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用学术讲政治”深化党校教学改革

2020-11-09 03:26李雪莲
桂海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党校学术政治

李雪莲

摘要:党校工作者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党校工作會议精神,最关键的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校姓党,坚定不移地为党立言发声。坚持“用学术讲政治”,深化党校教学改革,唱响党校的主旋律,讲好党校的主业主课,是新时代党校的光荣责任与担当,是落实党校姓党根本原则的具体体现,是提升党校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必须坚持创新运用“用学术讲政治”学术战略,坚持党校姓党原则,科学把握好政治纪律和学术研究之间的辨证关系;树立问题意识导向,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注重学理支撑,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

关键词:政治;学术;党校;理论教育

中图分类号:D26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20)05-0024-06

党校创立发展的历史和实践证明,党校姓党是党校与生俱来的政治基因。党校工作者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最关键的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校姓党,坚定不移地为党立言发声。坚持党校姓党,核心是突出党校的主业主课。坚持推进“用学术讲政治”的教学改革,是新时代党校的光荣责任与担当,是落实党校姓党根本原则的具体体现,是提升党校教学水平、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

一、坚持“用学术讲政治”是新时代对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新要求

坚持“用学术讲政治”是深化党校教学改革的有效载体和目标方向,也是新时代对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新要求。党中央最新颁布的《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明确提出,做好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着力提高教师用学术讲政治的水平。把学术和政治有机结合起来原本就是党校教育的应有之义,是党校教育的特长所在,对于推动党校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开创新时代党校教学工作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坚持“用学术讲政治”是坚持党校姓党的应有之意

党校是中国共产党直接创办的的学校,党校因党而生、因党而兴,因而,理直气壮、旗帜鲜明讲政治就成为党校工作的基本遵循,就成为党校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前提。姓“党”的基因就决定了党校必须旗帜鲜明地把讲政治摆在首位,决定了党校的所有工作尤其是教学科研工作本质上具有高度政治属性和强烈政治要求,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围绕“讲政治”来展开。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专题安排、专题讲授等各个方面,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必须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也就是说党校必须讲政治,因为这是党校最鲜明的本质特征,如果偏离了这一本质特征,那党校就没有必要存在了。同时,党校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必须“用学术讲政治”。既然名“校”,就自然要有学术地位、学科建设、学术观点,如中央党校目前拥有的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等等就代表了中央党校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地位。现在全国许多省级党校也有硕士点,也有学科建设,有的还是重点学科。党校必须用学术讲政治,离开了学术,党校就不像学校,讲政治也就讲不深、讲不透、讲不活,讲得不那么让人十分解渴,讲得不那么令人心悦诚服。所以,党校就是用学术把政治讲深讲透讲活,讲得让党员领导干部十分解渴而又心悦诚服的特殊学校。因此党校融政治与学术为一体,互为贯通。

(二)坚持“用学术讲政治”厘清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学术与政治之间的辩证关系

“用学术讲政治”就是要严格的按照学术规范进行研究、讲授和解读政治性问题,运用学理知识和学理逻辑讲出政治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背后的“所以然”,在运用学理知识和学理逻辑解疑释惑的过程中,使大家自觉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提高政治自觉性,用理论的力量、思想的力量、逻辑的力量使大家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用学术讲政治”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学术的政治化,这是党校学术研究最本质的特征。作为党校教研人员要把自己的一切教学活动和学术探索在党的政治纪律指导下进行,在讲政治的前提之下进行学术研究,建立起自己的学术理论体系,切实做到“两个维护”,要使学术政治化[1]。这是党校讲政治的必然要求。二是政治的学术化,这就表明党校讲政治具有学术化研究的鲜明特点。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的清醒,因此党校科研人员在遵守政治纪律的前提下,积极围绕时代主题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创新,大胆进行学术研究,建构完整理论体系。总而言之,党校学术研究必须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这点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另一方面,更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特的学术理论体系去支撑和解释。

(三)坚持“用学术讲政治”是衡量党校教师内功的一项硬指标和硬实力,也是新时代对党校教师在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上提出的新方向、新要求。

