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婷 彭洁莹
[摘要]具有先天优势的古村落邦塘村在现代社会中发展缓慢,受到城市经济的冲击,邦塘村发展规划中的弊病逐渐暴露。面对令人担忧的现状,对邦塘村的发展规划提出以“守变共存”为发展原则,从科学开发和创意规划两方面对邦塘村进行综合治理,同时通过借鉴优秀事例,对邦塘村规划发展中的细节不断完善。
[关键词]古村落;邦塘村;守变共存;规划发展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有着“天南重地”别称的雷州城,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广泛地吸收融匯了多种文化,各种文化在此相遇、碰撞、磨合,最终形成了独放异彩的雷州文化。一地文化的形成是该地居住者及其生存形式共同造成的结果,其最直接的体现便是该地的民风民俗和建筑样式。在雷州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作为雷州文化的直接反映者,雷州古村落彰显着雷州文化的独特魅力。雷州古村落有着历史气息浓郁,文化积淀深厚,人文脉络较完整等优点,而其中的佼佼者便是雷州邦塘村。
邦塘村被誉为“雷州第一村”,其存在时间较长,规模相对较大,聚落建筑形式独特,当地民风淳朴,重视教育。受地理位置影响,邦塘村受外界影响较小,传统的民风民俗在邦塘村得到了较完整的延续,因此人们可通过邦塘村窥视到一定历史时期内雷州城的社会风貌。然而这样一条蕴含人文和经济价值的古村落在雷州范围外却知者甚少,逐渐被人遗忘,这一现状实在是令人惋惜。究其原因,便是其未得到更深层次、更合理的发展。随着城市的钢筋水泥逐步向外蔓延,作为人们眼中“落后”的代表的古村落不断遭受着来自城市文明的冲击。在城市发展的影响下,农村人口不断流失,农村面貌也在发生改变,古村落正陷于危机边缘。若古村落想摆脱此种危机,就必须先面对并解决“守”与“变”的问题。
而所谓“守”即是守护已有的价值基础,坚守原有的传统风貌,保护已有的人文和自然环境。所谓“变”则指古村落不断改变自身,适应城市的需要、社会的发展。
1邦塘村的优势与危机
位于雷州白沙镇的邦塘村,古称奇石村,建村于明朝中期,自建村以来已有五百余年历史,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邦塘村分为南北两个自然村,南北两村坐落于缓坡之上,两村中部为土地肥沃的农田,农田与村落相交处共有五口古井、泉,古井、泉附近草木苍翠茂盛,长有古树,颇像陶渊明笔下“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细流”之景。邦塘村内部多处种植榕树,外围则广栽果树,树木高大,这有利于邦塘村抵御自然灾害的同时又使其形成了幽静如画般的自然环境。
邦塘村的先人们十分重视对后人的教育培养,仅清中期至清末期,邦塘村考取功名者就一百有余,加之邦塘村人对于宗族文化的传承的坚持,这使得邦塘村日益壮大的同时,族人又对村落有着深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不仅有利于宗族的壮大,更有利于邦塘古民居的兴建和保留。邦塘村内保留着大规模的明清古民居,古民居保存的完整性参差不齐,其中名人宅邸保存较完整也较为闻名。红砖、青石、彩瓦,它们不仅仅构造了一座座邦塘古民居,更在岁月长河中交织着邦塘的历史,见证着邦塘人的故事。
然而沧海桑田,世事变迁,邦塘古村的现状已大不如从前之光景。在社会发展的激流中,若无法向前,便是等于后退。邦塘村并非没有尝试过改变现状,追赶社会发展的步伐。2006年,邦塘村在政府的支持下,投入资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造村容村貌,建设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并发展特色农副产业,兴办“农家乐”,种植经济林等。一定程度上,邦塘村的经济有所发展,人们收入也有所提高,邦塘村的村容村貌也得到一定改善。但此种发展模式并不完全适合邦塘村,目前该村发展对邦塘村特有的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的好处并不大,而邦塘村特有的历史底蕴则恰恰是邦塘村经济发展中颇具价值且潜力巨大的地方。总体上说,自2006年邦塘村得到一定发展后,邦塘村的进一步发展进入停滞状态。如今,邦塘村与广东省其他古村落的发展相比仍处于劣势。相比于偏安一隅式的缓慢发展,邦塘村需要的是可持续的发展规划。如何对邦塘村进行深层次的高效的开发正沉重地压在当代邦塘人的肩上。
2邦塘村的现状分析
2006年后,邦塘村得到一定的发展,经济收益也在逐渐增加。但邦塘村无论是在知名度还是在发展速度上,远不及同等条件或基础条件更差的村落。邦塘村的“变”缺乏持续性,而“守”也逐渐陷入困境。
2.1特色建筑残破,新建筑无序兴建
