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燕
“表现”是《音乐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之一,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演唱是“表现”的基本形式,是表现音乐、表现情感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形式。对低年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使得他们个个都乐于歌唱。
歌词是经过艺术化的文学语言,体现了歌曲的情感内涵。但处于低年段的学生,他们词汇量少,一些歌曲中可能出现比较多不认识、不理解的字或词语,致使他们对歌词的识记与对歌曲理解的能力较弱,所以学生常因记不住歌词或理解不了歌词所表达的意思,从而不能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因此,提高学生对歌词的识记能力与对理解能力,是歌唱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音乐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中指出,低年段(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和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的自然嗓音和灵巧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根据低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在歌唱教学中采用了感知体验、游戏互动、探究实践等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歌词识记与理解能力,有效提高学生演唱的表现能力。
一、感知体验,提高学生对歌词的识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教学中,把冗长难懂的歌词通过直观性的图画来表示,将抽象的语义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感知,把单一视觉的歌词转换为动觉、听觉、视觉于一体的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歌词的内容和语境,从而增强对歌词的记忆能力。
在教授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时,我问孩子们:“我们的国旗是什么颜色呀?”学生回答“国旗是红色的。”“国旗上有几颗星星呀?”“五颗。”于是,我在学生描述时,在黑板上立刻画出一面国旗,并及时将歌词“国旗国旗真美丽”“五颗金星照大地”注入孩子脑中,紧接着我一边画一片蓝天,兩朵小云,涂上红色,一边读出了后面两句歌词“我愿变朵小红云,飞上蓝天亲亲你”。随后我马上播放歌曲的范唱,孩子结合图画进行感受音乐。
教师借助图谱进行教学,将文字的“虚”与图画的“实”相结合,将固定的文字转换成直观鲜明的图画,使歌词变得形象、生动。图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上已经越来越受到欢迎,图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的难点,可以辅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情绪、情感。
二、游戏互动,深化学生对歌词的记忆能力
教育家陈鹤琴说:“游戏是孩子的生命,游戏是孩子获取知识的基本活动形式。”几年前,浙江卫视有个很火的综艺节目叫《我爱记歌词》,我把节目中的游戏形式运用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享受记歌词的乐趣和成就感。在学习歌曲《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时,我先让孩子们听两到三遍的范唱,并提示他们听完歌曲后进行歌词填空,能填对一个词的学生,就得到一朵小红花贴纸(小红花贴纸也是期末评价的参考机制之一,平时积极参与课堂表现或表现优秀等,会得到小红花)做为奖励,有了奖励机制,学生就积极起来了。听完范唱后,我在第一张幻灯片中显示以下填空:(括号里面是答案)
没有 ,哪里会有 。(星星,银河)
没有 ,哪里会有 。(海洋,浪波)
没有 ,哪里会有 。(太阳,月亮)
没有 ,哪里会有 ,哪里会有 。(祖国,我,我)
祖国 ,祖国 ,没有 ,哪有 。(妈妈,妈妈,你,我)
哪里会有 ,哪里会有 。(我,我)
填完词语后,学生进行听歌曲模唱,只需模唱空格中的歌词,反复两次后,学生对歌曲旋律也比较熟悉了,就采用师生接龙唱这种游戏方式:
(师)没有星星,(生) ,
(师)没有海洋,(生) 。
(师)没有太阳,(生) ,
(师)没有祖国,(生) 。
(后面的歌词采用齐唱)
这样,让学生在每个不同的环节中充分享受到记歌词游戏的乐趣,同时加深了对歌词的记忆。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具有音乐性的游戏,能使学生在游戏中更好地去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变化、乐曲的结构,加深对歌词的记忆和理解。
三、探究实践,加深学生对歌词的理解能力
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的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这说明音乐具有动态的特征,应加强音乐运动与身体运动之间的联系。
执教花城版一年级下册第4课歌曲《向前走》,虽然是只有两段歌词,第段有五个乐句的短曲;但由于有若干个生字,且歌词表达的内容有很多,音乐速度稍快,若对歌词识记不熟,在背唱这种表现方式下,学生比较难按歌曲原速顺利地唱下来,很多学生会因为想歌词而跟不上节奏和速度,还容易搞混歌词。如何化被动为主动、变枯燥为有趣呢?运用“体态律动”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歌词值得尝试。教学中,我让学生按节拍韵律并根据歌词编创相应动作,把歌词内容表现出来,在音乐中进行律动,反复多次练习后,学生就可以通过动作去记歌词,识记歌词的效果非常好,而且节拍也卡得很准。
教师运用教育家达尔史罗兹的“律动教学法”,能“唤醒孩子天生的本能,培养其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和谐,使感情更细腻敏锐,使孩子更加健康活泼,激发想象力,促进各方面的成长。”体态律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还可以辅助我们通过动作,理解歌词内容、传递歌词意境。
在歌唱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学段,采用不同的方法。在小学低年段的教学,建议多用体态律动、图谱辅助、游戏互动等方法帮助学生识记歌词,提高学生识记和理解歌词的能力,让学生更加自信连贯地演唱,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歌唱表现力,让其更好地表现音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