作为党员干部之师,党校教师传的是马克思主义之道,授的是社会主义之业,解的是学员心中之惑。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校姓党,核心是突出主业主课;坚定不移地为党立言发声,就必须主动作为,提升党校的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教师是我们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教师队伍,是我们党一支不可多得的理论力量。”[2]总书记的讲话凸显了对党校教师这支队伍的高度信任,彰显了对党校教师理论水平的充分肯定。党校的老师,做到党校姓党最集中的体现就是,潜心认真做好科研,聚焦主业主课,真正以学理的研究成果讲好每一节党性修养课,讲好每一堂党建理论课,讲好每一次体验式教学课。因此,党校教师最大的政治任务是要把党的精神和要求原汁原味地转化成课堂语言,用学术观点佐证政治观点,用学术理论支撑政治理论,用学术逻辑解释政治逻辑,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为学员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从而教育引导各级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四)坚持“用学术讲政治”,增强党性教育时效性是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

一切重大理论创新总是在破解时代发展难题中诞生。当前我国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奮斗目标的关键历史起点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起来的新的历史方位上。这一重大历史使命、伟大的社会实践迫切需要一个新的科学思想来指导。党的十九大对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作出了科学判断,并与时俱进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全国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更是党的科学理论践行者,因此,切实要让党员领导干部对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思想学深悟透,真信、真懂、真用,才能使科学理论转变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力量。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学懂、弄通、做实”的学习贯彻方法论,这就要求党校教学和科研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出发,从理论层面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时代发展主题,围绕十九大报告里所提的一系列重大政治判断、重大政治命题、重大战略决策,创新运用“用学术讲政治”学术战略,增强党校理论宣讲的时效性,提高学术感染力,让我们的学员不仅仅学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重要的是能自觉运用它来指导工作,更好地推动工作。

二、坚持“用学术讲政治”要科学理解学术的政治化和政治的学术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用学术讲政治”,核心在于“讲政治”,方法在于“用学术”,从而实现理论与现实的对接。只有立足学问的基点、站到学术的高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论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能够把学员没有认识到的、理解不深的、求证困难的、存在误解的问题提出来、说透彻、论证好、讲清楚,从而使学员更加坚定政治信仰,提高政治能力,才能有效担当起“用学术讲政治”的使命。

(一)用学术讲政治,首先要懂政治

在党校课堂上,学术是因,政治是果。需要注意的是,必须由因推出果,而不是由因推出非果。坚持“用学术讲政治”强调的是学术的政治化,即用学术的方式阐明政治的观点,并非把所有的问题都冠以政治的帽子,把严肃的政治问题庸俗化。党校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党的声音传播者。毛泽东同志曾教导我们“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党校教师必须重点关注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去熟读马列原著,读经典悟原理,学深悟透,这样才能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如此,才能在课堂上驾驭理论游刃有余,才能对中央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背后的学理支撑作出准确判断,进而科学阐释当前党和国家决策的规律性和科学性,才能用“学术”之活水解学员“理论”之渴,这样的理论宣讲才是真正地入脑入心。

(二)党校教研人员学术研究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展开

加强党校新型智库建设,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咨询服务,既是《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的基本要求,也是党校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的必然选择,更是党校、行政学院作为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政府决策咨询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校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能坐而论道,而要有党校的特点。党校如果同一般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一样,那就没有特点了,也没有自身优势了。”[3]党校不仅仅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而且要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智库。因此,党校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研究有别于高等院校和其他科学院所,并非就科研而科研,仅仅停留在理论创新这层面,而是要聚焦党委政府当前的中心工作,更加关注现实问题,发挥党校的智囊团功能,为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提供决策服务等等。党校的学术研究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学术要为政治服务,这就是党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

(三)阐释党的思想理论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必须要有深厚的学理支撑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基于党校教育的实践性、时代性和问题性特征,党校的教学设计必须要把学理分析框架内化于课程体系,根据政治形势变化和组织意图要求采取灵活机动的策略。因此,党校教师必须时刻关注时事并能对当前的党情、国情、世情作出准确判断,同时更要具有过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功底,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对当前的发展形势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作出合理的解释。这是我们运用“用学术讲政治”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之一。因此,党校教师必须知行合一,反复实践,真正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在上课和研究中,要改变过去的思维方式,用党的最新理论阐释党和国家的发展规律,有意识地将学术研究导入备课内容。在讲述党的重大理论思想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时候,不仅要讲清楚中央的论断是什么、为什么,更要讲清楚这论断背后的学理支撑[4]。