邦塘村拥有一百多座古民居,这些古民居已存世上多年,它们经历过日晒雨淋,也熬过风吹霜打。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它们大多已变得残破不堪,靠着屋主粗糙的修补而立于土地之上。古民居中有幸运者,如居由轩,得政府拨款修复得以恢复昔日光彩。但绝大部分的古民居却仍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得不到良好的修缮。笔者主要走访的是古民居居多的邦塘南村。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南村的许多古民居已无人居住,处于荒废状态。古民居外部存在着瓦片掉落、外墙剥落、壁画褪色、围墙坍塌等问题,内部则堆放杂物、草木丛生,而古民居之间还有略显杂乱的电线。残破的古民居不仅令人心生惋惜,还会给游人带来不好的观感。
除古民居得不到良好维护外,邦塘村自古以来便有的巷门和民国建成的炮楼(碉楼)也日渐残破。如今邦塘村中有六条保存较好的巷道,而这六条以外的巷道则年久失修,巷门字迹脱落、建材掉落等是最寻常的问题。邦塘炮楼建于1923年,由邦塘村富户集资修建,主要用于抵御和抗击土匪,其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理应被合理地利用,打造成邦塘村的又一标志。但在走访中,笔者发现,邦塘炮楼外墙除了“邦塘炮楼”四个红底黄字外,还被悬挂了某农家乐的广告,更有甚者直接在炮楼外壁用喷漆涂画了小广告。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村落建筑显然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过去的数十年中,越来越多的现代建筑出现在邦塘村内。这些建筑多为楼梯房,外观设计单调,装修风格缺乏特色,与邦塘村的自然环境融合度较低。虽邦塘村古民居较为集中,但邦塘村现代建筑围绕在古民居周边,使得邦塘村总体的传统建筑美感遭到一定破坏。且随着人们收入的进一步增加,邦塘村必定会出现更多新式建筑,如何合理地规划新式建筑的兴建,平衡新式建筑和传统民居之间的关系,应成为邦塘村发展的重点关注的问题。
2.2年轻人口流失,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
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务农者有了更多的出路。在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下,农村中的年轻劳动力不再局限于在家务农,而是更多地选择了外出打工或经商。农村中的劳动力人口逐渐流失,留在农村中的多为老人或小孩。这是中国农村的普遍现状,邦塘村也不例外。邦塘村临近雷州市区,与公路相接,地理位置的便利使得更多的邦塘村人选择了外出闯荡。如今,邦塘村内老人较多,邦塘古民居内的住户更以无力搬往新建筑的老人为主,保护古民居的能力有限。主要劳动力缺乏,人口趋向老龄化,是影响邦塘村持续性发展的因素。
2.3村中污染情况增加,村容村貌有待改善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是支持古村落可持续发展、实现价值再创造的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由于设施的落后和人们发展的需要,邦塘村中存在着环境污染的情况。据资料显示,邦塘村的核心保护区中的民居缺乏独立的自来水系统和下水系统,村中的生活污水则全部经由暗渠直接汇集到村落中部的农田中,再由农田的沟渠排出。在这一过程中,村落的农田会受到生活污水的污染,同时,这也对村中的泉水水质安全产生威胁。因邦塘村靠近市区的地理位置及其林地养鸡业的发展,“邦塘烧鸡”逐渐形成品牌,农家乐也随之在邦塘村兴起。农家乐给当地村民带来一定经济收益的同时,对当地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当地农家乐缺乏统一管理,开设地点较散乱,且多为临时性的建筑,缺乏观赏性。农家乐产生的垃圾及废水较少得到妥善处理,易造成环境污染。特别是在临泉景观周边的农家乐,其产生的废水直接排进农田沟渠,对农田造成污染。
與环境污染问题同样值得注意的还有村容村貌整治问题。在走访过程中,笔者发现村中许多古民居存在着因年久失修而导致的外墙剥落、墙体坍塌等问题,而民居内部则有杂物堆积、杂草丛生的现象。这些存在问题的房屋通常只得到简单粗暴的修理或一直处于坍塌状态,这就使得邦塘村整体村容受到影响。邦塘村村道两旁还存在着乱扔垃圾的现象。生活垃圾混杂在路边的草木之间,不仅影响着村貌,难以降解的塑料垃圾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4传统文化失落,居民认同感减弱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它包含着不同时代下同一地域的风土人情,传承着同一地域的人对于自身文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然而,现代社会生活方式以及现代价值观念对于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冲击,越来越多有价值的传统文化如传统风俗、传统节日、民间工艺等,因多方面因素而湮灭于时代之中,也湮灭于当地人的心中。
