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志峰
摘要:插图是教科书的重要构成元素。依据马丁尼克和萨尔韦的图文关系理论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插图与文本的关系进行考察,发现该版语文教科书主要以体现插图内容与文本内容一致的“图从属文一详述图文”关系类型为主,其他不同类型的图文关系兼而有之。这些图文关系为教科书增加了新的语义和文化因素,丰富了文本的表意能力。而为因应核心素养的时代吁求,未来的教科书不仅应依据不同文本的体式设计插图,而且还应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特色。
关键词:语文教科书;插图;图文关系;功能
插图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一般是指附在书刊中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发挥艺术欣赏作用的图像。而教科书的插图多是指那些出现在封面、扉页、单元导语、正文、练习等部分,发挥装饰、补充和助学功能的图像。基于此,学界对插图的类型、特征、功能及其对学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其中,以教科书插图功能研究为多。如黄显华、霍秉坤提出教科书插图具有装饰性功能,表征性功能、组织性功能、理解性功能、转换性功能等功能。黄真金、周莉欣认为插图具有“唤醒”学生、提升审美水平、激发学生的想象、补充和解释课文内容的功能。研究者注意到了插图对学生知识获得、意义理解和情感態度和价值观形成的影响,但不足在于将插图置于导学系统(或称助读系统)的分类下进行考察,仅关注插图在教科书内容呈现和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导学”“助学”功能。近年来,教科书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将关注的焦点投向插图与文本关系的考察。如斯坦(Stein)在研究中发现,图片对促进学生写出更具逻辑性和连贯性的文本具有较好的作用;罗伊斯(Royce)在对教科书插图和文本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图、文之间构成的关系对学习者创造意义具有互补的作用。图文关系视角下的教科书插图研究极大地丰富了教科书研究的内容,深化和拓宽了我们对插图在教科书中价值的认知。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图文关系的有关理论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插图和文本的关系进行考察。
一、插图功能的嬗变:从工具性到媒介性
1.插图的工具性功能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选文是传承文化的重要媒介,插图无法肩负起这样的重任;在课程内容方面,阅读“文质兼美”的选文是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读图不应被纳入语文课程内容;在教科书设计方面,“选文”的增删问题是牵动社会神经的大事件,而插图的设计、选择在重要性上相去甚远;在教科书使用方面,不论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教的都应当是“文”而非“图”……在这种对立关系中,文字被视为具有线性特征,是精确性和稳定性的彰显;插图则具非线性特征,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插图要取得表意的合法地位与功能须在语言文字的审视和应允中被“赋予”。
2.插图的媒介性功能
(1)视觉文化赋予图像与文字同等地位
图文对立关系在媒介传播技术变革、视觉文化发展的影响下渐趋重构。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认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面对“视觉文化工业”的大肆逼近,视觉文化研究渐成气候,甚至要继“语言转向”之后开启“视觉转向”。在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世界被把握为图像”和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图像是人的“触觉的延展”等观点的引领下,视觉文化被当作一种进步的文化现象获得了学者的重新审视,对其在意义表达上的功能进行了挖掘;而尼古拉斯·米尔佐夫(Nicholas Mirzoeff)“视像化不能取代语言性的话语,但是可以使之更易理解,更便捷,也更为有效”的观点,更为理性地引领我们对图像与语言给予平等对待。
(2)插图媒介性功能的生成
