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内蒙古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路径研究

2020-11-10 11:21郭俊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媒体融合

郭俊

摘 要:从全国范围来看,内蒙古自治区学术期刊的发展一直处在较为弱势的地位。近年来,由于受到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冲击,学术期刊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要想获得长远、稳定的发展,关键的因素在于其办刊质量以及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而在当前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在提高稿件质量、打造特色栏目、提高期刊学术水平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网络和信息技术开拓一条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的道路将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学术期刊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学术期刊;媒体融合;数字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9-0047-02

一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的各类学术期刊在我国期刊界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它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以及推进内蒙古自治区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1]。而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偏远,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才相对匮乏,在学术期刊发展方面存在诸多的现实困难,这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内蒙古自治区学术期刊办刊质量和期刊影响力的提升。而新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又在不断地改变着民众阅读的方式和习惯,这使得内蒙古自治区学术期刊的受众面减小,影响力也被进一步地削弱。因此,立足于当下的实际情况,如何拓宽内蒙古自治区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发展道路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学术传播的影响

媒体融合是指各种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多功能及一体化的趋势,即传统的报纸、期刊、电视等媒体与现代的网络、移动终端等数字媒体的相互融合、相互利用,将信息和知识通过不同的载体传播给民众[2]。

媒体融合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二是增强了信息检索和分析的便捷性;三是存储量的无限性,网络和云端的存储量是巨大的;四是信息传播的互动性增强。

内蒙古自治区的学术期刊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学术知识传播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其本身就具有專业性强和受众面小的特点,而传统的纸质出版模式又存在传播范围小、传播速度慢的问题,同时也难以实现与读者的互动和交流。而面对多媒体数字化信息技术发展对传统学术期刊的传播机制带来的巨大冲击,内蒙古自治区的学术期刊要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升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就应当在继续挖掘和整合学术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期刊的稿件质量,同时将传统的出版方式和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利用新媒体的手段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并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以保证期刊能够获得长远的发展。

二、内蒙古自治区学术期刊数字化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内蒙古自治区学术期刊数字化的发展现状

目前,发达国家把公共资助项目科研成果的开放获取作为重要的科技发展战略,开放获取的数字期刊已经成为一些国际性学术期刊的主要出版模式,数字期刊的出版形式使得学术知识的交流和获取更加便捷。

而国内众多的学术期刊通过自主开发或者与其他大型学术平台合作,将期刊内容通过网络实现数字化出版,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扩大期刊在学界的影响,实现论文的开放获取。但是,在内蒙古自治区,由于各个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以及所具备的财力和物力条件参差不齐,致使期刊的数字化发展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各大期刊在数字出版方面并未达成共识,各自的网站也没有实现学术的共建共享,更难以达到数字化复合出版的要求。

(二)内蒙古自治区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的趋势

1.数字化的发展促使学术期刊实现功能转型

内蒙古自治区的各大学术期刊均已加入各个大型的数据库平台当中,学术期刊不再仅仅是一个发表学术论文的平台,而是通过数字化的发展逐渐成长为一个学术资源和学术知识聚集和传播的平台,而读者也不再是单向地从期刊中获取信息,而是能够通过网络与编辑人员及其他读者进行交流和互动。

2.学术期刊将逐步转型为知识服务的终端

在未来数字化的发展中,内蒙古自治区的学术期刊也应当不再局限于将聚集的学术成果提供给作者,而是转变为利用大型数据库为公众提供数据和知识的服务。一方面,数字化期刊中的音频、视频都应当可以动态播放,使论文的形式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呈现出来;另一方面,数字化的出版形式不再受到传统纸质版篇幅的局限,作者可以将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研究方法、数据等全面地呈现给读者,使读者能够对文章的科学性有更为全面的理解和分析。

3.在数字化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学术期刊新的评价机制

今后,在数字化发展的环境下,网络的普及使用户的参与度和互动性加强,论文被下载、收藏、转发、推荐等可被计量的使用方式越来越多,诸如此类的使用行为可以被跟踪和统计,进而作为传统评价方式的补充,形成新的多维度、多指标的期刊和论文评价机制,这将对内蒙古自治区学术期刊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对内蒙古自治区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的思考

期刊数字化的发展使学术期刊的传播更加快捷,产生的影响力也更加广泛。因此,无论是对期刊的学术质量和编辑人员的职业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约请高质量稿件,打造优势特色栏目

