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进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一直都是重、难点内容,综合性较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采用微课的教学方式,将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文章主要分析了数学应用题微课设计的流程,并对数学应用题微课设计的实践方法阐释了一些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微课实践
对于小学数学学科而言,当前正处于教学改革的热潮中,很多教师都开始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微课便是其中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通过视频的方式,详细讲解一些重、难点知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同时整个教学活动也能变得更加轻松。
一、数学应用题微课设计的流程
1.分析阶段
分析阶段是微课制作的前期准备阶段,主要根据早期学生回答应用题的情况进行把握,并结合教材内容,合理搜集相关教学资源,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为后续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2.设计阶段
基于教学目标本身,对数学应用题进行定性,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式,科学、合理地调整原有的教学顺序。通常来说,小学生年龄较小,对抽象知识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教师可以尝试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其已有知识和学习经验,选择最合适的资源,进而完成设计工作。
3.开发阶段
开发阶段主要是基于应用题的题目本身,呈现整个思考过程和解答过程,制作成简单的微课。在微课的结尾,还要加入一些相关练习题,以便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需要注意的是,微课内容不能太过复杂,需要做到易于操作,整个讲解过程也要足够流畅,语言表达通俗易懂,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另外,所有微课都要上传到学校的网站上,方便学生回家后观看。
4.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整个微课教学的重点,主要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以此来完成知识点分析。由于微课的时间比较短,大约8 ~ 10分钟,因此教师还需要详细讲解,并尝试将其他教学模式融合进来。
5.评价阶段
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通常需要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整合在一起,这样学生不但能完成题目解答,还能形成全新的思维模式。
二、数学应用题微课设计的实践方法
1.应用题微课设计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在准备时应该提前将需要使用的微课录好。数学学科注重逻辑性,基于特定的场景展开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应用题本身引入一些小故事,同时对于一些重要的题目条件,教师还要做到突出显示,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并有所重视。
2.应用题微课设计的案例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节课时,由于知识点都是几何图形概念,如果强行进行应用题分析,学生很难完全理解。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将图形直接呈现在学生眼前,帮助其有效读题,完成知识点分析。
题目某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为15厘米,邻边比它少3厘米,则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多少?
由于题目内容本身比较抽象,单独呈现在学生眼前往往很难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将题目融入一些现实生活的元素,并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题目可以修改为:学校的花坛为平行四边形,其中一条边长为15米,而其临边比它短3米,则这个花坛的周长为多少?
花坛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能够经常接触的事物,同时图形又能在微课中呈现出来,使题目条件的分析变得极为详细。学生一边看微课,一边思考和解答,很快就能完成解答。
3.应用题微课教学的效果
尽管在教材中针对同一道应用题做了详细介绍,将整个计算和分析过程全部呈现了出来,同时也附有相应的图片。而教师也能根据题目条件,在黑板上绘制图形,帮助学生理解,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一直存在动态性和精确性较低的问题。而在应用了微课教学之后,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较好的处理。
例如,在上文题目中的“花坛”边长条件对比,可以在画面中直观呈现出来,如果教师希望延伸题目,扩大图形的面积,重新让学生计算,整个过程也都能全部呈现在学生眼前。这样既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又能加深学生对面积知识的认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应用微课进行教学。尤其是数学应用题,由于知识难度较高,对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要求。在应用了微课之后,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决,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韩东.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微课的实践应用探究[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7).
[2]林峰.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微课的实践探究[J].学苑教育,2018(21).
[3]陈芳.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微课的实践应用分析[J].人文之友,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