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庭宇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共同目标,其实践过程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理论成果在中国梦砥砺奋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演进历史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可以划分为奠基阶段(1979—2002年)、强化阶段(2002—2012年)和决胜阶段(2012年至今)。从理论内涵来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阐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梦的关系,肯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在“全面”小康,凸显了中国梦与世界梦的相融相通。从现实启示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路径选择:肩负复兴大任,描绘中华民族“筑梦”的美好蓝图;以问题为导向,制定中华民族“追梦”重要举措;凝聚各方智慧,增添中华民族“圆梦”行动力量;提升党的领导力,提供中华民族“守梦”的政治保证。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20)05-0057-06
“小康社会”思想凝结着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早源自于《礼记·礼运》中描绘人民幸福、安康祥和的理想社会模式。现代意义的小康社会思想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不仅蕴含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复兴目标,而且蕴含着与时俱进、动态发展的战略目标。这里的“小康”是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的理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样更高层次的“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指出:“要结合研究制定‘十四五规划,部署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作为时代要求、现实情况和实践经验有机结合的理论成果,梳理其演进阶段、理论内涵和现实启示,对于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奋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的演进阶段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奠基阶段(1979—2002年)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基于中国正处于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小康社会”目标擘画改革开放的美好蓝图,明确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具体时间表、路线图,为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指明了前进方向。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小康社会”这一概念,将20世纪末期的二十年作为中国人民向小康迈进的阶段,要由解决“温饱问题”转向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但要将这里的“小康”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标准相区别,当时提出的目标是达到人均年收入800美元。198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起,用十年时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用十年时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多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2]邓小平同志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与教训,强调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在解决人民温饱的基础上继续迈向人民小康、丰衣足食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伟大构想在党的十三大被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性思想,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明确了小康水平的标准,并确定了16个基本监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为进一步精确小康生活水平,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家计委和农业部制定了关于全国小康、农村小康、城镇小康等三套小康生活水平的标准,进一步细化为衡量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状况,衡量空气、水质等生活环境状况,衡量社会治安、道德风尚等社会环境状况的标准。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实现了“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一步解决的温饱问题和第二步达到人民生活的小康目标,并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化阶段(2002—2012年)
党的十六大对过去二十余年的小康社会建设作了总结,明确指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总体小康”依旧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十分不平衡的小康,其中生产力、教育、科技、二元经济结构、就业、社会保障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在此基础上,我们党提出了20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改善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使目标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密切关联,强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种文明协同发展,凸显了这一阶段的小康社会建设具有较高水平、更加全面。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3]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最新指导思想,对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作了“量”的细化并有了“质”的飞跃。从量来讲,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十六大报告的基础上增加了“人均”要求,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从质来讲,党的十七大报告有了更高的目标要求,即“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4]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将2020年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年,明确了经济更加蓬勃发展、民主更加健全完善、科教更加进步发展、文化更加繁荣兴盛、人民更加幸福安康等奋斗目标,我们党将“总体小康”这一交接棒交到了“全面小康”的手里。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从现在到2020年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再次提出实施2035年、2049年的新“两步走”战略,基本实现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除了奋斗目标的阶段化、具体化,我们党还制定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使民族復兴在目前阶段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可以全程掌控的价值方向。为了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我们党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三个战略举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保驾护航。为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中国梦的“首个百年目标”,党中央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增长速度来讲,不再是整齐划一,而是立足实际,科学制定目标,要求“十三五”时期全国年均经济增长保持6.5%及以上,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保持在5.8%及以上,尽可能做到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协同推进。从服务人群来讲,更加注重人民生活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贫困人口要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关于“全面”小康的标准,决胜阶段的标准与以往参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不同,要求要根据各个区域的情况,更加侧重其主体功能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明确要求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主要职能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家生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到二〇二〇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即使最后宣布实现了,也无法得到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认可。”[5]由此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比前面两个阶段的覆盖人群更广、综合指标更具科学性、经济增长更具有高质量、人的全面发展和公共服务水平要求更高,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系统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的理论内涵
