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丽, 张竞琼
(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近代以来,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逐渐转向商品经济形态,民族服装工业随之兴起,尤其是衬衫业、时装业、西服业等形成了庞大的行业规模,并由此催生了近代服装行业组织。进入近代社会之前,王室与官员穿着的服装由政府供给,民众服装则主要由家庭女红的方式制作,二者均与市场无关;进入近代社会后,这两种形态日渐式微,被具备商业经济特征的近代服装业逐渐取代。相对中国传统服装行业来说,近代服装业需要服装业同业公会进行管理与协调。近代服装业同业公会的主要工作是维护本行业的利益及正常运转,并包括社会服务功能,如慈善公益、慈善教育等。
目前,针对服装行业慈善公益方面的研究暂未开展,与其相关的研究主要分为服装史和慈善事业两个方向。其中慈善事业如慈善史[1]、慈善文化[2]、慈善义演[3]等,虽涵盖慈善事业的类别、功能及现代转型等一些列问题,但尚未涉及服装行业同业公会的慈善公益事务。服装史方向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形制与纹样,未对服装行业组织的社会服务功能进行研究。文中以上海市档案馆馆藏相关档案文献等为研究对象,用“社会服务功能”这一概念,讨论近代上海服装行业同业公会作为一种法人团体所从事的慈善、公益活动[4],包括行业内部与行业外部两个方面。
近代同业公会由“行会”脱胎演化而来,近代服装业同业公会其相关行业主要包括西装业、时装业、衬衫业、成衣业、军装业、呢绒工厂业、绒线业等。服装行业同业公会的主要功能是维护行业利益,促进行业发展,如合理定价、开拓市场、监督产品质量、核定产品价格、处理劳资争议、提倡国货等。此外,慈善公益与慈善教育也是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中外历史,行业组织是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普遍存在的经济组织。服装行业同业公会在近代这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发展壮大起来,是基于对“行会”的传承。其作为传统公馆会所的历史继承者,一方面继承了行会本身的互帮互助传统;另一方面又加入了西方的慈善思想成分,使上海服装业的社会服务功能更加凸显,促进了行业与社会的发展,开启了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
在国内,慈善救助历史悠久,商汤时期实行的“饥者食之,寒者衣之,不资者振之”的救济举措,可视为中国古代慈善救助事业的开始[5]。至明末清初,慈善救助事业逐渐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民间社会主持的慈善公益活动趋于兴盛,善堂善会的数量迅速增加,种类繁多,慈善活动内容也较为丰富。至晚清,随着“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国人也逐渐开始认识和反思传统慈善事业的不足,使中国的慈善公益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养并重”是其表现方式之一,这不仅是单纯的救助,而且是在保障救助对象基本生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使其成为有用的人。
服装行业相关同业公会的社会服务功能,在延续会馆公所互助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近代中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上海是民国时期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工商业者参与慈善最活跃的地区,即工商业者成为慈善事业的主力[6],其中包括服装行业同业公会组织。服装业相关同业公会将财富投入到教育、济贫、医疗等慈善事业中,体现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推动了社会服务事业的发展。
近代上海服装行业相关同业公会的社会服务功能主要可以分为慈善公益和慈善教育。慈善公益解决了现实的国难等问题,即改变了被救助对象的基本生活;慈善教育改变了被救助对象的精神面貌,使其得到了知识或技能,获得改变自身状况的能力。
早在20世纪初,上海就被称为中国慈善中心。1907年10月5日的《时报》就有“慈善事业之发达,独盛于上海”之说。1919年申报有“沪上为慈善渊薮”、上海是“全国慈善事业之枢纽”的评论[7]。与此同时,上海服装行业相关同业公会在慈善公益事业方面也在不断增加投入。具体又分为个人捐赠和单位捐赠两部分。
