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2020-11-10 03:23:48刘红杏
康颐 2020年14期
关键词:应用体会舒适护理效果

刘红杏

【摘要】目的:观察妇产科术后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64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妇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妇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干预,通过对比常规护理及舒适护理的护理模式下患者的心理状态进一步探讨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患者心理状态有较大的差异,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提高护理满意度,使患者在术前、术中及术后都能感到舒适,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妇产科手术;应用体会;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4.164

妇产科手术对于一些女性健康疾病有着较佳的治疗作用,但由于其所造成的手术创口很难让女性对其有耐受性,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造成了干扰,影响其术后康复。舒适护理模式是近年来所提出的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尽可能的降低患者心理及生理上的不愉快,减轻患者心理上的负担或缓解躯体的疼痛,最终以促进患者恢复的目的。因此为了确保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有必要改善其手术护理质量。本研究主要是对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护理工作中的干预效果进行探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所接纳治疗的妇科手术患者64例,平均年龄(32.5±3.5)岁;将所有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2例,平均年龄(31.3±2.4)岁以及观察组32例,平均年龄(30.5±2.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研究且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妇产科常规干预,如对患者进行药物指导、病情观察、指导患饮食及用药、叮嘱患者注意事项、加强自身管理等。

观察组:妇产科基础上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模式。

(1)術前舒适护理 :患者在患病期间容易产生恐惧和焦虑心理,造成心理负担。因此,护理人员在术前应加强医患沟通,了解患者心理、性格、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等。同时,护理人员应亲切、热情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及注意事项等,消除患者顾虑,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叮嘱患者多食用低脂、易消化的食物, 手术前禁止患者饮食,配合做好术前准备工作。(2)术中舒适护理:营造舒适手术环境,调节手术室温湿度,通常温度以25℃为佳,湿度则以50%左右为佳,保持手术相关用品,包括推车、被套以及床单等,在手术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免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另外,护理人员在患者肢体支撑点处放置棉垫, 防止肢体压伤。手术完成后及时对患者隐私部位做好相应的准备。(3)术后舒适护理:手术后及时告诉患者手术顺利,以温盐水对其皮肤组织表面的消毒液及血迹等轻柔擦除,准确粘贴辅料,并对引流设备的通畅性进行判断。在术后访视期间指导患者如何保持舒适体位,如摇高床头, 由卧位转换为坐位,下床活动时动作需缓慢,保持切口放松,必要情况下可用手按住伤口, 避免因用力过猛导致伤口撕裂而出血。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护理满意度用100分自制问卷调查问卷表统计,满意:90-100分、基本满意:65-89、不满意:低于65分。总满意率=(满意+基本满意)/患者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并以率(%)表示,以(P<0.05)为数据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理满意度评价

观察组32例患者中,总满意率为96.88%(31/32),观察组与对照组间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数据见表1分析。

2.2心理状态比较

经手术后不同的不同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疼痛级别较对照组低。

3  讨论

妇产科作为医院重要科室,妇产科患者一般具有较强的恐惧心理和焦虑情绪,对隐私的保护欲望强烈,从而造成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高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专业的服务模式也在不断提高,广大人群越来越关注身与心各方面的健康,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过去常规的护理模式是患者的被动护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舒适护理所指的是,在对患者进行整体临床护理流程中,重视影响或可能影响患者舒适感、满意度等内容,并基于此来通过相关护理措施降低其不适感的护理模式。此外,舒适护理能够从患者的心理、社会、生理等多方面来给予患者护理,从而提升了患者在这些方面的护理舒适度,让患者在整体治疗流程中保持心态的良好,促进其治疗效果的提升。舒适护理模式是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干预措施,具有整体性、个性化、严谨性以及创造性等特征,重点在于为患者提供舒适性干预服务,从而提升其护理质量,从而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促进疾病康复。

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妇产科手术患者中,通过术前对病人的舒适护理,可丰富患者对于自身手术的认知,以平和心态应对手术;通过术中环境干预、体位干预以及隐私保护等,可提升患者身体、心理等层面的舒适度,确保手术顺利进行;通过术后对患者皮肤表面的擦拭、指导患者卧床姿势等,可改善患者预后水平,确保患者预后的恢复。上述舒适护理模式的配合展开,不仅能安抚患者情绪,缓解其抑郁程度及焦虑程度,而且还能进一步提升手术效果,并且促使患者舒适度不断提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通过舒适护理的运用,能够改善妇产科手术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提高其护理配合度,对护理满意度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聪,吴若梅.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2(5):216-216.

[2]王锋.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13(4):204-205.

猜你喜欢
应用体会舒适护理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中华诗词(2018年11期)2018-03-26 06:41:34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麻醉教学中的应用
青春岁月(2016年22期)2016-12-23 09:32:29
多元智能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渗透应用体会
五常法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19:10:29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30:44
多元智能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渗透应用体会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