三、坚持“用学术讲政治”,聚焦党校主业主课的教学改革

从党校的主业主课看,依据“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的基本经验,当前党校理论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扎实推进新思想生动进课堂、系统权威进教材、刻骨铭心进头脑[5]。为此,我们不断深化“用学术讲政治”的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强化问题导向、找准学术接口、构造学理框架,增强教学的学术含量和学理支撑。

(一)坚持党校姓党原则,处理好遵守政治纪律和学术科学探索的关系

党校自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为党员干部锻炼党性铸魂强本固基、为党培养政治合格干部的重任,所以在党校的课堂上,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必须贯穿始终,不能偏离。姓“党”的基因决定了党校教育培训的核心目的在于党性铸魂,这也必然要求所有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活动都要把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摆在办学首位,围绕主业主课,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办学的政治特色和政治功能,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穿教学培训管理全过程各方面。

首先,党校姓党是党校课堂教学必须践行的思想路线。党校课堂是一个神圣的讲坛,是贯彻中央精神、帮助学员增强理论自觉和党性修养的地方。党校所有的主业主课都是政治,所以讲政治的关键,首先是要做到“守纪律”。毛泽东同志指出,干部学习要“以研究思想方法论为主”。党校是党员干部洗礼修身最好的地方,党校教师身为党性锻炼的“铸魂师”,必须要紧扣时代发展主题,紧跟当前党情形势,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对广大学员进行培根铸魂,锻炼党性,切实让学员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而解决好学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这就要求党校教师自己的政治素质必须过硬,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理论功底扎实,彻底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理论、方法和立场。

其次,党校姓党是党校学术探索必须遵守的思维底线。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说学术探索无禁区、党校讲课有纪律,但‘无禁区也不是绝对的,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违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无论公开还是私下里,在党校都是不允许的。这是党的政治纪律,党校必须模范遵守。”[6]他还强调,“不能把探索性的学术问题等同于严肃的政治问题,同时也不能把严肃的政治问题等同于探索性的学术问题。”党校课堂作为党的重大理论宣讲地,党员干部培训主阵地,必须严把课堂教学纪律;党校教师作为党的声音传播者,在政治立场上不能有一丝含糊,必须坚定地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这是因为教师的政治态度、政治倾向会影响广大学员,授课者的政治倾向正确,可以成十倍、百倍地扩散积极效果,取得正面价值,反之则必定误导学员,贻害无穷。

再次,党校姓党要求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目的是理论素养的提升和理想信念的坚定,是属于精神价值层面的。在新的时代要求下,讲好党性教育课程就是要使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理想信念和党的宗旨意识,突出党章和党规党纪的学习教育,进一步引导学员提升政治修养、道德修养、法纪修养和作风修养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7]党校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积极传播者,“用学术讲政治”,找到“思想的启迪点”,让“思想”引发“深思”,让“思想”代替“说教”,让“思想”浸入“心灵”,力求润物细无声,让学员真正明理、悟道,在内心深处有所思考和触动。

(二)树立问题意识导向,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

马克思说过:“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8]。党校的课堂就是“用学术讲政治”对学员的思想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的地方。解决了学员的思想疑惑,统一了学员的思想认识,那么他们的行动自然就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这就是最好的讲政治。党校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必须树立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抓住时代本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探索中提出问题,把学员可能产生的认识偏差和实际困惑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难点,坚持“用学术讲政治”,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学理支撑帮助学员正确认识党和国家的大方针和政策。

首先,马克思主义科学最基本的特质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党校学员来自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党员领导干部,他们的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历丰富。他们到党校学习最大目的,就是希望党校教师能够切实解决他们思想认识上的一些困惑,甚至能够回答他们在工作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在党校课堂上,我们要教给党员干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关注新问题,切准“真问题”,聚焦大问题。同时要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已有问题,返本以求开新。党校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课堂讲授,厘清学员的思想困惑,从而把学员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当中来,帮助他们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解决发展难题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我们要坚持理论维度与现实维度相结合,引导学员善于树立问题意识,以问题为中心抓住时代本质;勇于攀登理论高峰,以理论创新攻坚时代发展难题。