自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以来,邦塘村村民在自身发展道路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耕工作之中。邦塘村村民或从商,或外出打工。在农耕社会中,对于人们有着重要意义的传统节日、风俗等也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的流动而被逐渐忽略。邦塘传统文化的失落,意味着村落凝聚力的基底动摇,人们心中对于邦塘村的归属感及认同感也在逐渐减弱。古村落凝聚力的缺乏,实际上会让古村落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支持力量,从而形成阻碍。对于如何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社会发展相融合,增强人们对自身村落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是古村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地方。
3打造更好的邦塘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邦塘村在未来发展方向上,应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产业。首先,邦塘村具备发展旅游观光的潜力。邦塘村毗邻县城,与207国道相距较近,两条主要入村道路为水泥路,利于车辆通行;村落布局具有特色,村中保存着井泉景观及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古民居;村中自古种植榕树,植被较多,环境怡人;2006年的新农村建设热潮中,拥有了一定的基础设施;村民大多数希望邦塘村得到更好的发展。其次,邦塘村发展旅游观光产业可带动现有产业的发展。如今邦塘村中种植业以种植黄皮树为主,养殖业以林间养鸡为主,并衍生了“邦塘烧鸡”这一品牌。发展旅游观光业不仅会提高黄皮和烧鸡在当地的销售量,还能在游客的口口相传中提高知名度。最后,发展旅游观光产业是最适合目前邦塘村发展的选择。邦塘村旅游观光业若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仅能使当地获得比发展第一、二产业外更大的经济收益,对于现阶段邦塘村存在的问题如古民居残破、农家乐无序发展、农田污染等起到缓和甚至解决的作用。在明确主要发展方向后,基于守变共存原则和邦塘村现状,为满足游客的需求,我们在邦塘村的价值再创造中需在不浪费其原有价值的基础上开拓新的价值,遵守科学开发、创意规划。
3.1科学开发,守护古村历史风味
3.1.1保护性开发特色建筑。邦塘村的特色建筑包括了古民居、巷道、炮楼(碉楼)和祠堂等。其中古色古香的古民居及巷道作为邦塘村的最大的亮点,是邦塘村旅游观光的重点,为此邦塘村应重视对古民居和巷道的修复、保护及宣传。对于现存的修复较好的古民居(如李光祖家宅)及街巷(如廉让间)等,应继续发挥其标志作用,将其作为宣传重点。同时对其进行进一步修缮,在装饰、布景等细节上突显古民居及巷道的典雅本色。在重点宣传的古民居及巷道中,除了在入口处设置简短明了的介绍牌外,还可在其中布置还原古人生活场景的空间,增加游客在游览中的趣味性,同时便于游客加深对景物的理解。在主要景点,可聘请熟悉当地建筑历史和特点的居民兼任讲解员和景点维护员,为游客讲解建筑构成要素(如古民居中的照壁、门楼、山墙等)和负责景点的日常维护。对于较为残破或无人管理的民居,由于此类型的古民居数量较多,当地可在与屋主进行商量后,先对古屋进行初步的清洁,清理院落及屋内的杂物。再根据房屋损毁程度将古民居分为优、中、劣三个等级。根据不同的等级安排先后修复顺序和房屋用途。对于三个等级的民居的修复皆需与屋主进行详细沟通后进行,修复过程中在保留建筑特色的同时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房屋的修复程度。对于邦塘炮楼,邦塘村应对其采取保护措施,严禁在炮楼上悬挂广告和乱涂乱画的行为。
3.1.2营造优美舒适的环境。随着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拥有着良好生态环境的乡村对于人们的吸引力也在逐步加强。邦塘村内部种植数目较多的古榕树,树木参天蔽日;村落外部则被经济林木环绕,植物郁郁葱葱。整体上而言,邦塘村环境清幽静谧,对游客有着一定的吸引力。所以在邦塘村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当地需保持邦塘村良好的自然环境,对村中绿化进行定期维护并动员当地居民和游客参与其中。