(一)阐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梦的关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在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民族复兴的价值取向具有高度的共向性、目标追求具有一贯的同质性、价值旨归具有强大的统一性。一是价值取向具有共向性。从价值取向来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民族复兴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保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需要我们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实现经济水平的“富起来”,又需要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来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起来”。实现中国梦,不仅要有政治民主、经济繁荣、军事强大、科技先进这一系列硬实力的指标体现,而且也要有先进文化、优秀思想、核心价值观这些软实力的深厚基础。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为中国梦而砥砺前行,都是中华民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奋进过程,他们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逻辑,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的、生动的实践过程中。二是目标追求具有同质性。从目标追求来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梦皆以国家繁荣富强、民族振兴图强、人民安康幸福为奋斗目标,都是从国家、民族和人民这三个维度来实现的。尽管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对民族复兴的解读不同,但是所共同的是中华民族对目标追求的那份信仰、那份执着是不变的,更何况“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6]。三是价值旨归具有统一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民族复兴皆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这也从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属性角度回答了“为什么人”的问题。无论是昨天、今天还是明天,我们党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向着人民群众的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这一目标前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肯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为了如期实现民族复兴,党中央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我们的战略目标,到二〇二〇年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国家的发展水平就会迈上一个大台阶,我们所有奋斗都要聚焦于这个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7]。就全面深化改革而言,主要任务是解决发展动力的问题,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完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体制机制,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提供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及发展着力点。就依法治国而言,主要作用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而保驾护航,即坚守“公平正义是中国法治的生命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发挥法治调和鼎鼐的作用,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切实促进公平正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就全面从严治党而言,最大优势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政治保证,即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从严管党治党,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和政治能力,以实际的行动守初心、践使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政治保证。总之,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实现战略目标的“鸟之两翼”或“车之双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劲动力,而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战略目标的“火车头”,发挥目标引领的作用。
(三)强调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在
“全面”小康“全面小康”有三层涵义。一是全面覆盖体现在“广度”。覆盖的领域达到“全面”,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共同进步。要通过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以及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促进区域间的收入均衡化、要素合理化、服务均等化。要防止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掉队”,促进城乡区域的一体化发展。二是全面覆盖体现在“精度”。“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是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强调的一句话,要精确到“任何一个人不掉队”,做到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8]三是全面覆盖体现在“深度”。党中央最牵挂的人是那些处在贫困线的困难群众,需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使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掉队。这里的“全面小康”并不是“同一水平小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省市区的发展状况相差较大,存在一定的城乡、区域、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是正常的,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我国国情和客观规律。党中央为了缩小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着眼于全面小康“全国一盘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改革中促发展、在创新中增动力、在开放中扩大内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改变了过去一些地方唯GDP的政绩观、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的局面,走向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此外,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难题,提出了把握整体目标与个体目标、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定量分析与定性判断“三个关系”,为深化认识“全面”小康提供了参照。具体来讲,关于整体目标与个体目标,要认识到“全面”小康并非收入分配的平均主义,由于各地情况的差异性较大,必然存在城乡、区域、不同阶层的收入差距;关于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必须牢牢把握脱贫攻坚是绝对标准,也存在其他方面的相对标准,譬如劣V类水体比例保持在低于5%的技术指标;关于定量分析与定性判断,既要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十三五規划的指标任务”这一定量分析的等式,又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是否如实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这一定性判断。
(四)凸显了中国梦与世界梦的相融相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是追求幸福的梦,是奉献世界的梦”[9],这意味着中国梦与世界梦是相融相通的,是中国人民的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的有机统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热爱和平、崇尚礼交的民族,注重和而不同、惠及世界的价值理念,既倡导世界各国按照自身实际,走出一条没有固定模式的现代化道路,又主张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不同文明之间始终平等共商、交流互鉴、共同发展。换句话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也要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作为中国外交的重要举措,这为中国梦赋予了“全球化”的属性。世界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共同推进,将世界各国交织在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关系之中,尤其是全球气候环境、能源开发利用、货币流通与金融合作、反恐安全合作等诸多领域,需要共商、共建、共治。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步步靠近“中国梦”这个奋斗目标,迎来了中华民族期待已久的、使人民走向更加幸福安康的民族复兴,但是世界依旧有一些国家和人们对此感到恐慌,担心“中国崛起”会给世界带来霸权主义。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民族复兴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目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10],向全世界强调中国梦是惠及世界各国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的梦,“和平、和谐、合作”是民族复兴梦的价值理念,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共同追求幸福的重要路径。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投资创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等,用行动履行了“欢迎世界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的诺言,彰显了致力于世界共同发展、幸福奉献的民族胸怀。由此可见,中国梦就是惠及世界的梦,是愿意扩大与世界各国利益交汇点的梦,也是推动世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复兴动力。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对实现中国梦的现实启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作为改革开放以来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念、科学方法和重要经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即要从实践路径上,进一步描绘“筑梦”的美好蓝图、制定“追梦”重要举措、增添“圆梦”行动力量、提供“守梦”的政治保证。
