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明 徐淑丽
王寧(化名)是位刚毕业、在某跨国公司任职的白领,感觉白天上班如打仗,下班到家“人都被掏空了”,可就是这样,11点半上床后,就开始用手机刷抖音、追剧、玩游戏,“似乎只有到两三点,眼皮子都睁不开了”才能睡着。对此,王宁也很苦恼,“我当然知道熬夜不好,现在年轻,还扛得住,但确实感觉身体不好了。但不这样,就是睡不着啊,总觉得白天累了一天,晚上不玩一会,挺委屈自己的,可是一玩就忘了时间”。
还有一些人,虽然工作不像王宁的工作那么繁重,但有着另类的压力。张明(化名)的工作本身压力不大,但总是奔波于各种社交场所,忙于应对各种关系。“心累”,这是张明的典型感受,他在晚上睡前的典型行为和王宁如出一辙,烦恼也是感同身受。
张明和王宁的表现就是典型的报复性熬夜。近年来,不少人面临着“报复性熬夜”的问题,其中尤以年轻人居多:明明有时间睡觉,却不去睡,这点和压力性熬夜不同,后者有尚未完成的工作要做;明明知道熬夜伤身却不愿意睡,这点和习惯性失眠不同,后者是想睡睡不着。报复性熬夜的特点就在于潜意识里的“报复”二字,这一心态似乎有两种内涵:对白天忙于工作,疏于照顾自己感受和需要的“自己”进行报复——“忙了一天,我总得好好高兴一下吧”;对使得自己忙于工作,无法照顾自己需要的外部环境(公司、领导等)的报复——“瞧,就算你们这样对我,我也是可以让自己感觉嗨的”。
对于报复性熬夜的人来说,这个“补偿”是“痛并快乐着”。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如此多的年轻人深陷报复性熬夜而无法自拔呢?分析下来,大致有两个原因。
首先,是一种名为“过度补偿”的心理防御机制在起作用。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这样解释补偿机制:当人们因生理或心理问题感到受挫时,便会不自觉用其他方式(或在其他领域)来弥补这种缺憾,缓解焦虑,减轻内心的不安。一些补偿是积极的,比如一个痴迷篮球,但受身高限制,无法从事职业篮球的少年,转而学习篮球裁判专业,成为著名裁判,这是一个典型的积极补偿的例子。
但对于报复性熬夜的人来说,这个“补偿”是“痛并快乐着”。很多人认为,整个白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只有晚上睡前的几个小时才是属于自己的,这时需要多补偿自己一些,不然都对不起自己,正是这种想法导致疯狂的熬夜。这是对自我的补偿,也是对现实的无声反抗。因此,我们要看到报复性熬夜是一种“消极的过度补偿”。
另外一个导致报复性熬夜的原因是电子产品成瘾,包括网络成瘾、游戏成瘾等等。对绝大多数报复性熬夜的人来说,其熬夜形态都是“一机在手,万事不愁”。手机、平板电脑的便捷性、网络的便捷性、网上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使得人们很容易陷入到虚拟世界里,体验着“虚拟的快感”而无法自拔。因此,报复性熬夜的另一个实质也是一种成瘾行为。
偶尔的报复性熬夜一般影响不大,但长期的报复性熬夜对于个人来说,可谓得不偿失。睡前几个小时熬夜得到的愉悦体验,可能带来的更多是身心受损,以及隔天工作效率低下的恶劣后果。
长时间的慢性睡眠剥夺,会使得个体认知能力和认知过程受损,体现在注意力、记忆力、思维效率下降,工作中容易出问题,甚至是出事故。此外还容易引发抑郁心理,严重的会导致抑郁症。例如熬夜的次日,熬夜者经常会口感舌燥、腰酸背痛、头晕眼花、体力透支严重,长期累积下来,会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视力等构成不可逆的影响,使得身体整个垮掉。另一个风险在于,长时间的报复性熬夜,很可能导致习惯性失眠,使得自己想睡都难以睡着了。
如何解决弊大于利的报复性熬夜呢?需要从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去努力。
首先,应该减少导致报复性熬夜的社会环境因素。比如,很多人报复性熬夜源自于“白天真的没有时间关照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那么,我们当前的社会环境中是不是可以多一些提醒自我关爱的文化氛围?作为公司、单位,在管理过程中,能不能从管理文化、管理风格、工作设计、工作环境等方面给员工更多一些的关爱,而不是一味地要求“996”“007”“黑加白”?
相比于组织机构而言,工作者毕竟还是处于相对弱势的位置,没有多少说“不”的余地,也没有拒绝的勇气。通过组织机构、领导的主动调整,避免员工在夜晚以熬夜来进行“报复”,而组织也能得到更健康、更有效率、更忠诚的员工,这其实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在个人层面上如何改变呢?
首先,我们要理解报复性熬夜背后的过度补偿机制。愿意对自己在白天未能体验积极、愉悦的感受进行补偿,这种想法,不是坏事,是一个人愿意关爱自己、尊重自己内在需要的表现,值得肯定。但这种想法下,补偿自己的方式和内容要改变。我们需要全面考虑清楚,什么才是自己真正的需要?手机、游戏、刷剧等等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方式?要看到拓展自我关爱方式的重要性,增加阅读、健身、音乐、人际交流等自我关爱方式,多渠道地丰富自己的愉悦体验,避免将积极感觉来源局限在手机、网络相关。
此外,提高自我关爱的意识,增加在白天的自我关照行为和愉悦体验,也是减少晚上睡前“报复心理”的好办法。例如工作再忙,也提醒自己小憩几分钟,活动一下,做个一分钟的冥想,来一段办公室的健身操等。很多时候,是我们忘记了照顾自己,而不是挤不出时间来照顾自己,这些调整是我们可以主动完成的。
另外,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条件的话,可以在睡前沐浴,将身心带到准备睡眠的状态。不将手机带上床,甚至不带进卧室。进行睡前的冥想、放松练习以促进入睡。
总体而言,报复性熬夜是一个有时代色彩的社会现象,也是个人得不偿失的选择,我们要予以重视,及时调整改正,确保身心不受此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