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研学游是振兴乡村的新动力,是旅游扶贫的新路径之一;同时乡村研学游是中小学乡土研学实践的最佳选择。襄阳城郊乡村研学游起步晚但发展快,市场虽然繁荣但是出于无序开发状态,因此建议一定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挖掘整合村落自身旅游、文化、生态优势资源,对接襄阳中小学研学教育市场,将乡村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农耕文化等方面的特色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不同主题的研学旅行示范点,策划设计具有个性化、特色化、多元化的研学旅游线路,精心打造研学旅游目的地品牌。
[关键词]乡村振兴;襄阳城郊;乡村研学;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乡村研學游是振兴乡村的新动力,是旅游扶贫的新路径之一;同时乡村研学游是中小学乡土研学实践的最佳选择。2014年8月国务院颁布的31号文件明确指出“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为各地区深入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襄阳2800年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十里青山秀美的自然风光,是研学旅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实践教育课程资源。近年来,襄阳研学旅游市场异常繁荣活跃,不仅襄阳各大景区都开发设计了各具特色的研学项目,襄阳城郊的各大乡村农家乐也纷纷自发开发设计了乡村研学项目,试图把发展乡村旅游和研学旅行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乡村旅游”和“研学旅行”共同发展的创新路子。
本课题聚焦襄阳乡村研学旅游项目开发现状,结合襄阳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实训要求,探索襄阳乡村研学旅游发展路径,提出培育襄阳乡村研学旅游精品宏观策略。
1襄阳城郊乡村研学旅游资源概况
根据襄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公布的2017年襄阳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公示名单显示,襄阳市备案在册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共有96个,其中襄阳城郊范围内一共29家。
经过课题组实证调查后发现,襄城区乡村旅游发展比樊城区好,共有15个乡村旅游示范景区,其次是襄州区有9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樊城区仅有有5个乡村旅游项目成为示范点。相对于原生态村落而言,这些乡村旅游示范点是经过政府验收,有一定乡村旅游经营和接待经验,多以生态园或家庭农场的形式出现,主要经营观赏、采摘、垂钓、农耕项目,初步具备乡村研学游服务接待能力,是发展乡村研学游最佳资源。
在襄阳城郊乡村旅游景点中,近期比较热门的乡村研学游目的地主要集中在襄城区城郊尹集乡区域,尹集乡基本形成了“春赏花、夏摘果、秋游园、冬观景”的四季旅游发展模式,成长为襄阳市襄城区农村休闲旅游观光的新景点。其中以桃花岭生态园、荷花湖生态园和襄阳福恩牡丹园三个乡村旅游景区发展势头最好。
2襄阳城郊乡村研学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存在的问题
襄阳研学旅游市场需求旺盛,走出校门、走进景区、走向田野去研学,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襄阳城郊很多乡村游、农家乐转型尝试发展研学游,开发了形式各异的研学项目、亲子活动,但是和景区研学内容深、形式多、规模大、影响广相比,城郊乡村研学游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问题。
2.1.1内容设计重娱乐性而轻教育性。襄阳古隆中、唐城、汉城三大知名研学游目的地,在研学产品开发上都重视与景区自身文化对接,相比之下,乡村研学游产品在内容设计上略显粗浅,同质化倾向严重,基本都是采摘、种树、赏花、摸鱼之类的活动,形式大于内容,娱乐性强而教育性不足,课程设置广度有余而深度不够,且整体课程主题定位不明确,缺乏特色和系统设计。
2.1.2服务接待配套设施不齐全。研学游一般都是学校组织的学生集体外出活动,非常考验景区的接待能力。而现阶段发展襄阳城郊乡村研学游景区多数是在原有乡村休闲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赏花采摘等核心景观不错,但是交通、食宿等生活服务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不足,景区没有专门的就餐区和操作区,只提供柴火、大铁锅和简易的操作台,学生就地取材,现做现吃,就餐环境比较简陋,普遍存在安全、卫生隐患。
2.1.3产品多而名品少。在襄阳城郊众多乡村生态园中,发展研学旅游比较有特色的是荷花湖生态园、福恩生态园和桃花岭生态园,这三个生态园都布局了研学项目,但是三个生态园的主营项目并不是研学游,而是发展成种植、加工、旅游观光、农家体验,其中荷花湖侧重于荷花系列产品种植、观光,桃花岭侧重于桃花系列产品的种植、观光,而福恩生态园则侧重于油用牡丹的种植、观光产业,虽然都成为了中小学实践教育基地,但是自主开发的研学项目雷同较多,都没有形成切合景区自身特色且能对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有一定科学教育意义的研学精品、名品,现有的乡村研学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不高。
