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位一体”模式的《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0-11-09 03:09赵春燕王世平
高教学刊 2020年30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课程教学教学模式

赵春燕 王世平

摘  要:《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由于其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要求课堂教学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文章在分析该课程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形式、教学资源和教学时空三方面实施“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实施效果表明:“三位一体”教学模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丰富的教学资源、高仿真的实训平台有效地改善了课程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30-0126-04

Abstract: Due to the strong practicality and operability, the course of International Cargo Transportation and Insurance requires classroom teaching to focus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pplication abili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eaching,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rinity" teaching mode from three aspects of teaching form, teaching resources and teaching time and space. The implement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inity" teaching mode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course and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through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rich teaching resources and high simulation training platform.

Keywords: "Trinity" teaching mode; International Cargo Transportation and Insurance; course teaching

一、概述

《國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坚持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战略目标。本科教育在重视对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日益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应用能力的培养[1]。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互联网+”等战略的提出,以及海南自贸区、上海自贸区、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贸易综合实验区的建立和运行,加大了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不仅要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贸易基本理论,更要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具有从事对外经贸工作的基本技能,才能胜任社会的新需求。《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具有较强实践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该课程涉及海洋运输、航空运输、集装箱运输等各类国际货运方式的特点、货运代理流程、运输费用的计算、海运保险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运输与保险业务流程、单据填制等。但由于课程本身、教学方式、学生因素、学习环境等原因,目前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理论讲授缺乏生动性、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没有机会体验真实的业务环境等问题。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背景下,积极探索《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的创新性教学方法,提高包括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在内的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通过先进的教学理念、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有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3]。通过该教学模式在《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创新实践和应用能力提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特点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是对外贸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建设与对外经贸不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发挥了重要的服务和保障作用。《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内容涉及各类国际货运方式(包括:海洋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集装箱运输、管道运输和邮包运输);运费计算;货运代理;海运保险的基本理论;租船订舱、保险办理、索赔和理赔等实际工作业务流程;提单、信用证、保险单等各类单据的缮制及使用;与国际货物运输及保险相关的国际公约和惯例。因此,《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是一门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极强的课程,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需要注重对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以便于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能够尽快胜任工作岗位。

(二)《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的课程特点,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的教学形式为课堂面授形式、网络在线形式和实验室模拟操作的有机结合。课堂面授形式下,以教师讲授为主,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网络在线教学形式下,教师将与授课内容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学习针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线提问,老师在线答疑,学生之间也可以在线讨论。实验室模拟操作中,通过引进在线模拟操作平台,为学生提供高仿真模拟实验环境,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目前《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课堂讲授缺乏生动性。作者通过网络和实地调研发现,大多数高校的《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依赖教材和课件进行灌输式的教学,但由于该课程涉及的概念和案例繁多、理论抽象、业务流程繁杂,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缺乏生动性,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第二,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离开社会实践的课程教学犹如无本之木,目前《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教学主要依赖于课堂,给学生提供的实践环节和机会很少,这使得学生很难将课堂中学到的业务操作流程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缺乏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4]。第三,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较少。由于《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以课堂讲授模式为主,这使得学生多数时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缺乏对课堂内容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也缺乏与教师的有效交流,从而妨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学生与学生之间也缺少针对课程内容的必要交流,不利于对学生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由于其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要求较高,但是目前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实践操作环节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而且在目前“教师主讲、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多数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积极思考、主动表达的机会较少,很难实现教师主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理念[5],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

三、《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教学中应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时空、教学形式和教学资源利用的“三位一体”。在教学目标上,“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强调从给学生传授知识为主向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转变。在教学理念上,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学生中心、学习中心、问题中心的 “三位一体”转变。在教学时间上,从狭义的课堂学习向课前、课堂与课后的“三位一体”的广义课堂转变。在教学空间上,从单一的教室向教室、网络与实验室“三位一体”的立体课堂转变。在课堂教学形式上,从教师主讲为主要形式,向学生讲演、师生互动研讨、教师评讲“三位一体”形式转变。在教学资源利用上,从以教材和参考书等书面资源为主要载体,向书面资源、网络资源和实验室资源的“三位一体”转变[6]。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特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做到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真正实现课程教学现代化,使课堂不仅仅只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成为学生能力与素质提升的重要载体,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创新实践和应用能力提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的教学目标。

四、“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通过“三位一体”教学总体方案设计、“三位一体”教学形式实施、“三位一体”教学支撑资源建设、“三位一体”教学时空构建,将“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全方位应用到课程教学过程,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一)多样化教学方式与“引进来、走出去”有效结合,实现教学形式的“三位一体”

1.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在理论教学中,通过结合PAD教学法(presentation and discussion)、PBL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形式的“三位一体”。在以上教学方法中,可以以PAD教学法和PBL教学法为主,结合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改善教学效果。PAD教学模式通过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听讲”和“思考”结合起来,把《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教学过程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教师的课堂讲授(Presentation)阶段,即教师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进行精讲,帮助学生了解知识框架,掌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第二个阶段为学生课后的内化吸收(Assimilation)阶段,即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余,通过阅读教材或其他辅助材料将知识内化为个人的经验,这一阶段是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过程;第三个阶段为学生的课堂讨论(Discussion)阶段,即学生带着课后自学和思考的结果与班级其他学生进行交流。PAD教学模式通过将讲授和讨论错开,让学生在中间有一定的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以讨论和作业的形式强化学习效果。PBL教学模式由教师设置和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将问题在课前发布给学生,由学生在课余进行思考,课堂展开讨论。除了PAD和PBL教學模式,教师也可以通过精心挑选典型案例、模拟高仿真业务环境,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流程的讲解与案例分析和情景教学相结合,提高讲授内容的生动性及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引进来、走出去”

严格意义上来讲,当前任何一门经济贸易类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不可能完全和现实操作情景相符,理论与实际操作之间或多或少均存在差异。为了让学生在《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的课程学习中,能够获得更加前沿、更为贴合实际操作的第一手资料,授课教师可以聘请具有多年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从业经验的行业优秀从业人员走进课堂,结合他们的从业经历和经验,为学生讲授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的业务流程、操作理论、技能和技巧,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获得更加前沿、更为贴合实际操作的第一手资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授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国际货物运输企业和保险企业进行实地参观和调研,以丰富和升华相关理论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二)建设课程案例资源库和习题库,实现教学资源的“三位一体”

1. 建设课程案例资源库

案例教学是《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理论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理论教学质量,授课教师需要搜集有关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的最新案例和典型案例,案例本身需要具有实时性和典型性,与学生们所处的现代信息社会相呼应,使学生对案例背后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7]。教师完成对案例的收集之后,对案例进行汇总、整理、改编,形成具有鲜明应用型特色的《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案例资源库,在课堂教学、课程考核等环节推广使用。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特点,建设的案例资源库可以包括研讨式案例和体验式案例。研讨式案例只给出对案例的原始描述,让学生以其为对象进行探究研讨式学习。体验式案例除了给出对案例的原始描述外,还给出其对应的技术解决方案,用于让学生以其为对象进行理解体验式学习。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课程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