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永嘉县瓯北第一小学
科学知识的源头就是生活。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加入生活化的理念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科学的作用主要就是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奇妙。生活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来源,所以,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能够营造良好的科学教学氛围,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本文拟就小学科学教学中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践展开相关研究。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对一切新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知识的汲取也抱有极大的兴趣,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善于把握此阶段学生的发展特征,将科学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源于生活的同时还对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时,科学老师要通过学生常见的生活元素,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科学理论知识,并且提升学生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提高。
在进行科学教学时,科学教师要注重学生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不仅仅是将课本知识教授给学生,还要让学生把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在实际生活方面,让教材知识实际应用化,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科学知识的价值,使学生深刻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中[1]。科学教师应当设计有趣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检验教材知识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在此过程中,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地巩固和深化。例如在学习《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这一课中,科学教师提出问题关于学生陪家长超市或者菜市场购物时,是用什么来装东西的,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回答到塑料袋,科学教师可以由此引出白色垃圾的定义,强调塑料袋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以及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然后提出让环保走进生活,带动学生进行环保袋的手工制作,让学生在生活购物时不再使用塑料袋,而是坚持使用环保手工袋。科学教师通过教学走进实际生活不仅引导学生培养环保意识,而且带动学生影响家长的环保行为,学生和家长采用环保绿色的生活方式,使科学教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助于保持自然与人类的生态平衡。这便是将科学理论知识科学合理地应用于生活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科学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挥科学知识的作用,可以为学生认真学习提高动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了科学知识,还能够保持高度的自豪感,让学生的生活能力得到很好地提高,有助于推动学生的全面成长和进步。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对世界处于陌生而又好奇的探索阶段,尤其是对奇特的事物或者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有意思的部分与科学课堂教学联系在一起,将科学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科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生活中,解释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现象。科学教师通过构建生活化的科学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教学活动中,有效掌握科学理论知识,并将其有意义地体现在实际生活方面。例如在学习《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这一课时,小学科学教师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本内容,让学生寻找一下身边存在的植物,并且通过调查对植物的外形进行分析,对常见的植物进行辨识,科学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一些常见的植物,如胡萝卜、多肉植物、小葱等作为教具,通过提问的方式形成问答环节,因为这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植物,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回答老师的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然后老师向每一个学生发放一颗植物种子,让学生带回家进行种植,在大多数的学生家中都有盆栽绿植,但是都是家长在负责盆栽绿植的养护工作,科学教师要求学生独立进行植物的养殖,让他们对自己的种子进行悉心呵护,见证植物生长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这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而且在养植过程中学生的耐心和责任心得到了培养,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进行生活化的科学课堂教学时,科学教师将教材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时间有机衔接,让学生认识到科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在教学时,科学教师要保证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科学课堂上获取基础的理论知识,为学生应用知识做好准备工作。在传统的科学教学中,科学教师不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教材上的知识,枯燥乏味地教学方式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师教学质量下降,教学目标难以实现。这要求科学教师进一步构建生活化的教学课堂,让科学教材作为基础知识的辅助教具,教师在教授完理论知识后,引导学生分析知识中隐藏的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将理论原理灵活运用于实践活动中,不再将学生的思维束缚着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应用空间,让学生亲近自然,走进生活,真正感受科学的存在。在进行《传热比赛》的学习中,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证明——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程序,使学生在顺利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如:在演示金属片热传递实验后,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得出结论:热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在同一物体中,热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向温度较低的部分。在实践应用环节,学生在了解热的良导体与不良导体的特点之后,让学生深入生活,举例说出它们的应用,从中积累生活小常识,明白科学道理,掌握更多的知识。这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不仅仅存在于科学课堂中,在日常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科学理论进行有效可行的运用。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乐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善于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生活能力也越来越强。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教师将科学教学生活化,意味着将科学课堂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到科学知识的存在,与此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在生活化的科学课堂里,科学教师应当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好奇心的功能以及生活因素的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对科学进行进一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