2.2原因分析
2.2.1研学游开发设计者缺乏旅游专业知识。现阶段从事研学游的经营主体都是当地农民,多数都是自主创业,既没有旅游专业知识、不了解研学旅游市场规律;也不懂中小学教育教学规律、不理解研学游深刻内涵和意义。自主设计的研学游项目多数是复制网上已有项目,因此经常出现雷同、低端、同质化问题。同时因为缺乏旅游规划的专业知识,所以出现景区建设主体不鲜明、定位不准确、布局不合理一系列问题。
2.2.2乡村研学缺乏行业监管和指导。从2016年起全国研学旅游才正式进入高速发展期,襄阳的研学游市场是从2017年起才出现井喷式发展,但是“旅游委”没有规范乡村研学游接待服务流程,更没有构建统一、完备的乡村研学旅游接待服务标准;且行业专家对襄阳城郊乡村研学游关注、指导不足,导致襄阳乡村研学游处于自发发展状态,很多研学项目都是经营业主自由发挥设计,缺少统一规划设计。
2.2.3经营发展资金不足。现阶段制约襄阳城郊乡村研学游发展的另一大问题就是发展资金不足。据调查,现阶段发展态势较好的福恩牡丹生态园初期投资约5.2亿,2018年又投入近2亿元资金,专门打造福恩研学基地,先后建立拓展场地,研学教室,手工课堂,集体宿舍,自助餐厅,室内外舞台广场,萌宠乐园、房车露营基地等设施,才有了现在的规模。像福恩生态园这样财力雄厚的乡村研学游经营业主还是少数,广大乡村游经营业主正是因为贫困才选择开发乡村研学游来脱贫致富,发展资金不足成为制约襄阳城郊乡村研学游发展的重要问题。
3襄阳城郊乡村研学旅游开发宏观策略
结合现阶段襄阳城郊乡村研学游存在的问题,课题组提出了“借力扶贫东风、深挖本地乡土文化、细分研学需求、定向开发,打造专业化、个性化乡村研学游目的地”的乡村研学游开发策略,从人才培养、产品开发设计到景区服务管理各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意见,力争实现产品系统化、服务模块化、管理效应。
3.1借力文旅扶贫政策、助推襄阳城郊乡村研学发展
在人才培养方面:借助地方高校、行业力量,分批系统培训乡村研学游经营业主,提高他们的旅游经营能力和服务意识。
在开发资金方面:充分利用文旅精准扶贫政策,改变目前研学旅游发展无整体设计、各自为阵的状况,整合优化现有乡村旅游资源,将有发展价值和具有发展潜力的研学基地串点成线,扩大研学旅游规模,形成规模效应,主动吸引优质旅游资本投资,积极和鄂旅投等大型旅游文化企业合作,探索村落研学游整合开发新模式。
3.2精准定位、系统设计乡村研学实践课程
襄阳现阶段的城郊乡村研学游市场上产品丰富,但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为此课题组建议在开发乡村研学旅游时一方面要深入系统地挖掘乡村研学的景观意象和文化意象内涵,另一方面要将科普传播、实践教育理念有机融入乡土文化资源和研学旅行项目中,进一步提高乡土文化资源的附加值,突出研学课程的功能与特色,丰富和提高研学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层次。
首先要精准定位。建议精准定位研学旅游主题,同时精心谋划、塑造一批研学旅行品牌项目,探索发展个性突出、主题鲜明,多元特色的示范典型。
其次,要对接学校教学课程。研学产品设计要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目的,注重“游”“学”交融并举,让学生多层面、多维度地接触社会、参与体验,引导学生从旅行中发现探究问题,拓展他们学习成长空间。
最后,要开发课程套餐。建议采用“研学游+”形式根据各大中小学校研学教育需求,定向设计课程。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指导。另一方面要培养专门研学导师。
3.3加强乡村研学游行业监管,规范接待流程
乡村旅游由于成本较低,从业农民兼具了管理者和服务者的角色,这直接导致行业管理不够规范,接待水平和标准参差不齐。
因此,建议旅游发展委员会牵头,组织旅游行业专家实地评估、指导,对接教育部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标准,构建一套乡村研学游接待服务标准,以此规范乡村研学游接待服务流程、确实保证服务质量,优化乡村旅游质量,塑造乡村旅游良好的品牌形象。
总之,城郊乡村发展研学游一定要深入挖掘整合村落自身旅游、文化、生态优势资源,对接中小学研学教育市场,将乡村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农耕文化等方面的特色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不同主题的研学旅行示范点,设计具有个性化、特色化、多元化的研学旅游线路,精心打造研學旅游目的地品牌。
[参考文献]
[1]马希良.乡村小学开展研学旅行的落脚点[J].教学与管理,2017(11):6-7.
[2]江杰英,陈佳俊.丹霞山乡土文化研学课程开发研究[J].教育观察,2018(14):16-17.
[3]高红星,程婧,徐纯,等.乡村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思考——以温州永嘉县为例[J].标准实践,2018(1):21-29.
[收稿日期]2020-06-05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襄阳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校级重点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下襄阳城郊乡村研学游开发研究”(编号:XZZD180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曦(1982-),女,湖北襄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与旅游文化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