其次,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找准分析现实问题的学术接口,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面对新常态、新矛盾与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刻洞察力和敏锐判断力,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着力探求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的关键问题,深刻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9]。要牢牢把握“講政治”这个根本,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切实学深、学透、弄懂;要紧紧围绕“用学术”这个关键,用学理分析把党的思想理论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背后的道理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

再次,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照应。毛泽东同志曾经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10]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是党的理论学习的优良作风,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根本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只是规划了“十四条基本方略”具体行动方法,更是从理论上提出了“八个明确”。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光辉典范,这里面的每一句每一条都蕴含着问题关照时事的政治大智慧,是我们党最大的实事求是的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党校教师既要透彻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方法论,把党的理论和身边事例、中央精神和中国实际、学术理论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也包括联系干部的思想实际,包括联系当前思想学术领域的现状。唯有如此,才能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出时代意义来。

(三)强化学理支撑,探索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

学术框架是思想的骨骼,是规律的脉络,是真理的载体。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有了问题就有了研究的方向。于是在引导学员找准问题后,教师就必须及时跟进,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对学员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论证,引导学员进行理性思考,对学员的疑惑进行符合政治逻辑的阐述并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欲行其之道,必先明其理。这就需要党校教师一方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另一方面,坚持求真求实,真正把科学理论的思想伟力有效释放出来。所以,不管是党性教育,还是理论教育,或者是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解读,在党校的课堂上都离不开学术的框架和学理的支撑。通俗地讲,就是用学术把党的话变为学员能够准确理解和深刻把握的话。惟其如此,学员才会真懂、真信和真用。

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来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源泉。坚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特征和理论核心,这也是理解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不懂得社会实践的意义,就无法正确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社会实践中,勇于而且善于进行开创性的理论探索和思想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当中,逐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此,要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师就必须具备宏大理论视野以及深厚理论积淀,才能坚持“用学术讲政治”的学术思维去建构理论框架,才能给学员阐述清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形成的现实逻辑。

其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深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渊源。任何理论创新既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与马克思主义发展一脉相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其创新发展的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了其精神内涵,人类文明共同成果拓展了其理论视野,这一切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魅力和独特优势。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点,在讲清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基础上,注重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在讲清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集体智慧结晶基础上,突出讲习近平同志个人贡献。如此,就能帮助学员深刻理解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丰富内涵、思想精髓。

再次,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主要任务是学习党的理论、接受党性教育。”针对当前党员干部当中存在理想信念缺失、党性弱化等不良现象,党性教育要真正触动灵魂打动人心,就必须对当前的党情、国情、世情做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层透视和分析,把党性教育和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念好马克思主义这本“心经”,用清晰的学理分析解疑释惑,才能真正解开党员干部的“心结”[11]。目前来看,部分党员对共产主义缺乏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精神空虚,更加需要通过党性教育这座大熔炉,既解决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问题,又解决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问题。因此,党性教育要为学员廓清迷雾,紧密联系历史与现实,紧扣时代发展的主题,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为学员的自觉行为,自觉接受党的思想引领和话语主导;引导学员用全局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去审视当前中国存在的问题,把远大理想和现实追求有机结合起来,始终做“理论上的清醒人”“政治上的明白人”,坚定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

参考文献:

[1]苏皖.做政治过硬的新时代党校教师[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8(8):20.

[2]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9):4.

[3]何毅亭.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奉献党校力量[N].学习时报,2016-05-24(1).

[4]王小珍.用学术讲好新思想突出党校教育的政治性与学理性[J].福州党校学报,2018(2):15.

[5]陈湘清.推进“用学术讲政治”的教学实践[N].学习时报,2018-03-23(6).

[6]王玮.党校教师如何用学术讲政治[J].党政论坛,2018(8):15.

[7]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2016:5.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9.

[9]叶丽.以十九大哲学智慧推动工作[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8(6):16.

[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1-112.

[11]丁彬.“用学术讲政治”是党课之魂[N].吉林党校报,2017-10-18(5).

责任编辑陆莹

猜你喜欢
党校学术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