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霞,任亚楠
(新疆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
2014年底李克强总理出访哈萨克斯坦就经贸合作进行洽谈时提出了“国际产能合作”的概念[1]。中亚国家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对我国输出的产能有极大的需求。近几年,中国与中亚国家在水泥、钢铁、电力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大量成果。国际产能合作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新经济增长点,也有利于中亚国家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学术界关于国际产能合作的研究,一是关于国际产能合作理论方面,卓丽洪等(2015)[2]郭亚雨等(2016)[3]分析产能合作都以产业国际转移理论为视角。肖斌(2018)分析产能合作中哈萨克斯坦的政治反应,指出我国应有合理的预防机制[4]。张栋等(2019)分析了目前及未来中哈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5]。二是对国际产能合作模式与路径方面的探讨,慕怀琴、王俊(2016)探寻了互利共赢的国际产能合作路径[6]。冯姝姝(2017)对中国与中亚国家产能合作路径进行研究[7]。李进峰(2019)研究中亚地区“一带一路”产能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8]。余宗良、张璐(2020)提出在全球疫情下拓宽国际产能合作的路径[9]。石先进(2020)从农业方面探讨中国与中亚五国产能合作路径[10]。三是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分析,曾洁、何芬(2007)[11]安玉荣、张之梅(2012)[12]孙晓、张少杰(2015)[13]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国际竞争优势的理论渊源。
综上,对中国与中亚国家产能合作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和产能合作模式方面,以产业国际竞争力为出发点研究中国与中亚国家产能合作方面的文献少,本文选取测评国际产业竞争力的不同指标,分析中国与中亚国家各自产业的竞争力,为推进产能合作提供相关建议。
由于中亚各国工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工业制成品社会需求量大,中国与其地理位置近,因此,2014-2018年除土库曼斯坦外,中国对其他中亚国家一直保持贸易顺差,仅对土库曼斯坦存在逆差(表1)。土库曼斯坦矿产资源丰富且石油开采及加工是其主要工业部门之一,中国一直从土国进口大量矿物燃料等有关原料产品,2018年中国对该产品的进口额为80.21亿美元,占中国对土库曼斯坦所有产品进口额的98.78%。
图1 2014-2018年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额
2.中国对中亚国家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中国工业发展水平较高且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对中亚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机械设备产品最多;中亚国家矿产资源丰富,中国主要进口资源密集型产品和按原料分类制成品。此外,由于哈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以中国出口的商品满足吉国的需求,是中国主要出口贸易对象国。
表1 2014-2018年中国对中亚国家贸易进出口额 单位:亿美元
1.中国对中亚国家直接投资流量分析,由表2知:2014-2018年塔吉克斯坦是中国在中亚地区主要投资国,占中国对中亚直接投资的48.67%,随后依次为吉尔吉斯斯坦、乌兹比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中国对中亚不同国家直接投资在流量中差异显著。五年里,中国对吉国投资额变化幅度最小;对塔国投资额基本呈现稳步增长;对其余三国的投资额变动明显。
表2 2014-2018年中国对中亚国家直接投资流量情况表 单位:亿美元
中亚五国的投资环境各不相同且普遍较差。外国员工进入哈国工作难度大是阻碍外国投资的重要因素;塔国银行系统薄弱;外国公司在土国注册手续复杂且时间长,不利于吸引外资;人民币不能与吉国货币直接结算同时吉国银行规模小贷款利率高,保险业发展落后;上述因素不同程度地制约了中国在中亚国家的投资。
2.中国对中亚国家直接投资存量分析。2018年底,中对哈投资存量最多,其次为乌国,对土库曼斯坦直接投资存量最少仅为2.13%。除2015年外,中国对中亚国家直接投资存量一直小幅稳步增长
表3 2014-2018年中国对中亚国家直接投资存量情况表 单位:亿美元
哈国是中亚第一大经济体,中国对其直接投资存量占比大但不稳定,其余四国投资存量总体稳步增长但占比偏小(表3)。
3.中国对中亚国家直接投资领域。2014-2018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共举行17次产能合作对话,并设立首个专项国别基金支持中哈两国产能合作项目的开展,涉及水泥、化工、有色等领域包含55个项目。根据2018年资料,中国在吉尔吉斯斯坦注册过的中资企业主要经营领域为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中国对塔国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农业、纺织业、水泥业;中国对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投资的领域有油田开采、建筑业。如表4所示,热力等水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建筑业是中国对中亚投资的重中之重。
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深绿色或红黄色的蔬菜和水果中,如:胡萝卜、西兰花、菠菜、空心菜、甘薯、芒果、哈密瓜、杏及甜瓜等,大体上,越是颜色强烈的水果或蔬菜,含β-胡萝卜素越丰富。
表4 中国对中亚国家投资重点项目
