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建筑测绘的教学与改革

2020-11-10 05:59汪兴毅刘红云
黄山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古民居祠堂徽州

汪兴毅,管 欣,刘红云

(安徽农业大学 林学与园林学院,安徽 合肥230036)

1 课程简介

《古建筑测绘》课程是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在完成《中国建筑史》理论课程之后,通过对实际建筑对象的前期资料搜集整理与后期现场调研测绘[1],综合运用《中国建筑史》、《工程测量》、《画法几何》、《阴影透视》、《建筑设计》、《计算机制图》等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深刻理解古建筑的空间布局、设计手法、工程做法及装饰特征,达到培养学生分析调研能力、建筑设计能力、建筑图表现能力的目标。该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不仅为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应变能力、知识技能的迁移能力、创新能力等提供了良机,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认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徽州古建筑,源于徽州。徽州是北宋宣和年间从唐的歙州改名而来,元为徽州路,明清为徽州府,下属歙、黟、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六县。徽州古建筑为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民居、祠堂、牌坊、书院、楼、台、亭、阁等建筑物。徽州古建筑虽为地域性建筑,却享誉中外,黟县西递村和宏村为世界文化遗产地,众多高校选取徽州古建筑为《古建筑测绘》课程的实测对象。

2 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适宜教材

目前,《古建筑测绘》[2、3]课程全国只有2 个版本的教材,但均立足于我国北方官式古建筑。徽州古建筑为古徽州地区的民间建筑,地域特征显著,其演变历史、选址、布局、形制、营造、装饰、人居环境等,与北方官式建筑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现行正式出版的教材,不宜作为徽州古建筑测绘课程的教材。

2.2 教学方法单一

普遍采用测绘现场指导的教学方法,即现场教学法,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徽州古建筑类型多样,有祠堂、民居、牌坊、亭台楼阁等,其中,民居和祠堂量大面广,依据其布局,又可细分为若干类型。学生测绘实习时,所测绘的建筑实体为某个单一类型,仅对此类建筑有所认识。无法从总体上对徽州古建筑进行认知,更无法在比较的基础上,对徽州古建筑进行深入分析和全面了解。

2.3 学生主动性较低

为了不影响正常的理论课教学,古建筑测绘实习一般安排在暑期进行。徽州古建筑从外立面看,粉墙黛瓦,高低错落,富有美感。但进行古建筑测绘时,需要进入建筑内部,这些古建筑往往多年没有打扫卫生,灰尘、蜘蛛网、蜂窝等甚多,且酷热、潮湿。部分房屋,由于常年缺乏维修,木构件变形、腐朽严重。测绘工作的展开、进程与管理会因此受到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工作效率也会受到很大的制约[4]。

3 编写实习指导书,讲授教学重点

3.1 编写实习指导书

3S技术、三维激光扫描、全站仪、数字摄影测量等新技术应用于古建筑测绘,可以提高测绘成果的精度和数字化水平,有利于古建筑保护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但是,从古建筑测绘课程教学来说,学生是初学者,并考虑到教学目的、成本、时间等,大多属于法式测绘。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中国建筑史》作为《古建筑测绘》最主要的前导课程,以北方官式建筑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选取徽州古建筑为古建筑测绘课程的实测对象时,编写徽州古建筑测绘指导书成为当务之急。

在大力建设新工科的背景下,依据《建筑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结合《古建筑测绘》课程的毕业生反馈调查,实习指导书要从修改教学大纲,明确课程目的和教学内容入手。实习指导书以徽州古建筑和测绘技术为主题,包括徽州概况、徽州传统村落、徽州古建筑的概念和形成因素、徽州古祠堂、徽州古民居、徽州古牌坊、古建筑测绘技术、测绘实例等内容。

3.2 教学重点

3.2.1 平面布局

以现存徽州古建筑中数量最多、最常见的古民居为教学重点,兼顾古祠堂、古牌坊等徽州古建筑。普通的徽州古民居,以平面规整的三合天井屋为基本规式(如图1),即正房为3 间两层楼,前两侧建廊,在侧面或正前方的墙上开设大门。正房前形成进深较浅的窄条形天井,具有采光、通风、排水、交通等功能。民居四周,围以高大的封火墙,墙体仅起维护作用[5]。徽州古民居与北京古民居的主要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徽州古民居与北京古民居的主要对比

图1 徽州古民居三合天井屋平面图

3.2.2 木构架

徽州古民居木构架有其地域特色,从学生入门着手,需要讲解木构件名称如图2所示。其中,许多木构件的名称,如房帖、木下引、楼行梁、楼板梁、楼板枋、挑头栅、楼行栅、櫊栅、穿枋等,在目前高校通用的《中国建筑史》[6]教材中没有此类名称;或即使有同样的名称,但概念不同。

图2 徽州古民居三合天井屋剖面图

3.2.3 地面、屋面、墙体

1.地面。结合古民居各部分的不同使用功能,采用相应的构造做法。通常,厅堂、廊为三合土,厢房为木地板,天井为石材。天井地面下,设有排水的暗道。

2.屋面。椽子上直接干摆小青瓦,无望板;或椽子上铺望板,再干摆小青瓦。而北方官式建筑在椽子上先铺望板,且在望板和瓦之间,增设苫背层。

3.墙体。古民居墙体起防火、围护、分隔空间等作用。地基上铺石墙基;上立竖砖,再砌空斗墙,每隔若干层空斗,平砌一或几皮砖,空斗内灌以碎砖、砂子、土等;外粉白垩。马头墙通常为鹊尾式、印斗式,坐吻式较少见。

4 教学改革

4.1 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徽州古建筑的特征,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形成“现场教学法+专题讲授法+参观教学法”,即教师在原有现场教学法的基础上,新增教学方法。一是专题讲授法,如围绕徽州古民居的测绘,举办“明清徽州古民居”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明清徽州古民居的平面类型、单元组合、天井、木构架、外围护墙、地面、基础、瓦作以及形成因素等的认知;二是参观教学法,如组织对黟县西递村敬爱堂、追慕堂等徽州古祠堂实例的参观,现场讲解明清徽州古祠堂的类型、空间构成、门楼、木构架、装修等,生动立体地展示徽州古祠堂的营造技艺。

在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增加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如通过预先录制的视频课程,厘清徽州古建筑与山水自然环境、村落演变、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4.2 学习徽匠精神,培养实践能力

以“古建三绝”(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为代表的徽州古建筑,是“徽匠精神”的物化。徽州工匠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独具匠心的思维方式,在新时代仍然是大学生应有的品质。

“徽匠精神”是徽州建筑不竭的文脉,既对《古建筑测绘》课程的教学具有现实的教育和指导意义,也是课程学习内容的重要方面。首先,结合古建筑实例,通过宣讲、指导阅读等方式,使学生认识、领悟“徽匠精神”。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知行合一、为人师表,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再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行为、测绘成果加以固化,形成学生的专业分析、协同创新、共识建构、与人沟通等实践能力。

5 结 语

通过《古建筑测绘》课程,学生直接接触徽州古建筑,认识、体验、发现建筑遗产;与之“对话”,感知前人的思想、理念、技艺;建立科学记录档案,展现古建筑的历史、艺术、科学、社会、生态价值,为运用中国智慧解决建筑与村落、人与自然等现实问题奠定基础,增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和能力。

猜你喜欢
古民居祠堂徽州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梁家祠堂史话
徽州人
古民居保护方法及举措
——以安徽蚌埠“湖上升明月”项目为例
数字摄影在地方古民居保护中的运用研究
张睿、郑家鑫陶艺石雕作品
祠堂,华夏山水间的独特风景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
走徽州
沈家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