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余庆县关兴中学
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符合新时期对提高阅读写作教学质量与培养初中生人文修养的基本要求,从根本上打破了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壁垒,促使老师利用阅读教学活动来提高初中生写作素材的收集整理与实践运用能力,通过写作教学活动来检测与提升初中生情感表达能力和语言实践运用能力,进而为初中生阅读素养与创作能力的共同提升奠定了基础。
在如今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多数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并未将阅读与写作看成一个整体,而是将二者截然分开,这就导致学生在写作时并未与学过的课本内容建立起有效的联系,写作与阅读这两个重要的环节间出现了脱节。若两者中的任一环节比较薄弱,或二者之间不能有效地结合,都将影响到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例如,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并未将作文教学结合进日常的教学中,而是将作文课程单独设置,这使学生并不能在作文与日常的课堂积累间建立联系,不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都是初中阶段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目标,二者相辅相成,学生要学会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那教师应当如何实现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呢?
作文不是枯燥的说教,一篇优秀的作文一定要有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素材。学生作文时容易出现的问题便是文章泛泛而谈,学生为了突出文章的中心,翻来覆去的强调,这就使得文章缺乏阅读价值,不能完整生动地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所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课文,从课文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从中提炼积累写作时需要的素材。例如,学生在进行古诗古文的阅读时,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文章中好的词句可以运用到哪些题材的作文中。在学习古诗《望岳》时,其中的名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旨在告诉我们当登上高山后,会发现原来认为高耸的山峰早已被踩在脚下,这句话可以运用在学会勇敢面对困难的文章中。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时,要引导学生去关注文章的各种写作素材,并将其恰当地应用于自己的作文中。
一篇完整的作文应当有合理良好的作文结构,使得读者在进行阅读时可以条理清晰,易于理解。学生在写作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在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一些写作素材后,便立刻开始写作,想到哪个环节写到哪个环节,导致文章整体的结构混乱,极容易跑题和造成文章的漏洞,等发现时已无法补救。这就需要学生必须掌握如何构建文章的结构,避免在考试过程中出现这样的失误而使作文失分过多。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文章的结构,摸清写作的顺序,然后尝试列出阅读文章的大概提纲。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之前,先列好一个大概的提纲,明确文章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在各个部分间过渡和衔接,使文章具有清晰明朗的结构。但要注意的是,在列提纲时所列内容必须围绕作文的中心思想相契合,主次内容的篇幅应当详略得当。例如在文章《背影》中,在描写主要故事的时候还交代了其他的一些事情,但作者只是一笔带过,通过这种内容详略的安排突出了文章的主线。文章共有两次直接描写了父亲的“背影”,“背影”一词贯穿全文,主次分明,描写生动,体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所以,教师可以借分析课文的结构,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学生也能了解文章的架构方式,既可提高阅读能力,也可提高作文能力。
写作模仿即是在学习教材课文时,把课文当作范文,让学生根据范文进行模仿写作。作文的学习是在不断地模仿中进行的。我们在开始进行写作教学时,便是从模仿学习到的一些文字开始的。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便可找出文章中有特色的,具有思想或文学价值的,或者是表现手法突出的句子,让学生进行适当的模仿写作,让学生快速掌握这种表达方式,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使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获得提升。学生们在进行模仿时,也可加入自己的想法进行修饰,使句子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时,作者对于小雪的一段描述极其生动,这时便可让学生来进行仿写,使他们学会如何应用形象的比喻这一手法。
初中是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积累和语文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师应当重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训练,使学生可以将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运用于写作中,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