3.1.3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作为地域特色的体现,若能得到良好的传承和运用,定能为该地的发展提供力量。如今,每当元宵佳节,邦塘村内都会举办持续一整天的民俗活动。这不仅有利于村民加强自身对村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精彩的民俗活动还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邦塘村。但仅举行一年一度的闹元宵活动显然在邦塘村的发展中是略显单薄的。在条件允许下,当地可再选取一至两个传统节日作为重点宣传对象,举办相应的节日庆祝活动,根据节日传统设置不同活动环节,吸引村民及游客参与。
3.2创意规划,古村落变出新花样
3.2.1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针对目前邦塘村存在的污染问题以及为了应对因游客数量增加所带来的环境问题,邦塘村的原有的市政设施(如排污系统)必须加以改造和完善。为保持村中整洁,打造更美邦塘,村中应设置统一的垃圾投放点,在村道旁增设垃圾桶和公共厕所。为减低垃圾站对于周边居民的困扰,邦塘村可响应国家号召,尝试在村中试点推行垃圾分类,通过招标形式引进环保公司负责村中垃圾分类事宜,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和重要性,并对积极响应的家庭给予一定的物资鼓励。
邦塘村现有公共广场、邦塘文化大楼等供居民使用的休闲场所,但这些休闲场所细节设置尚未到位,如场地缺乏石凳、座椅等供居民聊天闲坐等设施。针对此种情况,当地可在向居民进行意见咨询后,根据居民的意见对其进行完善。而得到完善的公共场所也可更充分得利用起来,如在周末举办“百姓舞台”活动。
3.2.2创新规划农家乐。针对农家乐的无序分布和污染问题,邦塘村在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可出租指定地点给商家开设农家乐。此处开设的农家乐需接受统一的监督,以防止农家乐污染情况的发生。聚集在一起的农家乐不仅易于游客寻找,而且商场上的优胜劣汰也可以筛选掉劣等的农家乐,为邦塘村农家乐打造更好的口碑提供条件。
3.2.3打造情怀古村落。古老,既是古村落的劣势,也可以是古村落的优势。在城市生活节奏紧张、人们皆脚步匆匆的今天,古村落作为被时光遗忘的存在,是都市人越发追求的“净土”。在假期暂时抛下都市生活的喧嚣,去一个没有烦恼的地方,成为了城市居民间新的潮流,而临近城区、环境宜人的古村落则成为了人们的最佳选择。借着这股潮流,邦塘村可以以乡村情怀或复古情怀为主题,依托自身大量的古民居,开展民宿项目和主题商店引进项目。凭此吸引游客游览村落、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又可引进新的资本,从而吸引年轻人回乡发展,为乡村发展注入年轻血液。
3.2.4创意利用新媒体技术。在信息时代中,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较之于传统媒体有着更广泛的信息传播范围和更大的影响力。在邦塘村的创意规划中,新媒体作为具有极大优势的宣传平台,可被积极作用于邦塘村的宣传推广之中。在新媒体运营中成本较低又便于管理的项目便是开设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账号。邦塘村在开设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号后,可在这两个平台上上传邦塘村的相关信息,便于游客查询。而在日常的账号更新中,账号负责人可通过新媒体平台向大众分享邦塘村的活动,也可通过平台与游客进行交流,听取游客游玩邦塘村后的反馈意见。这种做法既可达到宣传目的的同时,对邦塘村旅游质量的进一步改善也有一定帮助。
除以上两个平台之外,微视频、微摄影等也是新媒体运营中受欢迎的项目。邦塘村可通过举办以邦塘古村为主题微视频大赛、微摄影大赛等,吸引艺术家前来采风,活跃古村落的文化艺术气息。
4邦塘村发展可借鉴事例
4.1珠海会同村——修旧如旧
会同村,号称“民国第一村”,村中不仅有中西合璧的建筑,且村中民居皆有两百年以上历史。在解放初期,会同村就因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生活条件,一度人气兴旺。
但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村民们逐渐搬离会同村。人员的流失不仅带走了会同村的烟火气,还给古屋留下了一番颓败之境。原本典雅、古朴的古民居因缺乏维护和管理,逐渐变成了破屋、危楼。经过村小组组长莫朝荣以及村民们的多方努力,以“老屋修复,修旧如旧”为主要方向,会同村中的许多古屋得到维护和改良。古屋不仅在外表上得到恢复,内部更融入了现代的元素。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会同祠的修复。修复后的会同祠除了承担原来的宗祠功能外,还成为了会同市民艺术中心,引进了阅潮书店,人们在此除了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以外,还能品尝到香醇的咖啡以及购买相关精品。