2.1.1个人捐赠 个人捐赠即个人将金钱捐赠给其他人或单位团体的行为。如1948年12月,衬衫工业同业公会会长傅良骏为上海防痨协会1949年工作经费捐赠500元金圆。此事经过简述如下:1948年12月,上海防痨协会发文衬衫工业同业公会,募集防痨协会经费:“此次中国防痨协会及上海防痨分会参照欧美各国防痨之方法为筹募三十八年度工作之经费总数金圆一百五十万元”,募得款项“可送交新华金城雨银行总处及分支机构收存”[8],傅良骏先生带头为上海防痨协会捐赠500元金圆。由于法币陷于崩溃,1948年8月19日国民政府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规定自即日起以金圆为本位币[9]。因此,傅良俊的捐款即为金圆券,根据《申报》上的黄金兑换价格,约合黄金0.5两。
图1 新年防痨章义卖券Fig.1 New year's anti-tuberculosis bazaar voucher
2.1.2单位捐赠 单位捐赠即单位将金钱捐赠给其他人或单位团体的行为,主要分为各会员厂分摊救济、医疗资助等方式。在此基础上可划分为两个方面:对内,即对行会成员的福利;对外,即对行会所在城市所做出的慈善公益。
1)对内。对内部员工的福利主要是由会员厂(或公司)单位统一支出,捐赠钱或奖品等,其主要来源于会员厂(或公司)的利润。表1[10]是从资方的角度所做的收支表。由表1可以看出,店方对内部工人即工友饭食耗贴(4人)和学徒饭食(生活费)10 d的福利分别为3 600万元金圆和1 500万元金圆,两者合计占支出项目的37%。可见,衣商业公会的店方对工人的饭食具有较高的补助,说明其内部员工福利较好,注重改善职工生活。
表1 1949年1月份上旬(10日止)中式成衣业收支情况Tab.1 Income and expenditure statement of Chinese clothing industry in the first period of January 1949 (ten days only)
2)对外。①店家所出捐费。如表1所示,从资方角度所做的收支可以看出,衣商业公会的资方亦为工人进行各项捐款,占支出项目的0.22%,尽管占总支出项目的比例很小,但从10 d的捐款数据来看,累计下来仍是一笔不小的金额。可见店家为员工在慈善公益方面所做出的贡献。② 会员厂捐款。1948年7月,上海市衬衫工业同业公会下属新光等23家衬衫厂的应摊救济特捐数目与各会员厂分摊比例为:“兹经专人五次常务理事会议之。决以卄亿(卄亿为法币,根据《申报》上的黄金兑换价格,约合黄金105.49两)之捐款,就获得外汇之各会员厂比例分摊,查贵会员于每四季所得外汇今为美金0元0角0分。分揭比率标计应摊特捐国币0元”[8]。
据此可知,当时会员厂的捐款分为两种情况:①不缴费,即会员厂无外汇,赚钱较少,因此不需要缴费;②需要缴费,即会员厂有外汇,赚钱较多,就必须按比率进行分摊缴费。从这种方式可知,捐款并不一定是会员厂自觉支付,而是带有强制性的分摊。以上海市衬衫工业同业公会下属23家工厂分摊救济特捐名册为例(见表2[10])可以看出,捐款较多者为经济实力较强的大厂,捐款较少者为经济实力较弱的小厂,实际上就是根据工厂利润分摊捐款,是国民党政权苛捐杂税的一部分。
表2 上海市衬衫工业同业公会会员工厂分摊救济特捐名册Tab.2 The special contributions for shared relief of member factories of Shanghai shirt industry guild
3)医疗资助。在近代中国,痨病(即肺结核)猖獗,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处于各类疾病榜首[11],痨病的防治成为医学界日益关注的问题。医学界有识之士和爱国人士意识到痨病对民族健康的严重危害,而后成立了中国防痨协会。该会本身是一个具有慈善性质的民间团体[12]。
1947年12月,中国防痨协会与上海当地政府共同促成以义卖“防痨章”的方式扩大防痨影响,募集防痨经费。同年12月2日,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举行义卖开幕典礼,鼓励市民踊跃认购。市长购买第一张防痨章,以示提倡[12]。上海市衬衫工业同业公会随之为上海防痨协会随函计附支票500元金圆,另附7张500元防痨券,体现了上海衬衫工业广大同仁对防痨严重性、迫切性的关注,展现了他们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对中国防痨事业的支持。这表明,上海市服装业同业公会在服务民众、造福社会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对近代中国以慈善方式进行医疗救助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2.2.1工厂补习教育 1932年12月,国民政府在《修正工厂法》中有涉及到工厂对工人教育的描述。