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廉吏兰第锡

2020-11-09 01:41潘春华
文史月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治河乾隆

潘春华

山西省地图院国内首创廉政文化地图

兰第锡,字宠章,号素亭,雍正十年(1732年)生于山西吉州(今吉县)兰村一个书香家庭,深造于“晋阳书院”,我国清代著名的治水专家。兰第锡兄弟三人,他是老三。其父兰升庵因家境贫困,无力深造,而就教于郭村、霖雨等村塾学馆,以有限的“馆谷”维持全家人的生活。

兰第锡自幼聪慧好学,从7岁开始就跟随父亲在私塾学习。父亲对他的课业非常严格,循循善诱,谆谆教诲;兰第锡颖悟好学,勤奋刻苦,力学不怠,课业日进。他13岁中秀才,17岁赴省应试,文词皆优,由学台拨送于“晋阳书院”,19岁中“庚午科”举人。22岁时兰第锡出任山西凤台(今晋城)教諭,从此他开始了整整44年的官场生涯。

任教谕六年中,兰第锡坚持“三不”,即不赴宴、不纳礼、不干预公事。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晋升直隶阜城知县,他明察暗访,革去陋俗积弊,废除苛捐杂税,力赈灾民,一时政通人和,物阜民安,深为总督方敏悫所赞赏。遂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举荐治河,调任永清县知县。时值匪患蔓延,剽掠村落,乡鄙不宁。兰第锡获悉匪徒聚落,夜发吏卒,率先入穴,擒盗魁郑六,并究出同伙尹十王、大秃子等,盗风顿息。同时,牒请加赈灾民,并自设粥棚于路,救活饥民万千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飞蝗入境,残伤田禾,他想百姓之所想,急速下令灭虫,并身先士卒,带领县府官员和壮士,分赴乡镇,带领群众扑打,全力灭蝗,保护禾苗。在此期间,劝民大兴水利,革除积弊,百业日盛。后赴调京畿大兴县,旋升任永定河北岸同知。在赶办修堤工程中,身先士卒,以堤为家,出色地完成六号漫口顺洪工程,控制了洪水泛滥。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知岳阳府。

据《山西治水千古人物》记载,兰第锡自任永定河北岸同知之日起,在以后的近20年时间里,完全与河水打交道,将全部心血倾注到黄河的治理利用和防洪抢险救灾工程上,治河防患,屡建功绩。

在兰第锡任河督期间,正是处在社会吏治败坏、贪污成风的背景之下。然而他却能在这种环境中不同流合污,“生平在公,自甘淡泊,惟整饬庶务,爱惜民生为念。凡衙门旧有陋规,食物官价,悉革除之”。他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布衣布衫,并不忘家乡百姓疾苦,向吉州捐银。平时修防,不辞劳苦,防所至勤。由于他能吃苦耐劳,不畏艰险,“身先表率”,故能“上协庙谟”,乾隆皇帝特制诗章云:“永定分司久,素知慎且勤,河东擢开府,川奠冀成勋。初任原仅念,所为果出群。益当志敏黾,副望俾予欣。”以奖其功。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兰第锡调任江南河道总督,凡要工险地必亲临督率,每遇京察,名列一等。在此期间,他总结出沿岸栽树固堤,堤外筑防护堤的经验,实行河堤分界栽树,严禁近堤取土。至冬末凌汛,春初桃汛,倡导昼夜巡逻,派专人移居堤顶,等等。这些作法,至今仍有可取之处。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他为便于巡防,奏请把总督府由淮安移驻清江浦,改建衙署。嘉庆元年(1796年)农历八月十三他应召入京,参加为七十老臣和社会名流特设的“千叟宴”。 皇上为奖其功绩,特赐黄辫荷包。

兰第锡在长期治河的实践过程中,颇重视调查研究,虚心听取各方的意见,“遇事虚表咨访,择而后行”。正因为他不专断独行,所以在重大的施工过程中没有出现过失误。兰第锡治河防患,屡建功绩,特旨升署河东道总督。时当黄流横溢,河防紧急,昼夜策划,得以治理。

兰第锡一生为人耿直,生活俭朴,勤奋爱民。数任河官,随伺仅一二旧仆。为政期间,其继母讣至,乃念公务在身,没有擅离职守奔葬。后来升任江西吉南赣宁兵备道。上任不久,其父讣至,亦坚守岗位没有归里料理丧事。

兰第锡因勤政治河,积劳成疾,于嘉庆四年(1799年)十二月病逝总督任上。兰第锡过世后,朝廷拨款建牌坛(吉县原过街楼牌坊),御书“勤慎廉洁,川奠成勋”八个大字。同年,一些嫌怨官吏诬奏,兰第锡在任期间,治水不力,水溢损田,应罚银二十万两,赔偿受害者。皇上令山西巡抚伯麟调查。伯麟察兰第锡生活俭朴,为官多年,原籍田产总值140余两(银),几乎没有什么家产。上愈加赞叹,又奖“清慎”二字。

兰第锡生平著有《黄河工程文册》《治河摘抄》《永定河志》《吉州考》与《河渠纪闻序》等书。《清史稿》所记七名治河官吏,其中对兰第锡记有“以廉洁著”的赞语。

猜你喜欢
治河乾隆
在尧治河酒业首届“诗酒交响”论坛上的致辞
清代钦差大臣巡视治河工程原因探析
想要退休非易事
这样的乾隆你想不到
黄河治河方略的发展与实践
纪晓岚戏乾隆
乾隆:当最牛点评师都是被逼的
魏源应对河患的治理思想及现代启示
用系统思想指导治河实践
老翁妙对戏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