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有不少村民重回会同村,或在此居住,或在此做餐饮、开民宿。如今,会同村还不定时地举办各种活动,如每年在区管委会牵头下,举办“会同艺术节”,打造自己的品牌,吸引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游玩,积累了一定的人气,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对会同村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邦塘村与会同村有着相似点,两者都曾为人丁兴旺的村落,皆在经济发展中受到冲击,村中皆拥有着数目较多的古民居,古民居皆较破旧但却拥有着一定的价值。会同村的发展模式是具有参考价值并且是可复制的,因此邦塘村在进行古屋修复与开发时,可借鉴会同村的经验,在修复古民居时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屋进行合理地修复及开发。利用邦塘古民居,去打造自己的品牌,同时当地政府也应给予邦塘村相关的帮助与支持,协助邦塘村举办特色活动。
4.2肇庆草鞋街——闹市中的复古情怀
肇庆草鞋街因从前居住于此的居民多以编织草鞋为生而得名,它位于肇庆市端州区的闹市之中,沿着宋城墙而建,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是肇庆保存较好的老街巷之一。改造前的草鞋街,是一条即将被现代社会遗忘的老街巷。它虽处闹市中,但知者甚少。巷道狭窄残破,基础设施缺乏,居民日渐减少等问题都集中于这一条约300m长的巷道之中。但在肇庆市旅游局的改造下,草鞋街成了肇庆市及周边地区市民春节期间的好去处。
肇庆市旅游局以草鞋街内的民居为载体,在春节期间还原了民国时期草鞋街的风貌。草鞋街内不仅出现了许多“民国店铺”,巷道中还增添了许多符合草鞋街特征的装饰和墙绘,还原了不同的生活场景。在一家民居内,还设置了展览馆,展出了一百多张肇庆的老照片,便于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了解肇庆的历史,以达到宣传的效果。自草鞋街进行复古改造后,春节期间草鞋街的人流量激增,游客在感受到浓浓的年味时,也找回了渐渐走远的乡愁。
肇庆草鞋街改造案例体现了在修复与开发现有资源的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充分挖掘和利用。虽然草鞋街的价值最大化是限于春节期间,但其中有着许多可取之处。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历史底蕴所占有的优势,重视街巷资源以及传统习俗的利用和发扬,从细节上突显古村落的内涵,契合人们心中的情怀,也正是邦塘村所需要做到的。
5结语
古村落并不等同于落后,在钢筋水泥充斥着城市的今天,拥有着绿水青山的古村落反而是珍贵的存在。珍贵又蕴含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更不该被社会轻易地抛弃。但同时古村落的“新生”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清楚地认识到每一条古村落的根本价值所在,让守变共存的原则取代古村落发展模式中的“一成不变”和“舍本逐末”,这样我们才会发挥到古村落最大的价值,实现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也才能为当地的人民带去最大的收益。邦塘村作为古村落的典型代表,若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规划,一定能有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王熙阳,雷州邦塘村聚落空间与建筑特色保护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6.
[2]林瀟,新村镇建设中古村落景观的保护与发展——以雷州市邦塘村为例[J].广东园林,2007(02):74-76.
[3]李子,何玉婷,刘羽彤,等.肇庆老街巷的保护与开发一一以端州区草鞋街为例[J].青年科学,2014(04):293-295.
[收稿日期]2020-05-27
[基金项目]广东海洋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810566116。2018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应用转型的探索与实践”(粤教高函[2018]180号)。
[作者简介]陈玉婷(1998-),女,广东肇庆人,本科在读;彭洁莹(1972-),女,广东揭西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和地方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