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丽萍
公公过世后,婆婆孤身一人在乡下生活,老公高明不放心,把她接来和我们同住。可婆婆来了没多久,就打破了我们原来的生活模式。
一天吃完晚饭,婆婆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见客厅光线暗,我走过去打开了灯。我离开没一会儿,回来发现婆婆把灯又关上了。我提醒她:“妈,光线太暗,对眼睛不好。”婆婆扭头就是一句:“开灯不耗电吗?还有,你找工作这么长时间了,也没见你找到啊!”我忍不住回她:“妈,我的好意您不领情就算了,干吗挖苦我找不到工作?”婆婆大声嚷了起来:“我怎么就挖苦你了?”
高明赶紧过来对我说:“我妈说话就那样,她没那个意思,你习惯就好了。”边说边把我拉进卧室。我愤愤地想:婆婆这讲话方式也太得罪人了,看来我得找机会让她也感受一下。
一天,我在家做家务忙了一上午,没顾得上吃早饭,婆婆让我把锅里的粥吃了,我趁机学她:“妈,我为什么要吃?吃不完你就倒了。”这下婆婆不开心了,扯着嗓子质问我:“你说话怎么这么难听,你没吃早饭我才让你吃的。”我笑着说:“妈,我这可是跟您学的,您也知道难听了?”婆婆咂吧一下嘴,灰溜溜地走开了。
我以为之后婆婆会有所收敛,可她一如既往地“毒舌”,对孙子乐乐也不例外。有时,乐乐的铅笔刀不见了,或者作业本弄丢了,婆婆都会对他吼:“什么都弄丢,怎么不把自己弄丢,你爸妈钱多吗?”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形,乐乐总是噘着嘴问我,奶奶为什么总骂他。我无言以对。
渐渐地,我们有意避开婆婆,尽量不和她说话。时间久了,婆婆也意识到了,在家沉默了不少。
在家无趣,婆婆就和邻居老太太们一起聊天、买菜、打牌。可没多久,婆婆就把几个老太太得罪个遍。隔壁王奶奶买件新衣服拿给婆婆看,婆婆说:“这衣服也叫好看?还这么贵,你是什么眼光啊。”一天,她们一起打牌,婆婆一会儿说上家出牌太臭,一会儿说对家速度太慢。楼下脾气倔强的李奶奶直接在牌桌上翻脸,跟婆婆吵了起来。早有怨言的老太太们都没有帮婆婆说话,一群人就这么不欢而散。
没了朋友,婆婆整天在家里无精打采。一天,婆婆突然问我:“丽萍,我说话真那么让人讨厌吗?”我委婉地说:“妈,其实你没坏心,讲话有时不能太直接了,有时候你的本意是好的,但说话方式不合适,好话就变成了坏话。”婆婆苦着脸说,她也不知道怎样叫好的说话方式,怎样说话才算得体。看来我得教教婆婆。我灵机一动,说:“妈,以后让我来做您的翻译吧。”婆婆疑惑地问:“怎么翻译?”我说:“就是把您说的话按好的方式再说一遍,表达出您的本意。”婆婆点头答应了。
一个周末,乐乐看电视时间长了,婆婆走过去关了电视,吼道:“眼睛不要了?以后要变成瞎子了!”乐乐撇撇嘴,委屈得想要发脾气。我赶忙上前拍着他的肩膀说:“奶奶的意思是,看电视时间太长对视力不好,现在休息一下,过会儿再看。”乐乐的情绪这才缓和,问婆婆:“奶奶,是这样吗?”婆婆向我投来感激的目光,笑着说:“乐乐,你妈妈说得对,奶奶就是这个意思。”
晚上,婆婆偷偷对我说:“我说话乐乐不爱听,你一翻译,他立马就乐意听了。看来这说话方式还真的挺重要,下回我也试试。”
没多久,婆婆就尝到了好好说话的甜头。一天,看到婆婆在煮汤圆,乐乐对婆婆说:“奶奶,我不喜欢吃汤圆。”婆婆没好气地说:“挑三拣四,不吃拉倒!”乐乐被怼得大哭。婆婆一下子明白了自己说话不妥,急忙改了口:“乐乐,奶奶的意思是希望你不要挑食,因为营养均衡身体才能健康,奶奶是为你好。”乐乐这才破涕为笑。
后来,我又跟婆婆强调了好好说话的几个要点。慢慢地,婆婆终于领会了:说话前先在大脑里想3秒钟,觉得合适了再说;反话要正说,过于直接的话要缓和地说。
一天,我急着出门参加一个会,可配职业装的那双高跟鞋找不到了。婆婆见我翻了一地的鞋,叹了口气。我一看这情形,觉得婆婆已把好好说话模式忘到了九霄云外,就等着她对我的丢三落四开炮。没承想,婆婆卻缓缓地说:“你平时事情多,东西忘了放哪里也是难免的,我来帮你找。”说完,径直走向阳台的鞋柜,帮我找到了鞋子。我愣了一下才回过神:嘿,婆婆可算学会好好说话了。
改变了说话方式,婆婆和小区里的老太太们缓和了关系,她们一起逛超市,一起跳广场舞,其乐融融。其实好的说话习惯会给家庭带来好的氛围。如今,我们家已没了往日的争吵,一家人相处得非常和睦。
(摘自《妇女生活》2020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