2014-2018年中国对中亚国家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中,哈萨克斯坦占比高达52.97%,其他国家累计完成营业额均不超过15%。除乌国外,中国对中亚其他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逐渐减少,前景不乐观(表5)。中亚各国工程承包中的问题也较多,赴哈国商务签证和劳务许可办理难度很大,当地建材价格与质量不匹配且多数需进口;吉尔吉斯斯坦当地建材价格高,我国施工单位多从国内进口,而运输的时距又会影响工期进度;土库曼斯坦审批项目程序特殊且复杂,尽管政府实施招标制,项目多市场潜力大,但做法与国际惯例差别大,项目难落实。此外,土库曼斯坦建筑规范特殊也是影响我国对其承包工程的原因之一。
表5 2014-2018年中国对中亚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 单位:亿美元
本文将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以及潜在优势三个方面研究中国与中亚国家各自的产业优势。其中比较优势的分析采用RCA指数、NRCA指数以及Dt指数。竞争优势分析采用Ims指数、CA指数以及TC指数。潜在优势分析采用Cij指数、TCD指数以及产业内贸易指数。鉴于贸易对象的重要程度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重点研究中国与哈、吉两国的产业竞争力。
1.中国产业比较优势分析。表6中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的原料制成品、机械设备产品以及杂项制品在RCA、NRCA指数中数值大,表明这些产品竞争优势明显。资源密集型产品及部分工业制成品中Dt指数大于0。因此,中国在机械设备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中比较优势明显。
表6 2014年、2018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产业比较优势对比分析一览表
0.16 0.18 0.10 0.06 0.53 1.38 1.36 2.27 0.02 1 2 3 4 5 6 7 8 9 商品0.16 2.47 13.61 0.19 0.32 0.50 0.06 0.02 2.24 0.46 0.05 0.09 0.06 0.58 1.94 1.24 3.74 0.02 0.14 0.00 0.00 0.23-0.02-0.06 0.57-0.04-0.37 0.04 0.03-0.04 0.01 0.06 0.05-0.03 0.01 0.25 0.78 0.31-0.25-0.07-0.32-0.26-0.19-0.13-0.11中国(2018年)Dt Dt类别NRC A 0.87 0.41 0.05 0.11 0.12 0.64 2.29 1.23 3.40 0.07 Dt NRC A 0.47 0.19 1.82 9.04 0.44 0.28 0.72 0.03 0.03 0.33 0 1 2 3 4 5 6 7 8 9 0.84 2.47 0.35 0.00 0.09 0.41 0.31 0.91 90.26 RC A 0.43 0.18 0.19 0.18 0.10 0.58 1.33 1.33 1.92 0.04-0.06-0.03 0.09 0.22 0.21 0.09 0.00 0.01-0.06-0.04 0.25 1.33 5.05 0.14 0.33 0.73 0.07 0.02 0.06哈萨克斯坦(2018年)RC A 0.65 0.29 1.71 6.78 0.45 0.31 1.17 0.03 0.02 0.01 0.05-0.16-0.19 0.13-0.02-0.24-0.31-0.24-0.13-0.13 2.86 1.43 0.47 0.01 0.09 0.55 0.24 0.63 7.64吉尔吉斯斯坦(2018年)RC A 1.54 1.24 4.77 0.74 0.05 0.10 0.57 0.21 1.00 5.86-0.08-0.38 0.25 0.55-0.25-0.09 0.15-0.38 0.23-0.08 NRCA 1.25 0.41 16.72 0.45 0.03 0.11 0.33 0.40 0.59 534.80
2.中亚国家产业比较优势分析。①哈萨克斯坦:通过RCA指数和NRCA指数得出,哈国的矿物燃料等有关原料产品有极强的国际竞争优势;非食用原料产品在国际上竞争优势明显;原料制成品中也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矿物燃料等有关原料产品和食品及活动物产品Dt指数大于0,且与2014年相比分别增长0.13、0.06,哈国逐渐发挥这两种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②吉尔吉斯斯坦:矿物燃料等有关原料产品与原料制成品Dt指数大于0,这两类产品在国际竞争中逐步发挥优势;此外,吉尔吉斯斯坦在非食用原料产品中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在杂项制品中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表6)。
1.中国产业竞争优势分析。分析表7得出,中国工业制成品在国际上有竞争优势;与2014年相比,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和除食品及活动物的资源密集型产品以及未分类产品的Ims指数有所上升,说明这些产品的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市场影响力都在提高。
表7 2014年、2018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产业竞争优势对比分析一览表
2.中亚国家产业竞争优势分析。①哈萨克斯坦:非食用原料产品与矿物燃料等有关原料产品有国际竞争优势,其中矿物燃料等有关原料产品CA指数与2014年相比上升幅度最大;此外,原料制成品TC指数大于0,说明此产品在国际上开始发挥优势。②吉尔吉斯斯坦:2018年在非食用原料产品以及未分类产品中TC指数分别为0.71、0.99,且与2014年相比,分别上升0.98、0.02,说明该国在这些产品中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与2014年相比,该国所有商品的CA指数均下降且为负值,以及所有商品的Ims指数均为0,说明吉尔吉斯斯坦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竞争力,产业竞争优势弱(表7)。