对高度视觉性的图像具有与文字同等的表意功能和价值的认可,促成了教科书插图媒介性功能的生成。“媒介”最早见于《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这里的“媒介”指的是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是一种实体。而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认为媒介是积极、能动的,对信息、知识、内容具有强烈的反作用,其“决定着信息的清晰度和结构方式”;而“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论断,不仅使媒介赢得了与人相对独立的地位,同时将媒介对人的影响凸现了出来。据此,从外部形式看,如同作为符号的文字具有“能指”和“所指”的表意功能,插图也具有这样的功能,只不过后者是通过画面中不同的视觉元素与结构的不同安排,产生画面内容的“能指”与画者自我表达、作品文化承传和时代精神价值的“所指”。从心理过程来看,文字进入人类大脑的加工过程是对其“所指”的视觉再现,这时纯粹的视觉再现也包含着文本性:而“六书”中的“象形”即是将文字视为书写在纸面的可视的特殊符号,这时纯粹的文本也包含了视觉性。正如w.J.T.米歇尔所言:“从指涉、表达意图和在观者/听者身上发生效用的观点看,在文本和形象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语言可以介入描画,描画可以介入语言。”
这样,插图和文本二元对立的框架被否定,媒介的异质性在学习者那里被消解,插图成为在符号学意义上具有传情达意作用的一种“模态”(modal),其与文本组成在语义形式上相互交叠、在语用功能上相互协作的“多模态语篇”(multimodal discourse)。所谓多模态语篇即由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被视为具有交际功能和作用的符号所构成的广义的文本。这种文本对学生而言,具有加深其对文本意义的理解、促进深度学习与核心素养达成的价值。
二、研究设计
1.教科书插图分析的理论框架
基于多模态语篇的理论,图文间关系的探索获得了理论支撑。英国学者马丁尼克和萨尔韦(Martinec&Salway)认为图像与文本之间存在两种关系,即地位关系和逻辑语义关系,见图1:
地位关系是指图片与文本之间的相对地位,包括平等与不平等两种关系。平等关系就是图片与文本存在整体上的关联,具体包括图文独立和图文互补两种情况。图文独立是图和文均可以单独呈现且各自具有独立、完整的表意作用。图文互补是图与文相互依赖、相互修饰,一方需要另一方为其表意作用的发挥提供支持。不平等关系是图片和文本中的一者处于支配地位,另一者处于从属地位,包括图从属文和文从属图两种情况。
逻辑语义关系有两种主要类型:扩展和投射。扩展是指一种模态在内容上拓展了另一种模态,包括三种:详述、延展和增强。详述指一种模态为另一种模态提供了更加详细的描述,例如,图片与文本展示同一信息,但它们以不同的形式或方法进行呈现,或是一方通过提供更加具体的内容进一步扩展信息。延展指一种模态通过增加新的信息丰富另一种模态所表达的信息。增强是指一种模态通过地点、时间、目的或原因等情景信息增强另一种模态的形式。投射是以“对话泡”的形式将所要表达的言语和思想展现出来的一种图文结合的方式。
在图文间的这种地位关系和逻辑语义关系中,插图与文字的表意合法性被等而视之;同时,无论在平等或不平等的图文地位关系中,还是在详述或增强的逻辑语义关系中,插图以其独特的表意方式影响读者的认知和理解的作用被明确地显示了出来;再者,插图的媒介性功能并不排斥工具性功能的运行,甚至还要以工具性为凭借才能使得文化性得以彰显,否则,将从根本上动摇插图的合法性。
2.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统编版语文教科书七至九年级教科书的插图作为研究对象,各册教科书的版本及发行时间见表1:
3.编码规则
本研究以上述图文关系分类框架为依据,对六册语文教科书中的插图进行编码统计,编码表见表2:
4.信度分析
为保证编码的顺利开展,我们邀请了两位具有硕士学历、中级职称的初中语文教师参与编码工作。正式编码前,随机在三册教科书中各选择一个单元进行试编码;之后采取“背对背”的工作方式进行正式编码。编码后再进行信度检验。
基于研究相互认可的信度分析,相互认可度1=2*完全相同数/(与第二位编码者相同数+与第三位编码相同数)=2* 147/(171+166)=87.24%;同理,相互认可度2为92.45%,相互认可度3为93.93%。然后再计算平均认可度,平均认可度=(相互认可度1+相互认可度2+相互认可度3)/C2 3=(87.24%+92.45%+93.93%)/3=91.20%。故本研究的信度R1=3*平均认可度/(1+2*平均认可度)=96.88%。
基于研究者相互认可度的信度分析,研究者相互认可度=(相互认可度2+相互认可度3)/2=93.19%,故研究者的信度R2=2*研究者相互认可度/(1+研究者相互认可度)=96.47%。
