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

2020-11-09 03:08李小玲
理财·财经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专项资金高校

李小玲

摘 要:财政专项资金为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但当前我国高校专项资金的使用和配置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价。本文以S大学“双一流”引导专项资金为例,对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实证研究,以指导高校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财政专项资金是高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资金使用和配置效率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要求预算单位将全面预算与绩效管理评价相结合,运用科学评价方法和计算程序,对资金执行的效果和效率进行测算与考核。绩效评价作为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的经济性、效率和效益。本文在综合国内外预算绩效评价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集中关注我国高校专项资金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S大学“双一流”引导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案例分析。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双一流”引导专项资金为例

“双一流”引导专项资金用于引导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央高校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引导支持其他中央高校特色发展,引导中央高校合理定位,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引导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遵循因素分配、公平公正、注重绩效、动态调整的原则。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结合引导专项资金的特点,充分运用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BSC)、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和德尔菲法(也称专家调查法,Delphi Method)的优势。

首先,利用BSC方法,将引导专项资金划分为项目决策、项目管理与项目绩效共计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的划分亦与财政部2013年印发的53号文件中的一级指标一一对应。其次,采用KPI法,依据专项资金管理要求和资金使用方向等特点,为每个层面设定多个关键指标,以此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各层面预算执行情况。再次,运用Delphi Method为每个层面的关键指标赋予权重。对BSC确定的分层指标进行选择,选取足够数量的专家,按照专家意见对分层指标按照重要性原则赋予不同权重。然后,再次收集整理专家意见,反馈结果给各专家进行二次赋权,以此反复操作,直至各专家达成一致意见。最后,综合评价三个层面的指标执行情况,以此得出整个项目的预算绩效评价结果。

初步设计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初步设定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进行评价。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如表1所示。根据Delphi Method方法,以100分为总分值为各层次关键指标赋予,项目决策权重和项目管理权重各为20%、项目绩效权重为60%。进入现场开展评价工作后,通过与项目实施单位、资金管理单位及具体子项目负责人开展座谈会、查阅预算项目可行性评价相关资料等方式,进一步完善指标设计和权重配比,以达到能够全面反映项目支出绩效的设计目的。

二、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案例分析

(一)S大学“双一流”引导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

S大学在学院(部门)绩效自评的基础上,运用上述评价体系,对2019年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的引导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重点对资金的立项、管理、使用及产生的效益进行全过程评价。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依照重视绩效成果、兼顾合规管理的总体原则,设立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绩效3个一级指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与资金使用单位、资金管理单位及具体子项目负责人开展座谈会等方式,进一步完善设立了6个二级指标、20余个三级指标进行评价。

S大学2019年“双一流”引导专项资金于3月全部拨付到位,截至2019年12月31日,已全部支付使用,预算执行率100%,根据上述指标体系逐一进行评价,经过收集、汇总、整理评价项目资料,检查、核实项目资料中的数据,听取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实施情况的汇报,以及座谈、现场核实、走访、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实地核实后,进而进行综合评价与打分,得出评价结论。

S大学2019年“双一流”引导专项资金设置分项共5个,经评价,总体平均得分为83.8分,其中,0个项目评价等级为“优”,4个项目为“良”,1个项目为“合格”。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反映其支持提高办学质量、构建学科高峰、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立项目的,较好地完成了项目支出计划中设定的绩效目标,实现了一定的预期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影响力。具体明细如表2所示。

(二)绩效评价反馈意见

第一,资金使用部门应加强资金支持工作相关政策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校园网站、自媒体平台向专项资金受惠群体宣传项目申请及报销政策,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能,保障财政资金使用公平、透明、公开。

第二,资金使用部门应提高预算编制的严谨性意识,编制预算时不断论证专项资金的适用范围与方式,提前组织项目编审、储备工作,建立相对稳定的项目库,将绩效目标质量作为项目入库的前置条件,提前统筹资源配置,优化预算支出结构,提高专项资金使用

效能。

第三,资金使用部门应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工作,在项目申报通知中进一步细化绩效目标填报要求,对质量低、不完整、不合理的绩效目标不予立项,有针对性地进行绩效目标申报培训,严把绩效目标申报质量关。

第四,资金使用部门应在预算申报时进一步明确各项工作的权责部门,同时配以相适应的预算额度,由权责部门统一执行该工作项目预算,避免出現同项工作跨部门多渠道报账,导致影响预算执行管理、不利于绩效评价工作实施的情况发生。

第五,资金使用部门应加强绩效管理理念,重视绩效自评工作,在预算项目申报时就全面把握评价指标与绩效目标的对应性,留存工作成果相关资料,为迎接上级单位绩效复评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相关结论

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得出多角度、全方位、全覆盖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一)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机制

其一,从宏观层面,国家财政应对高等学校提出要求,加强高等学校绩效考核制度建设工作,同时将绩效评价渗透至专项的每个环节。其二,从微观层面,高等学校应严格按照绩效评价制度进行相关工作,对违反制度的工作人员予以严厉处理。

(二)积极推进事前绩效评价

现有预算绩效评价都是基于事后评价展开的,而事后评价是对已经发生的结果进行评价,对于已经发生的问题不能做到及时补救,只能为日后预算绩效评价提供参考。然而,每个专项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前一评价事项带来的参考建议不一定适用于后者。因此,事后评价忽略了“源头治理”问题。推进事前绩效评价,有利于高等学校通过绩效评价及时发现問题并解决问题,能够更好地利用财政资金,达到预期效益。

(三)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预算管理包括资金的申报、收支等一系列过程,在这个管理过程中,资金形成了一个运转周期。资金流动过程中,涉及财务、师生以及社会各个层面,因此,高校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应考虑全方位构建,将资金流动所涉及的各个层面考虑在内,形成从下而上、由内到外的评价体系。高校作为一个复杂的单位,下属学院、部门众多,可将下属学院、部门看做各个子系统,将各子系统细分到每个项目、每个师生,从下而上设计绩效评价体系。对内部进行绩效评级体系建立的同时,针对外部利益共同体,也要考虑有关的绩效评价指标,将上下联合、内外融合,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重点是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而难点就是选取有效且适合对高等学校作出绩效评价的指标。评价指标的选择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选择有效且适宜的评价指标有利于提高高等学校资源利用率、发现高等学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为财政部门的预算拨款提供辅助。因此,在选择绩效评价指标时,应遵循评价指标选择规则,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运用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关键指标重点突出的原则,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李莉.利用项目库建设促进高校专项资金预算与绩效评价融合:Z大学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案例分析[J].财政监督,2020(11):39-43.

[2]宫景玉.高校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优化研究[J].会计之友,2020(15):121-127.

[3]史淑霞.基于战略地图的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研究:以T大学为例[J].会计之友,2019(9):82-86.

[4]牛美丽.美国公共预算改革:在实践中追求预算理性[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795-801.

[5]彭秋莲,杨运东.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机制的构建[J].财会月刊(上),2016(6):13-16.

[6]杨可立.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及相关问题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8(15):100-101.

猜你喜欢
专项资金高校
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的监督及管理
医院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现状及审计对策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海宁:推动专项资金管理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