《修正工厂法》第36条规定:“工厂对于童工及学徒,应使受补习教育,并负担其费用之全部,其补习教育之时间,每星期至少须有十小时,对于其他失学工人,亦当酌量补助其教育。前项补习教育之时间,须在工作时间以外”[13]。按此规定,上海服装行业相关同业公会下属工厂开始积极组织员工的补习教育。主要特点是:①在工作时间之外;②由工厂负担相关教育费用,同时对每周学习时间也有明确规定,由此可见服装业相关同业公会对于员工教育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
《修正工厂法》第61条又规定:“学徒于习艺期间之膳宿、医药费,均由工厂负担之,并应酌给相当之津贴,前项津贴由主管官署酌量各该地方情形及工厂经济状况,拟定标准,呈请实业部核定之”[13]。学徒在食宿、医疗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福利待遇,而此项支出也是由厂方承担。但第62条也明确提出了对学徒的约束,即学徒于习艺期间,“除有不得已事故外,不得中途离厂。如未得工厂同意而离厂者,学徒或其法定代理人应偿还学徒在厂时之膳宿医药费”[13]。为学徒提供膳宿与医疗保障,并付给一定的补助津贴,体现出服装业同业公会在本行业人才培养方面是不遗余力的。同时对于擅自离岗者的索赔追偿措施,也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2.2“学校制”教育方式 上海市西服业同业公会作为一个经营西服业的资方组织,以维持和增进同业利益及矫正弊害为宗旨。除此之外,其还采取多种形式培养人才。红帮裁缝的“学校制”职业教育便得到了上海市西服业同业公会的关注和支持,西服业同业公会直接筹办技训班、西服裁剪学院、西服工艺职业学校。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随着“红帮裁缝”群体的扩大,店铺规模扩展,西服行业中传统的带徒传艺模式已无法满足整个行业对西服从业人员的需求,于是便出现了“学校制”的教育方式,成批培养人才。“红帮裁缝”的“学校制”职业教育分为3个阶段:①抗战前的夜校、商业补习学校和裁剪训练班;②抗战中的裁剪学院;③抗战胜利后的西服工艺职业技术学校。这3个阶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也是从初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14]。更重要的是,学校为减轻学生负担而宽筹学费,以帮助更多学生获得补习的机会[14]。可见,上海市西服业同业公会作为一个行业组织,不仅开展了价格协调、质量管理等常规工作,还十分重视员工的专业技术培养,在此过程中尽量减少学费甚至免费,体现了一定公益性质。这种职业教育模式,不仅解决了工人物质与精神层面的贫瘠,还增进了西服工人的知识技能,对本行业人才的培养及社会服务作出了较大贡献。
整体来看,随着近代服装业店铺规模的不断扩展,服装业同业公会施行的慈善教育一方面改变过去师徒“一对一”的培养方式,极大地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规模化地培养大批专业人才,满足服装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提升服装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满足服装行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从而使服装技术和服装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对振兴服装行业、满足行业需求以及促进整个服装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除慈善公益与慈善教育外,服装业同业公会的社会服务功能还有慈善义演。大多公司(或商家)出资赞助展演活动或是热心社会公益,是为达到社会推广的目的,并且很多时候这两种形式是并存的。
如时装业同业公会下的鸿翔公司,于1934年在百乐门舞厅举行时装表演宴舞大会,其性质是一场典型的集公益、商业、文化传播于一体的时装表演。该活动是为了筹募吴兴福音医院经费所举办[15],由鸿翔公司特制大批服装专供表演之用,参加展演者均是沪上名媛、明星。此外,1934年在上海国货公司新装部举行特制国货时装表演,服装原料由龙翔绸厂、上海印花绸庄等出品,丝袜为环球织造厂供给的金山牌纯丝袜[16]。此次时装表演的产品由民族工业企业提供,旨在宣扬国货。由于当时处于西洋舶来品与中国民族工业对抗的背景下,提倡国货可以扶持中国民族工业与促进民族工业经济的发展,为民众提供就业岗位,使国民经济和民众生活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因此宣扬国货具有公益性质。
