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观:出生于山西绛县的状元公

2020-11-09 01:41韩生泉范红霞
文史月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状元

韩生泉 范红霞

“状元”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后经皇帝殿试钦点的第一名进士,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我们都知道宋朝的文学十分发达,诗、词、散文都有着伟大的成就。唐宋八大家中,就有六名是宋朝人士。苏轼的散文曾被当成科举的范文。说到科举,宋朝的科举要比唐朝更加严格,几乎杜绝了任何形式的行弊。在宋朝考出来的状元肯定是全国学者中的佼佼者。据有关资料显示,北宋225年中共录取状元69位,由于宋的都城在开封,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故河南录取的状元较多外,山西当时录取的状元占3名之多,远远高于其他省份。这三人中有山西朔州的安德裕(己巳科),汾阳的王嗣宗(乙亥科)和绛县的张观(甲寅科)。

张观画像

张观(985—1050)字思正,绛县范柴村人。生于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卒于宋仁宗皇佑二年(1050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甲寅科状元。

张观,少谨愿好学,中服勤辞学科,擢为第一。性安静闲散,持廉少欲,遇事从容审慎,从无过举。宋真宗年代入仕,历任秘书郎、太常丞、右司谏、翰林学士、左司郎中等职,官至同知枢密院事、吏部侍郎兼御史中丞。并先后知杭州、孟州、相州、澶州、郓州、应天、河南、许州等地。自言:为官以来,常持“勤谨和缓”四字。

初,授张观为解州通判,因盐池吏受挫降为通判,遂改任秘书省秘书郎。

天圣元年(1023年),宋仁宗赵祯即位,迁张观为太常丞,后擢升為右正言,于史馆当值;任三司度支判官,同修起居注;改任右司谏,起草诏令并兼职于登闻检院;出任杭州知府。返京,就职于国子监,代理开封府事务;转为翰林学士,主持审官院;任左司郎中,以给事中代理御史中丞。

时陨石、地震、冬雷等灾异屡屡出现,赵祯诏命诸臣直言,垂询政见。张观遂进谏:“丞平日久,政宽法慢,用度渐侈,风俗渐薄,以致实异”,因而提出“四事”:“一曰知人,二曰严禁,三曰尚质,四曰节用”,建议:严格选拔任用官掾,树立勤政之风;严明律令法纪,安定社会;淳化风习,革除陋习;节支费用,杜绝靡费。不久,河北水患严重,张观上疏“条七事”,议谏朝廷迅速减轻灾害恢复生产;疏导积水,扩大种植;缓交租赋,暂减负担;宽刑轻罚,减少滞狱,收逃报私田,交灾民耕种,停徭役,以救灾恢复生产为当务之急;止摊派,以利于灾区休养生息;鼓励商贩到灾区行商,以减缓粮物短缺。

张观古籍影印件

不久,张观拜同知枢密院事。康定元年(1040年),宋兵与西夏交战,连战皆败。枢密院拟以乡兵出征,然久议不决,贻误战事。仁宗赵祯大怒,与知枢密院事王鬷、同知枢密院事陈执中同日罢坐。又以资政殿学士尚书、礼部侍郎出任相州(今河北临漳县)。迁澶州(今河南汉阳)知府。逢大水,堤坝、桥梁俱毁,众民恐慌,属员劝张观转北原避水,张观正色道:“太守独去,如州民何?”亲率吏役州民修堤护坝,直至水退。转知郓州(今山东郓城县)。郓州濒海,旧法严禁民间煮盐,食盐均远自安邑。张观上疏朝廷“利之所在,百姓趋之,虽日杀计于市,恐不能禁”,议谏朝廷缓驰盐禁,以便于民。同时,张观还宽刑减狱,年释放剠刑流配者不可胜计。

张观笃行于孝,职任吏部侍郎兼御史中丞,父张居业年高多病,奏请“便郡”以便侍奉。获准以观文殿学上出知许州(今河南许昌市)。当初,任秘书郎,父居业仅为州从事,张观上书愿以官转授其父,真宗赵恒甚为嘉勉,授居业为京官。张观身任高职,居业也转为相府卿。居业常赞美洛阳山川风物,曾说:“吾得老于此,是矣!”张观便置田宅于洛阳,营建林榭,以足父夙愿。居业病,张观每每奉药膳于前,再出外视事。居业病故,张观极为哀伤,竟服孝而终。

卒后,仁宗赠张观为吏部尚书,谥号“文孝”。张观功于书法,书必为楷,无一行草,“类其为人”。

猜你喜欢
状元
状元十年放不下
状元十年放不下
人人成“状元”既没必要,也不可能
给『状元热』再泼盆凉水
状元商品
“状元热”该退烧了
白发状元
起跑线上没有输赢
全胜
状元何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