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
摘要:《背影》是教读课,要“教文立人”,也要“学文立人”,以此唤醒师生的感恩之心。在教学策略设定上,可从创设情境、指导朗读、代入体验、拓展延伸四个环节入手,引导学生感悟“背影”、理解父爱。
关键词:教读 策略 体悟 灵魂
《背影》之中,儿子对父爱的感受经历了一个由淡到浓的变化过程。
作为一名教师,笔者迫切地想把这种情感体验在教学中传递给学生。教学《背影》时,应该把儿子对父亲的情感变化作为教学重点,因为这种情感变化最具有教学价值,是人类生命延续的动力。为了让学生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情感体验,笔者采取了如下策略。
一、创设情境
本节课的情境创设巧妙地用在两处,一处在开始,另一处在结束。
《背影》表达的是父子之情,首要感知的是父亲的形象。如何让学生快速地在头脑中回忆起父亲的形象呢?很多老师会在导入时选择播放崔京浩的《父亲》这首歌,此歌确实感人,但是歌词中“登天的梯”过于抽象,“拉车的牛”亦已难寻,难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烙印,因此选择这首歌并不明智。如何导入呢?
英国人杨格说过这样一句话:“男人虽然铁石心肠,但只要当了父亲,就会有一颗温柔的心。”这是至理之言,说到了每个人的心坎里。在父爱的“母体”作品中,表现“温柔的心”的文章不乏其篇,但是能打动人的却少之又少,唯独《背影》里的父亲形象,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原因,可能是其真实、真切的生活细节极易走进读者的心灵世界吧!你看,面对丧母和失业双重打击的儿子的安慰,交代茶房时事无巨细的烦琐,送儿子上车时的轻声叮咛,穿过铁道买橘的蹒跚背影,无不表现了父亲那一颗“温柔的心”。所以在教学时把这句话植入导语中,由此形成感情基调,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温柔的心”的研讨氛围也就浓烈起来。
而事实上,当时作者并没有体会到父亲“温柔的心”,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也少有体会,或者很难体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示这一句话后,让学生在脑海中思索、回忆生活中父亲关爱自己的片段,从而打破文本与学生生活的屏障。于是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了兴趣:温柔的父亲是这样的,自己也有一个温柔的父亲,他与作者的父亲有着很多的相似点,自己也同作者一样有过不理解父亲的经历。
在课文里走了几个来回后,学生感同身受,理解了深沉的父爱,在教学结束时播放满文军的《懂你》:“你静静地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也把世界给了我……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就这样,在关键处再一次创设情境,让“温柔的心”进一步发酵,在从“不懂”到“懂”的顿悟中完成了对父爱的理性思考。
二、指导朗读
《背影》的情感深沉,好的朗读才能打动读者,才能复原作者的情感。朗读是有灵魂的,它是音节、音调、节奏、语速在读者心灵深处的艺术加工,是个人对于文本理解的“文字”与“声音”的转换。朗读需要指导,不能随心所欲,要吃透文本。就本文而言,一节课45分钟,不能面面俱到地逐句把握,但可重点指导。开头和中间父亲买橘的段落,感情较为浓厚,老师可指导如下: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轨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这里,“/” 是短暂的停顿,“~~”表示颤音。这样边读边指导,并注意重音、轻音、颤音、拖音和换气,以形成饱满的情感,沉浸在作者的作品之中,让作品的每一字、每一句皆出于我之口,每一件事、每一种情感皆出于我之心。
教师指导局部,其他段落由学生来朗读体会。然后老师再指名朗读,纠偏纠错,以期学生的情感输出,完成情感体验。当然,指导朗读的方法很多,有天赋的教师可以用自己的声音感染学生,也可以下载音频代替。
三、代入体验
《背影》共写了“回家奔丧”“车站分别”“别后思念”三个场景,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受,让一堂教读课上到学生生命和灵魂中去。就“送行”和“买橘”而言,其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精心剪裁,妙合无垠。
先说送行:“他再三嘱咐茶房”“颇踌躇了一会”等,在父亲看来,自觉成人的20岁的儿子其实是个无知的青年,“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便是明证。人常说,“儿行千里母担忧”,父亲又何尝不担忧呢?试问各位学生,十三四岁的你们有过独自出门的经历吗?当你们出门时,父母是否也曾殷殷送行?这样20岁的所谓“成年人”,放到现在,估计也要被称作是“巨婴”吧?这样把20岁的儿子还看作是稚龄幼童的父亲怎能不“温柔”?
父亲的“温柔”是一贯的。我们知道,一辈子争强好胜的父亲当“大去之期不远矣”时,似乎也努力地示弱了,1927年去信给朱自清写道:“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指朱自清长子)才好。”朱自清为这一句话哭了一场,他反省道:“我为什么不像父亲的仁慈?我不该忘记父亲怎样对待我们来着!”想一想,文中的“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我心里暗笑他的迂”“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不也是一种深切的自我反思吗?同学们,你们可曾暗暗地嘲笑过自己的父亲?可曾有过“聪明过分”的时光?可曾经是文中那个“我”?可有至今仍然不理解自己父亲的?我们要在伟大的父爱中懂得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
再说买橘:这一部分是全文情感的凝聚点,是“背影”的集中表现。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找出句中的动作描写,画出“探”“攀”“缩”“倾”等一系列动词,并亲自做动作体会,结合父亲的体型“是一个胖子”,感受父亲动作的艰难,并辅以问题:“为什么不让二十岁的年轻力壮的儿子去?”“为什么买来橘子以后心里很轻松?”“父亲可曾为你做过类似的事?”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力求把学生代入其中,使学生与文中的儿子产生心理共鸣。
四、拓展延伸
细细品味《背影》的细节,我们便能品出文章隐藏的信息是“父子之间产生距离—矛盾—冲突”和“父亲为了与有矛盾的儿子拉近距离所做的种种努力”以及“儿子对父亲的理解”。作者看到父亲买橘的“背影”后流下了眼泪,这一细节说明朱自清已经理解父亲了。父亲买橘回来,“我”去搀扶他,说明“我”和父亲已经没有矛盾了。事情果真如此吗?非也!作者真正理解父亲,是他读了父亲的来信之后,“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父亲的背影——让作者在灯光下泪水潸然而写下《背影》。这时,他才终于读懂了父亲坚硬而柔软的心。
学了《背影》之后,相信同学们明白了“背影”的内涵,在这一环节设置任务:请学生拿起笔,将现实中父亲关爱自己的细节叙述出来。至此,经过前面的层层铺垫,学生都有触动,都有情感抒发,写完以后再选代表大声朗诵出来,从而完成思想和情感的再次升华。
总之,《背影》作为一个影子,带领我们走进了父辈的内心,让我们不断地审视自己、反省自己。每次教学此文,笔者都对父愛产生新的体认,这种体认历久弥新,绵延不绝。也希望这种体认,能给广大教育工作者以些微的帮助,亦如路灯下的影子,让你在转身那一刻有所发现。
参考文献:
[1]黄厚江.背影:当他离去,你才读懂他的爱[J].语文教学通讯,2018(9B):4142.
[2]董旭午,吴佳玲.教读要深入学生灵魂[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11中旬):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