(一)肩负复兴大任,描绘中华民族“筑梦”的美好蓝图
党中央牢牢把握“两个一百年”目标彼此之间的本质一致,除了对民族复兴梦的轮廓描绘,也在细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一是将中华民族“筑梦”的目标体现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体现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回应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11]二是将中华民族“筑梦”放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之中,深刻领会与把握“两个一百年”目标。换句话说,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实际,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2],并聚焦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民族复兴这一“筑梦”的任务。三是将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作为中华民族“筑梦”的基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追梦”“圆梦”“守梦”的唯一道路,必须坚持“四个自信”,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尽最大努力汇聚人民群众共筑复兴梦的强大力量,为民族复兴供应伟大的历史动力。
(二)以问题为导向,制定中华民族“追梦”重要举措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一项覆盖人群庞大、历时较长、关乎民生的系统工程,亟需我们以实事求是的作风和钉钉子精神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变为中华民族“圆梦”现实。一是找准重点,争取“三大攻坚战”的阶段性胜利。“三大攻坚战”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如期实现,亟需牢牢把握金融风险、产业发展、发展短板等问题,以科学的举措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从金融风险攻坚战来讲,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可能威胁经济社会发展的风险,将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杠杆降低下来,建立金融与实体经济、房地产及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良性循环,从而夯实防止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护栏”。从精准脱贫攻坚战来讲,要坚决执行完全脱贫这一“死命令”,努力找准造成贫困的原因、问题和路径,尤其是要高度重视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难题,坚持走稳、走好从“输血到造血”的产业扶贫之路,帮助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掌握脱贫的劳动技能与产业经营理念。从蓝天保卫战来讲,要不断优化产业、能源、运输、农业投入等方面的结构,推进柴油货车、城市水体排放、水源地保护等方面的标志性环境保护战役,创造一个山清水秀、美丽生态的生活环境。二是把准症结,尽快摆脱现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困境。要充分认识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加快推进城乡区域、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落实、落地;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产业发展向全球价值中高端迈进,从而使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取长补短,拓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潜力空间。要加强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技术投入、产业投入,完善分配机制,缩小各阶层之间收入分配差距;加快公共文化事业投入与产出,为全体人民提供更高质量、更积极向上、更全面的公共文化产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产业,为全体人民提供更加美好的、健康的生态环境。四是构建脱贫标准的退出机制。完善退出机制,亟需处理四个环节:设定计划时间表,使贫困地区摘帽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相对应,做到对脱贫情况了如指掌;摘帽不摘掉脱贫政策,适度给予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时间,最大限度避免返贫现象;严格按照脱贫摘帽标准验收,既要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又要适度邀请本地群众对脱贫工作绩效进行评价,最大限度增强脱贫绩效的说服力和公信力;做到脱贫销户到每个人,建立好贫困落实情况与建档建卡数据“一一对应”,确保不脱贫不销户、销户已彻底脱贫。
(三)凝聚各方智慧,增添中华民族“圆梦”行动力量
中国梦就是国家、民族、人民三个层面的“圆梦”,从圆梦的视角来看,需要各方的务实行动,需要数代人甚至更长时间中华民族共同的努力。如果仅仅只有梦想而不能落实到具体行动,意味着这样的梦想只能是“天方夜谭”。一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牢牢把握我国国情这个最大实际。尽管党的十九大报告给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论断,但是我国依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个国际地位没有变化、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没有变化,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为解决国内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发展提供动力,为应对国际安全、全球治理及各种不确定因素提供智慧支持。二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我们在开启脱贫攻坚战的初始阶段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顺利解决了“谁来帮扶”的主体落实问题,这一经验没有过时,在攻坚战的决胜阶段依旧适用,进一步解决“帮扶到底”的质量验收问题。面对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一全球性问题,不仅要在疫情防控低风险地区,实行东西部“点对点”的精准帮扶,解决贫困地区的劳动力有序就业、大力支持扶贫龙头企业、解决产销对接等现实问题,而且要在省与省结对关系上,进一步推进县与县的结对帮扶,落实“携手实现全面小康”的脱贫攻坚行动。三要持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顺应世界各国对和平与发展的强烈渴望和共同期待,通過平等交流、共同合作的方式,摒弃“国强必霸”和“零和博弈”等思维,高高举起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交往旗帜,不断推动建设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为中华民族“圆梦”提供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四)提升党的领导力,提供中华民族“守梦”的政治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13],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验的深刻总结,为守护中国梦的顺利实现提供重要的“政治武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将党的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统一,不断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提供根本保证。一是狠抓思想建设,强化全体党员干部的社会责任感和工作使命感,为中国梦的实现走出一条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新路,确保了我们党始终是引领肩负民族复兴使命的“引路人”和“模范者”、人民群众始终是中国梦奋进过程的“参与者”“监督人”和“评价者”。二是狠抓廉政建设,要求党政各级领导干部发挥实干精神和钉钉子精神,为“守梦”而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三是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将党规党纪置于首位,用“五个必须”与禁止“七个有之”教育党员干部,形成全党上下联动、和谐团结的良好局面,为中国梦的砥砺奋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四是优化选人用人制度,坚决摒弃“四唯”的不良风气,坚持以德为先,选拔事业为上、公道正派的干部,不拘一格选人用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日常管理。为了杜绝顾虑增多、动力减弱等情况发生,亟需建立和健全务实肯干的好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党员干部为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进行改革创新中的失误和错误,切实为有理想、有血性、有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确保实干型干部和才华者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舞台上各尽其才、各显其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如期完成、“中国梦”的顺利实现而贡献党员干部的标杆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J].当代广西,2020(11):5.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213.
[3]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43.
[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569.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830-831.
[6]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1.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17.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2.
[9]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习小组”.平天下:中国古典治理智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64.
[1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6.
[11]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
[12]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19.
[13]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2.
责任编辑莫仲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