通人物的能力,但“变身”效果却让每一个看到孩子照片的人哭笑不得。孩子天真、可怜的眼神,配上厚到离谱的嘴唇,让人看了心疼的同时,又忍俊不禁。
没错,这个孩子吃葡萄过敏了。此事件又一次提醒大家要注意孩子的食物过敏问题。这是一种危险的前兆,发展下去有可能变成舌头乃至喉头水肿而导致窒息。另外,这件事也拓宽了人们的认知边界——原来吃葡萄也可以过敏。
虽然有些食物是高频过敏原,但理论上任何食物都有致敏的可能性,只要遇到正确的人就会爆发。不但天然食物成分可以引起过敏,烹饪食物时加入的调料、加工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种植食物时喷洒的农药、治病时吃的药等,都有可能造成或加重过敏反应。
过敏症经常让一些朋友感到困惑,许多看起来无关的症状,似乎都能与过敏联系起来。比如瘙痒、疹斑、水肿、呼吸困难、溃疡、打喷嚏、消化不良、慢性炎症、局部疼痛,甚至是一些精神症状等。有的如风暴般猛烈无比,过去之后却了无痕迹。有的则如阴雨连绵,钝刀加身,苦不堪言。其实,种种症状都是急/慢性过敏反应所引起的炎症在不同器官或组织中的表现。
新闻中的“嘟嘟嘴”,就是葡萄中的某些成分接触口腔或者其他部位后,在嘴唇上造成的血管性水肿。有研究认为,葡萄造成的过敏多与葡萄中的脂质转移蛋白有关。不过,这类蛋白引发的过敏反应多发生在胃肠道,所以“嘟嘟嘴”小朋友的过敏原还需要进一步筛检确认。
食物过敏有急慢性之分,也分别对应比较复杂的反应机制。“嘟嘟嘴”是典型的由免疫球蛋白——IgE所介导的急性过敏反应。IgE在皮肤和消化道黏膜中分泌最多,所以由它介导的过敏反应也多见于这些部位。它就像一种可以识别特定抗原的炸弹引信,一旦发现抗原增多,它的密度便迅速增加,当超过一定阈值时,就可以引爆特定组织中的生物炸弹——肥大细胞,放出大量炎症因子和信号分子,从而造成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并表现为过敏。我们身体内这种引信的多少、产生引信的速度,都会影响我们身体对于特定抗原的敏感性。
当我们的免疫系统已经被某种过敏原激活,那日后再次被同类过敏原激活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
有研究表明,在幼年階段能与其他婴幼儿共同生活、能接触家庭宠物或者农场牲畜、不经常使用肥皂洗手和不过度使用抗生素的孩子,以后过敏的几率较低,并由此提出了关于过敏的“卫生学假说”。即人们生活的环境,尤其是对免疫系统生长分化非常重要的婴幼儿阶段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干净,微生物越来越少,导致由微生物诱导产生的IgG变得越来越少,而接触到的单一花粉、单一食物成分的几率升高,导致由它们诱导产生的IgE变得越来越多。身体记住了这种选择,当我们的免疫系统已经被某种过敏原激活,那日后再次被同类过敏原激活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孕期和哺乳期女性摄入的加工食品或其他高致敏食物增加,其中的过敏原有一定可能性进入胎儿或者婴儿体内,在达到一定浓度后会诱发孩子产生相应的IgE,增大了未来过敏的可能。
此外,我们应当重视保护自我和外界之间的生物屏障,比如皮肤、消化道黏膜等。有研究表明,50%以上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存在肠道食物过敏。这可能是由于肠道黏膜破坏后,免疫系统暴露并与食物直接接触有关。尤其是在为婴儿添加辅食的时候,不考虑婴儿的消化吸收能力,过多过快添加复杂食物甚至高致敏食物,可能破坏婴儿的肠道功能,增加了过敏几率。
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生物节律较为紊乱,精神压力较大,缺乏健康饮食和运动等,都可能对身体调控能力造成影响。而当我们同时接触的潜在过敏原种类、数量较多时,这种“维稳”的压力超过我们的能力,就会暴发过敏症,如花粉过敏症人群在花粉季更容易对一些食物过敏。
好消息是,我们自身的调控能力就像肌肉一样是可以通过锻炼提升的。锻炼的方式就是在保持身体健康稳定的状态下,根据自身的承受能力,设立一个抗原浓度阶梯,先少量去接触抗原,让身体适应低浓度抗原的状态,然后逐渐递增。这也就是各大医院“脱敏疗法”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