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常华
【摘 要】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标志,智慧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文中从智慧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环境建设滞后,教学支撑力不足;师生信息素养不足,操作难度较大;专业引领与政策导向不够,智慧教学难以常态化”等问题入手,分析了智慧教学由理念到实践的瓶颈,提出了“加快学校信息化环境更新迭代,建设智慧教学环境;创新培训培养模式,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加强专业引领和政策导向,助力智慧教学常态化”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智慧教学;瓶颈;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0)010-079-03
智慧教育創新发展是《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八大任务之一,其目标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智慧教学作为智慧教育的重要构成要素,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养成、培养创新型人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随着智慧教育成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研究热点,智慧教学也成为课程教学的关注点,全国各地纷纷开展智慧教学研究与实践。但是,与高涨的工作热情相比,智慧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实情况却并不乐观,除了在观摩课、公开课中常常看到智慧教学的课例外,常态课中并不多见。智慧教学难以由理念落实到实践,问题出在哪里?本文分析了其主要瓶颈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智慧环境建设滞后,对智慧教学的支撑力不足
环境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一切信息化的应用价值实现都需要基础环境的支撑。智慧教学作为“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教学新的发展形式,同样需要智慧教学环境的支撑。智慧教学环境不同于一般的多媒体环境,多媒体环境以服务教师的教为目的,以内容呈现展示为主要服务形式。智慧教学环境以服务学生的学为目的,以学生的学习工具和伙伴为主要服务形式。智慧教学环境必须具有交互性、智能性、沉浸性,要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更迭速度不断加快,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纷纷进入教学领域,令许多教育工作者措手不及、无所适从。与多媒体时代投入巨资建设“校校通”“班班通”相比,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对新技术、新环境的建设投入明显不足,有的人在观望,看别人怎么建怎么用;有的人在试探,先建设一间智慧教室,试试能不能用得好。智慧环境建设的滞后,阻碍了智慧教学的落地实施,让有想法想实践的老师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用武之地。
对策:加快学校信息化环境更新迭代,建设智慧教学环境。智能时代,技术更新速度令人瞠目结舌,比如,我们刚刚普及了4G网络,5G时代就已经到来,而6G技术的研发也已经启动。面对滚滚而来的技术更新浪潮,学校信息化环境的建设不能修修补补、小打小闹,更不能等待、观望。要立足于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从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能够满足学生素养发展的个性化教学需要出发,前瞻规划、科学部署、快速建设。一是要加强智能网络建设,在原有宽带网络提速增智的基础上,加强无线网络部署,实现教学区间无线网络全覆盖。二是加速教学物理空间改造,通过优化教室功能,变多媒体教室为智慧教室,满足师生智慧教学与学习需要。
师生信息素养不足,智慧教学操作难度较大
智慧教学以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仿真等新技术应用为基础,而技术的选择和使用是由人来完成的,只有通过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应用新技术,完成一系列教与学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培养、综合能力得以提升,智慧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智慧教学对师生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从心理上接纳新技术并对其感兴趣,对其能够给教与学带来深刻变革充满信心,主观意愿上能够积极主动地借助新技术实施教与学活动。其次,要有熟练应用新技术进行教与学的能力。教师要能够应用新技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收集分析学习数据,适时调控学习策略方法,并能应用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出及时而准确的评价。学生要能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以技术为支撑,积极主动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和学习伙伴,能够运用技术寻求教师和伙伴的帮助,通过对话与合作,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获得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发展。但是,由于培训不到位、理念更新慢等原因,一线教师普遍存在对新技术的价值忧虑、操作能力不足等问题,学生虽然对新技术充满好奇,但是并不能准确地选择和借助新技术开展高效学习。师生信息素养的缺乏导致智慧教学操作难度较大,难以常规化。
对策:创新培训培养模式,提升师生信息素养。通过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不是一个新命题,但由于智能时代技术的更迭速度加快,以往利用节假日开展的集中培训或者校本培训,已经不能满足教师急需的学习需要。网络研修共同体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师研修模式,共同体由一部分有共同兴趣爱好、共同发展愿景的教师组织在一起,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互动交流、合作分享,在自主研修和伙伴互助中获得专业发展。因此,提升教师信息素养,行政部门要创新培训模式,引导鼓励学校和教师加强网络研修共同体建设,在加强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的基础上,引导教师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自我研修。学生的信息素养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作为数字原住民一代的当代学生,对新技术有着天然的兴趣和较快的掌握能力,技术操作对他们来说并不难,甚至可以无师自通,难的是如何有效利用技术。因此,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不能仅仅依靠信息技术课的课程教学培养,需要各学科教师在智慧教学实践中对他们加强引导和实操练习,帮助他们逐步习得恰当选择、有效利用技术的能力。
专业引领与政策导向不够,智慧教学难以常态化
智慧教学是智能时代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必然产物,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智慧教学中,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媒体新技术的介入会给传统课堂教学带来颠覆性的变化,师生的角色会发生变化,教与学行为也会发生变化,这是一个变革的过程。这场变革要求师生(特别是教师)主动去应对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变化,主动去变革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是,就像任何变革都会出现“阵痛”一样,教师要打破自己熟悉多年的教学形态去构建一个新的教学形态,也必然会经历这样的“阵痛”,坚持下去就是柳暗花明,否则就会前功尽弃。智慧教学难以走向常态化,根本原因就是很多教师走不出这场“阵痛”,思想上虽然已经接受了智慧教学理念,但是却行动力不足,总是穿新鞋走老路。所以,在教师经历这场教学变革的“阵痛”过程中,需要有专业引领拉一把,也需要政策导向推一推,专业引领和政策导向如果不够,教师就容易在“阵痛”中放弃努力,智慧教学就难以走入学科课堂,走向常态化。
对策:加强专业引领和政策导向,助力智慧教学常态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往往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以老带新、师带徒等传帮带活动的作用下,一个区域、一所学校的教学活动往往会呈现出鲜明的群体特征,这种特征稳固而权威,极不容易打破。当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颠覆传统思维、变革教学行为时,实施智慧教学就不再仅仅是教师的个体行为,要让更多的教师认同并实施智慧教学。加强专业引领和政策导向,将会帮助教师尽快走出变革的阵痛,有利于智慧教学从理念落实到实践,走向常态化。一是要争取专家的引领,在专家的指导下,准确把握智慧教学的核心精髓,操作路径,确保教学实施科学有效。二是要重视区域教研活动的引领,及时为教师的智慧教学把脉会诊,对教学行为做出精准诊断和校正。同时,区域教研活动的引领就像风向标,更有利于由点及面,引领更多的教师参与并实施智慧教学。三是政策导向要到位,学校评估、教学督导、教学评比等带有导向性的工作中要突出强调智慧教育和智慧教学的因素,在政策层面上助推智慧教学由理念落实到实践,逐渐成为教师的教学自觉。
作者单位:山东东营市教育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