文章的质量是期刊的生命,期刊的编辑应当在甄别自由来稿中优秀稿件的同时积极做好选题策划和组稿工作,主动向学界有影响力的学者约请稿件,获得优质稿源,以促进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栏目是展示刊物内容的重要形式,应当全面体现刊物的办刊宗旨和特色。内蒙古自治区的学术期刊应当立足于本地的科研优势,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栏目以提升各个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首先,应当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发挥本地优势学科带头人和各大科研机构的作用,创建特色栏目。其次,各大学术期刊可以利用新媒体的手段互通有无,共同合作,全面整合区内外最前沿、最有价值的学术成果,进而强化自身的办刊特色。

(二)加强期刊网站的建设,树立品牌形象,优化传播内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学术期刊的网站成为树立期刊品牌形象、提升刊物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窗口。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网站的建设,尽可能提升网站所包含的信息量,例如期刊的相关信息、刊物内容的数字化等,使网站能够为作者和读者提供全面的内容和服务,进而提升期刊的网络传播力。通过网站充分展现期刊的风格和特色,除发布文章内容之外,还可以增加学术动态、新闻等内容的发布。通过多种形式和路径,建立与相关网站和学术机构的交流,实现资源的互通共享,共同建立专业的学术论文发布平台和信息数据库,推进学术资源的传播,做好学术资源的保障[3]。

同时,网站的建设能够使读者通过网络可以共享期刊发表的内容。所以,学术期刊要突破传统的定位,实现数字化背景下的增值服务,在集结学术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专业化和品牌化的建设,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建设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出版平台,进一步提升期刊的传播力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要使学术期刊在传播过程中产生尽可能大的影响力,必须要通过扩大传播渠道和精细化运营不同类别的传播渠道来加以实现[4]。因此,充分利用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自媒体传播平台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学术成果推广方式。通过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将文章的内容高度凝练并予以发布,读者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获得信息和知识,因为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提高了阅读的频次;同时,在推送文章时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内容和形式,例如增加文章的背景介绍以及对文章核心内容的解读,使读者更易融入其中,从而提高文章的阅读量和转发量,进而提升刊物的影響力。

(四)实现学术期刊的OA出版,使优秀的学术成果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利用

目前,绝大部分的读者都是通过知网、维普等数据库下载论文,从而获取最新的学术成果,但是这些网站都会针对论文下载的行为收取一定的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术成果的传播,也不利于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力。而OA出版是让用户通过互联网免费获取并使用各类信息的一种开放式的传播方式,它可以将最新的学术成果提供给用户,实现学术成果广泛传播和自由流动,进而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同时也能够解决几大学术传播平台垄断版权的问题。

因此,内蒙古自治区的学术期刊也应当抓住机遇尽早实现OA出版,进而提升其在国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五)提高出版质量和人员素质,作为数字化服务平台的保障

在数字化的发展过程中,学术期刊内容的组织和发布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文章中所涉及的音频、视频等资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嵌入。因此,在数字出版当中,编辑人员不仅要对文章内容进行编辑和校对,同时还需要对附加的多媒体文件做一定的处理,这就对编辑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随着出版环境的变革,数字出版行业对编辑人员进行多媒体技术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可以约请多媒体融合出版业的技术性人才对期刊编辑人员进行培训,提升编辑人员的数字出版能力,打造一支专业背景深厚、业务能力过硬、熟悉新媒体技术的复合型编辑人才队伍。

四、结语

在现代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的学术期刊要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除了采用约请高质量的稿件、利用民族地域优势打造特色栏目等方式以外,利用现代的互联网和数字出版技术拓宽学术期刊的传播范围和传播途径,进而提升期刊在社会上和学术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是必要且可行的重要手段。诚然,内蒙古自治区的学术期刊在全国期刊界尚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其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配合,并进行不断的实践和创新,才能使内蒙古自治区的学术期刊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

之地。

参考文献:

[1]张立伟.完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科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新思路——以内蒙古地区为例[J].西部学刊,2017(12):82-84.

[2]肖晗,吕先竞,邓英,燕朝西,李秀燕,杨瑜.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机制探讨[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4):104-109.

[3]程维红,任胜利,路文如,严谨,王应宽,方梅.我国科技期刊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对策建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467-474.

[4]胡小洋,游俊,熊显长,江津,陈道德.基于新媒体技术和思维的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理论研究[J].编辑学报,2018,30(1):8-12.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媒体融合
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
新创办的学术期刊发展探讨
学术期刊出版供需均衡发展的路径分析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
总局首次开展学术期刊资质审核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