时装表演大会通过门票和现场募捐的方式获得善款,来协助解决贫民温饱问题或营造福利机构。上海国货公司则通过时装表演的方式宣扬国货,提升与西洋舶来品的竞争力,从而促进民族工业发展。由此可见,慈善义演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对时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为国家缓解了医疗、济贫等问题,改善被救助对象的生存状态,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另一方面为企业树立了正面形象,改变过去人们对商家“唯利是图”的印象,在市场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从而达到社会推广的目的,促进了行业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服装业同业公会下的服装公司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活动能力,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这对提升与维护服装组织的信任度、对服装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代上海服装行业相关同业公会的社会服务功能包括慈善公益和慈善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推动社会进步。与此同时,企业会将所得部分利润反馈到社会,使财富得到重新分配,而慈善是财富重新分配的一种方式[17],这种方式是近代中国文明的一种进步,对于缩小分配差距具有重要意义。近代上海服装行业同业公会社会服务功能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3方面。
1)经费来源更加多元。近代上海服装行业相关同业公会自身的经费来源主要为行会成员的入会费。《工商同业公会法施行细则》第14条有“公会经费由会员分担”[13]。除此之外,其经费来源还有个人与单位的捐赠。这些会费、个人捐赠、单位捐赠的其中一部分加上认购“防痨章”、出售时装表演门票等其他临时性所得,将用于慈善公益事业,比如对内为员工提供福利、提供教育补助;对外为防痨救灾等社会公益活动提供资助。
2)走向制度化、常规化。1932年颁行《修正工厂法》,规定了师徒双方的权益,即二者各自享有的权力及应尽的义务。与传统的师徒关系相比,该法令强化了学徒的权益,除提供食宿与医疗等福利待遇外,还规定了 “工厂对学徒在学习期内,须职业传授人尽力传授学徒契约所规定职业上之技术”[13],即师傅(或传授人)的教学须有规范性与制度化,保障学徒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权益。此外,据1949年1月份上旬(10日止)中式成衣业收支表[10]支出项目可见,各项捐费10天为30万元金圆,看起来占比较小,但按年度来计算,其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从中可见资方为工人支出各项捐费已成常态,定期捐款已常规化。
3)重视医疗救助。近代中国各地饱受战乱,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身体健康无法得到保障,当遇到医疗技术无法攻克的传染病如痨病时,不仅需要政府与医院的力量,还需要其他组织包括服装业同业组织的力量共同克服,如服装各业个人与单位的捐款,资方为工人支出的定期常规化捐款等。
上海服装行业相关同业公会的慈善公益活动是近代上海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近代上海服装企业的社会服务功能。其主要内容包括慈善捐款、员工福利、医疗救助、慈善教育与慈善义演,其主要方式为个人赞助、单位集体资助或认购等,呈现出多元化和常规化态势。近代上海服装行业相关同业公会的慈善公益活动及其社会服务功能,扩大了传统慈善活动的内容和范围,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缓解社会矛盾、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作用;为服装行业同业公会下的服装企业(公司)树立积极正面印象,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有利于服装产业的发展,为以后相关社会服务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