综上,本研究的信度为96.88%,研究者的信度为96.47%。据此,本研究具有较好的信度。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六册语文教科书中共有各类插图200幅,它们在图文地位关系和逻辑语义关系方面的呈现情况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语文教科书中插图与文本在地位关系上以“图从属文”为主,占近半数,远超其他关系类型。就图文逻辑语义关系而言,“详述”类型以72%的比例占绝对优势。
由图文地位关系和图文逻辑语义关系构成的图文关系的二维矩阵见图2。在图2中,圆球越大表示该类图文关系类型在教科书中所占比例越高。通过各圆球之间的大小,可以看出各类图文关系的变化。从图中看出,统编版语文教科书中以“图从属文一举例”形式出现的插图最多,占34.5%;紧随其后的是“图文独立一说明”;而以其他图文类型存在的插图所占比例均不到10%,且彼此之间差距较大。
1.详述类图文关系分析
(1)在“图从属文一详述”中实现插图对文本内容的举例或说明
在“图从属文一详述”的图文关系中,插图不仅要与文本传达一致的信息(即详述),而且插图只对文本中部分内容构成语义言说,甚至插图是依据文本的语义绘制而成(即图从属文)。这种图文关系在语文教科书中以课文关键情节(场景)处的插图或单元导读页面的插图为代表。这类插图由“插图画家与编辑共同配合,认真研究文本,准确定位文本的主要信息,在经过艺术化的巧妙构思后,用有效的视觉语言来表现课文内容”。插图成为展现文本中众多场景内容的一个“例子”,同时又是在尊重原作原意的基础上以图像形式对文本内容进行的另一模态的“说明”,以期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如八(下)《社戏》一课的插图是在对“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篷”,“大家只能下了篙,比那正对戏台的神棚还要远”,“看见台上有一个黑的长胡子背上插着四张旗,捏着长枪,和一群赤膊的人正打仗”等文本内容整合的基础上绘制的。由于这样的插图既从属于文本,又是对文本的详述。图像在此发挥了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语言运用和理解文本主要信息的路标作用,使学生能“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单元导读页面的插图则是对单元主题或导语内容的概括性表达,与课文中的插图类似,都以具体的例子强化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认识。
(2)在“图文独立一详述”中促进学生在图文间开展互文性阅读
在“图文独立一详述”的图文关系中,插图内容并非以文本为依凭,图文独立的地位关系是图像与文字各自传递独立且互不干扰的信息。这种图文关系在语文教科书中最为普遍的例子是以实物照片作为插图。如八(上)《中国石拱桥》使用了“卢沟桥上的狮子”的图片、《苏州园林》使用了“拙政园秋色”和漏花窗的图片。这些图片经由教科书编者之手,与文本构成了彼此独立而又具有“举例”和“说明”作用的关系性存在,成为理解文本内容的教学资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多模态文本之间围绕同一内容进行互文性阅读,既注重了对语言文字的解码过程,又注重了插图中的信息对阅读所产生的影响。另一“图文独立一详述”类型图文关系的代表是作者的肖像。作者肖像与其名字一同出現不仅体现了对作者的尊重;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而言,作者的形象不再仅仅是文字符号,而有了视觉直观感受,可能因“晕轮效应”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发生改变。
2.延展类图文关系分析
(1)通过插图为文本增添中华传统文化的因素
语文教科书选用了体现诗文旨趣和意境的国画作品作为插图,在“图文独立”或“图从属文”等不同的图文地位关系中,营造文化氛围,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表现力和影响力。如八(上)《与朱元思书》一课,编者选用了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作为插图。在文本的生花妙笔与画作的水墨丹青之间,一文一图围绕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形成了不同的意义表达路径,使学生在文妙画美之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又如七(下)在《陋室铭》一文后选用了赵孟頫书《陋室铭》作为插图,在王安石《登飞来峰》一诗后选用了启功书《登飞来峰》作为插图。此时,这些书法作品已不再是诗文的文本再现;书法家创作时的运笔、结构、章法和气韵等成了这些插图的表意目的。这样,插图提供的新增意义丰富了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对中华文化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