1.中国对哈萨克斯坦产业潜在优势分析。由表8得,在工业制成品中,中对哈Cij指数和TCD指数较高,说明两国在此产品中贸易潜力大且联系紧密,中对哈食品及活动物产品中TCD指数大且与2014年相比增长0.57,表明两国在能源密集型产品中贸易联系日益频繁,同时中哈两国近年来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中产业互补性和产业结合度在提高。2018年中哈两国在原料制成品以及未分类产品中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别为0.87和0.81(表10),两国可重点加强此类产业合作,发挥各自在产业链中的优势,提高产品竞争力。
2.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产业潜在优势分析。2018年,中对吉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中Cij指数大于1,并且高于2014年,说明两国贸易中劳动密集型产品互补性强且潜力大。中对吉在部分资源密集型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中TCD指数较大,表明两国在这些产品中贸易联系频繁。中吉两国应充分利用吉国丰富的资源以及中国相对先进的工业技术,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表8)。2018年,中吉两国仅在未分类产品中产业内贸易指数略高,数值为0.61,说明中吉两国在此类产品的贸易互补性较强。
3.中国对中亚其他国家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由表9可知,中国与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之间产业内贸易水平普遍偏低,但中乌两国在食品及活动物产品、化学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分别为0.90和0.73。上述数据表明,中亚国家工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且产品附加值低,中国与中亚国家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表8 2014年、2018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产业潜在优势对比分析一览表
第9类商品类别第0类第1类第2类第3类第4类第5类第6类第7类第8类第9类1.00中吉(2018年)TCD 3.54 0.04 2.04 0.04 0.04 2.43 5.59 3.04 13.19 3.24 0.00中哈(2018年)Cij 0.62 0.28 0.16 0.11 0.10 0.61 2.24 1.31 1.62 0.00 0.00中吉(2018年)Cij 0.55 0.56 0.05 0.24 0.19 0.51 2.41 0.68 3.40 0.00 21.90中哈(2018年)TCD 1.77 0.61 0.37 0.76 0.05 1.72 1.98 1.60 5.51 8.02
表9 2014年、2018年中国对中亚国家产业内贸易指数对比分析一览表
1.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机械设备产品竞争优势强于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在矿物燃料等有关原料产品和非食用原料产品中有竞争力且开始发挥原料制成品的优势;吉尔吉斯斯坦的非食用原料产品竞争优势明显,同时矿物燃料等有关原料产品及原料制成品的竞争力逐步提升,但总体上产业竞争力弱。
2.中哈两国在工业制成品中贸易联系紧密,食品及活动物产品的贸易结合度显著提高;中吉两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互补性强,工业制成品、食品及活动物和非食用原料产品中贸易结合度高。
3.在中国与其他中亚国家的贸易中,中乌两国只有在食品及活动物产品与化学及有关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高,中国与塔、土两国的贸易方式均为产业间贸易。
1.针对各国优势产业。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先进且发展速度快,同时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离不开机械设备的支持,中亚国家不仅工业发展落后且铁路网密度低,中国应进一步将工业产能转移到中亚国家以满足其需求,加快当地铁路等交通领域建设的步伐,逐步实现“路路联通”,为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往来提供更为方便的条件。由于哈、吉两国矿产资源丰富但是能源提炼技术水平不如中国,中国在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可与其进行协商,在中国向其进口大量能源产品时要求对方将价格降低到一个合理的水平,既满足中国的能源需求又进一步提高哈、吉两国能源产品的竞争力。此外,两国原料制成品的竞争力都在提高,各国通过优势互补和技术创新,开拓国际市场。中国对哈、吉两国非食用原料产品需求量相对较大,中国可继续从这两国中进口此类产品。
2.对于贸易联系紧密的产业。由于中国与哈、吉两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联系紧密,但是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这些产品逐渐不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步,中国可以将处于产业链下游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这两国,集中发展本国产业链上游的产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在提高产能合作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水平的同时又能提高中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吉尔吉斯斯坦农业是支柱性产业,中国可以低于原本进口价格为条件,对食品及活动物产品进行深加工,拓宽销售渠道,分享红利,共同盈利。
3.针对产业间的贸易方式。中国与塔、土两国以产业间贸易方式进行,除中国向土库曼斯坦进口大量矿物燃料等有关产品外,中国在其他类产品的贸易中为顺差且数额大。中国可进行投资,在当地建设加工基地,利用廉价的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补偿贸易的方式进口产品,逐步提高被投资国的工业发展水平,提供产品出口能力,逐渐实现进口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