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霞
[摘要]目的 分析认知行为护理在青光眼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青光眼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认知护理,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和自护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心理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38/39),高于对照组的79.49%(3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青光眼手术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不仅可有效提升患者知识掌握度,也可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认知行为;青光眼;自我护理能力;认知水平
[中图分类号] R473.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20)9(a)-0250-03
[Abstract] Objective A total of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ognitive behavior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glaucoma surgery. Methods A total of 78 cases of glaucoma surgery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May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39) and observation group (n=39) according to random single and even number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gnitive nursing.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tw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cores of health knowledge, self-care responsibility, self-care skills and self-care effec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psychological statu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nursing (P>0.05). The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44% (38/39)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9.49% (31/39),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for glaucoma surgery patients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knowledge of patients, but also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patients, which ha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Cognitive behavior; Glaucoma; Self-care ability; Cognitive level
青光眼為视乳头萎缩、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特征性疾病,也为临床常见疾病,患者早期出现视力下降,眼睛疲劳等症状,严重甚至出现失明等问题,直接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该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和视神经供血异常、眼压异常提升有关,使患者视神经功能异常,极易致盲。现阶段主要为药物、手术治疗,但患病后多数患者出现恐惧和焦虑等情绪,不仅对疾病治疗产生影响,也会影响患者预后恢复效果。因此在疾病治疗时常以药物干预为主但辅助以基础性知识讲解护理,但患者知识掌握程度较低,并未起到良好效果。认知行为干预为提升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的重要护理方式,不仅可降低治疗风险,也可优化患者恢复效果[1]。现对两种干预方式的结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出现视力降低;②年龄<70岁;③患者符合青光眼診断标准[2];④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沟通障碍患者;②合并其他眼科疾病患者;③病历数据不全患者。对照组中,男11例,女28例;年龄27~65岁,平均(42.51±2.29)岁;先天性青光眼12例,继发性青光眼16例,原发性青光眼11例。观察组中,男13例,女26例;年龄26~66岁,平均(42.45±2.18)岁;先天性青光眼11例。继发性青光眼17例,原发性青光眼11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青光眼手术治疗,术后生命状况平稳后进行护理。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动接待患者,保证室内安静,病房环境整洁,时常进行通风,确保患者良好环境休息。患者会出现恐惧心理,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手术知识,讲解手术重要性和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治愈自信心。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患者按时用药。
观察组给予认知行为护理。①成立认知行为干预小组:成员需接受系统化认知干预培训,具备独立制定综合性行为干预方案,把握患者认知水平的能力,同时也有完善基础性理论知识。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了解其主要疑虑,评估患者认知行为。依据评估结果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每次干预时间至少50 min。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为患者介绍手术和护理中注意事项,促使患者缓解不良情绪。②心理干预:患者在治疗时出现抗拒心理,或由于视力衰退出现自卑情绪,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缓解不良情绪十分重要。和患者沟通需从专业角度进行疾病分析,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疾病认知观念。也可通过聊天、音乐等方式放松紧张心态及心理压力。可定期组织病友会,强化患者战胜疾病信心,形成良好心态。③健康教育:为患者知识普及时,所有疾病和治疗基础性知识可制定成告知手册,依据手册内容为患者普及,每次护理后提问,确保患者完全掌握。也依据护理要求监督患者的落实效果,主要从饮食、生活、心理、治疗方面进行监督。④饮食要求:患者多摄入水果、蔬菜,保持饮食清淡,促使肠胃蠕动,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减少油腻食物摄入。注意肠胃通畅,避免便秘时提升眼压。食物需以粗纤维和水果为主;⑤行为要求:患者禁止抽烟,为患者制定用眼计划,禁止过度用眼,避免眼部过度疲劳。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滴眼药水,当患者出现眼部不适立即复诊。叮嘱患者避免长时间低头,不良习惯可提升眼压。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以我院自制护理质量评分标准分析,从自护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责任感、自护效果评分,每项25分,评分越高能力越强。通过信效度分析,该评分量表各因子信效度系数均处于0.70~0.80。②分析两组心理状况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分析,总分100分,评分越高,心理状况越差,主要分析护理前和护理后评分。③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分析治疗后4个月状况。显效:患者术后眼压降低至6~21 mmHg;有效:术后眼压有所恢复,但未至正常水平;无效:患者治疗后和治疗前并无较大差异。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和自护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护理前后心理评分的比较
两组护理前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青光眼为眼科常见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典型视盘凹陷性萎缩、视野缩小,对患者的视觉功能造成影响。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引发失明,且不会逆转。患者确诊后需立即接受终身性治疗、随访[3-4]。现阶段对该病治疗方式为手术、激光或药物治疗。但由于技术、设备限制性条件较多,多数青光眼患者选择用药治疗。
患者临床主要问题时发现,多数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产生抗拒心理,对疾病也产生悲观情绪,使疾病治疗效果受到较大影响[5-7]。为改善此种情况,常规护理从用药和知识讲解入手,虽为患者营造良好治疗环境,适当进行心理安慰。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但由于护理方式局限性,且形成系统性个性护理。多数患者行为习惯并未纠正,甚至部分患者有接受度较低的问题。为提升患者干预效果,本研究从认知行为护理入手,通过对患者心理知识、行为干预有效提升患者整体干预效果。为确保护理方式有效性,先成立护理小组,主要目的为对护理方式整合,也对护理人员培训,确保所有成员可熟练掌握护理方式[8-10]。后为患者进行心理和知识掌握度评分,通过对患者状况分析,把握患者心理和认知状况,为护理打下基础[11-13]。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时,本次通过疾病分析和环境优化手段,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14-15]。患者通过听音乐的方式可放松情绪,也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分析,通过此种方式提升患者自信心。由于定期组织病友会,多数患者找到疾病共同话题,进而可对病情深入交流,有效提升正常交流能力。同时也为患者予以知识讲解,将干预将所有知识进行系统化归纳,依据手册普及,也对患者掌握度分析,依据患者掌握水平针对性强化教育。为有效提升预后效果,为患者进行行为干预,所有干预方式以知识讲解为基础,确保患者在学习知识可将其落实到自身行为上[16-17]。本研究结果显示,为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后自我护理技能评分有较大提升(P<0.05)。提示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更强。主要原因为由于学习效果更好,在护理人员监督下养成良好习惯,因此自我护理技能更高。对比不同干预方式下患者心理状况评分时发现,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更低(P<0.05)。主要原因为由于患者对疾病正确认识,同时不良情绪得以疏导,因此评分更低。比较两种不同干预方式下患者总有效率,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提示由于患者形成良好自我护理能力,出现问题后可立即解决,因此患者治疗效果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