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雯
摘 要:近年来,弹幕,随着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成为备受关注的文化现象。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以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以及符号学的观点为理论基础,又借助观察法,以及问卷分析法探讨弹幕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及流行动因,最后总结弹幕语言所带来的的社会效应。分析发现这种带有恶搞,吐槽性质的弹幕语言是对主流文化的温和型抵制,其成因受经济因素,归属因素以及情感因素的影响,在社会效应方面,弹幕语言虽呈现出不断与主流文化相融合的态势但它也会造成群体之间与语境上的隔阂。
关键词:弹幕语言;青年亚文化;哔哩哔哩视频网站
0 引言
弹幕,最早源于日本,与二次元文化的代名词“ACG” 即, Animation (动漫)、Comic(漫画)、 Game(电子游戏)密不可分,一开始具有弹幕功能的弹幕视频仅活跃在独立的弹幕网站,而随着这项功能越来越多地被各大视频网站引用,使用群体扩大,目前在我国,如爱奇艺、腾讯视频等不少主流网站都开设有此功能,这意味着弹幕作为一种亚文化表现形式,正在被大众文化所认识。本文主要探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弹幕语言产生的动因有哪些?第二;弹幕语言的社会效应有哪些?
1 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弹幕的研究主要包括社会文化、新闻传播以及信息技术等,此外,也有对弹幕本身传播特点和策略的研究(吕鹏、徐凡甲 2016;汤天甜、陈卓 2016;樊炜娣 2017),还有对弹幕信息组织、标识、检索的评价(赵宇翔、张轩慧2017),谢梅等人从大众传播游戏理论入手,提出弹幕视频可以给予受众心理上的满足,缓解他们的孤独感。还有从语言学理论方面入手的研究比如李冰芸(2018)的弹幕语言不礼貌研究以及弹幕言语不礼貌的情感表达功能研究。
2 理论基础
在语言学方面,语言学家索绪尔(1980)在其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给出了语言的定义: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来表达思想。与语言一样,文化也是人类特有的东西,它是指某一个区域人们生活所需的总称(顾嘉祖,2002)。文化是受社会因素影响且随着历史进程不断发展的。弹幕语言,作为一种别样的语言符号系统,是青年亚文化在语言方式上的体现。从这种符号学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角度出发,探究这种新颖的弹幕语言是如何表意以及它的社会效应对我们深入理解语言的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语料分析
3.1 研究方法
本文借助问卷星应用软件设计问卷,共收集到了 196 份问卷。此外观察以及文本分析的方法也被运用以探讨弹幕语言的产生动因和社会效应。
3.2 术语阐释之弹幕,青年,与青年亚文化
弹幕,英文名称为 bullet hell(子弹地狱),起源于军事用语,指用大量或少量火炮密集攻击某一区域,是一种叫作 Barrage 的炮兵技术。在热门视频中,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文字同时从屏幕上划过,甚至遮挡了视频原本的内容,看上去如同漫天飞过的弹丸一般。
关于青年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人十五六岁到三十左右的阶段。联合国又于 2008 年首次将青年年龄定在 15-24 周岁。由此可见,关于年龄的统一的界定是不存在的,此外,问卷星收回的问卷显示,对二次元文化以及发弹幕的乐衷的年龄段是 12-18 以及 19-25 岁且这两个年龄段的受众人群为在校学生以及初入社会的上班族们。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被调查者对这些弹幕语言的掌握情况还是很不错的,除了在各个年龄段都比较常见的两个“前方高能预警”,“建议二倍速观看” 之外,一些比较晦涩难懂的弹幕语言比如“火钳留名”,“Up 主”以及“QAQ”这类带有较高同质性以及符号类的弹幕还是在 12-18 岁以及 18-25 岁这个年龄段的适用性较高。
4 弹幕语言产生的成因
根据问卷星回收的问卷,青年亚文化群体所代表的的两个年龄段也就是 12-18 岁以及19-25岁这两个年龄段中,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弹幕语言有时比视频内容更有趣,弹幕语言能帮他们找到同道中人实现群体的认同结合问卷,我们可以将弹幕语言的成因归结为以下几点。
4.1 经济因素
首先经济因素是根本原因,话语权是由掌握经济权利的群体控制的。12-25 岁这一年龄段的弹幕青年们多数人是学生,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刚入社会经济基础还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好借助语言这种符号体系来实现自己的话语权。
4.2 归属因素
从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12-18 这个年龄段 80%以上的人以及 19-25 这个年龄段大约 43%的人都赞成彈幕语言能帮我找到同道中人,即,交际双方有着共同的心理需求:实现自我认同以及群体认同。由于弹幕视频网站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弹幕青年们在这个小圈子里分享着自己的感受,形成共鸣体验,从而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与愉悦感。
4.3 情感因素
根据问卷调查,出现情绪宣泄这一需求的受众人群是在 18-25 岁以上人群,很明显,是因为这一人群有的是刚上大学可能面临学业压力,有的初入社会可能面临工作与人际交往压力,在面临这些状况下,弹幕青年们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符号体系去对抗生活,学习,乃至职场工作上所遇到的压力与焦虑以满足自己的精神世界的需求。
5 弹幕语言的社会效应
5.1 正面效应
随着弹幕的发展,它开始渐渐的关注民生问题,这是弹幕语言向主流文化靠拢的结果。比如说今年是建国 70 周年,B 站上就专门推出了一个关于 70 周年的版块,这个版块也一直热度不减,弹幕的数量也非常可观。另一方面,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角度,弹幕语言促进了文字的创新发展,因为弹幕青年们在创造弹幕语言的时候借鉴了外国的语言符号体系以及其他表意方式制成一套符合本国语言特点的话语从而增强了语言的趣味性。
5.2 负面效应
从问卷调查中,我们还可以看出,26-46 这个年龄段的人似乎也并不把弹幕语言当成一种潮流,相反,他们认为弹幕语言很无聊是刷存在感的东西,因此这就暴露出了弹幕语言的某些负面效应。比如,由于某些弹幕语言在青少年群体中广为传播,因此使用弹幕语言沟通可能成为他们之间的常态,但是这种现象会造成不同群体之间的隔阂,
6 结论
在高度同质化的 B 站弹幕视频网这一言语社区内,青年群体们借助高度随意,自由,特征鲜明且具有吐槽和恶搞性质的语言符号体系完成自己与视频上传者以及与其他弹幕发送者的互动与交往,毫无疑问,弹幕语言植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年们在宣泄情感的同时又完成了自我身份以及群体的认同。最后,弹幕语言的社会效应也不可忽视即正面上亚文化不断向主流文化靠近与融合,负面上不正确的使用弹幕语言则容易造成群体之间的隔阂以及语境的隔阂。
参考文献
[1] 费而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2] 樊炜娣. 互动论视角下弹幕使用研究——基于 BiliBili 用户的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7.
[3] 顾嘉祖.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 李冰芸. 弹幕言语不礼貌的情感表达功能[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 25(04): 82-94+161.
[5] 李冰芸,.弹幕言语不礼貌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 2018 ,(02): 145-161.
[6] 吕鹏, 徐凡甲. 作为杂货店的弹幕池:弹幕视频的弹幕研究[J], 国际新闻界, 2016, (10): 28-41.
[7] 汤天甜, 陈卓. 弹幕的传播效果及其影响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5): 172-178.
[8] 赵宇翔, 张轩慧.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弹幕视频网站信息构建评价[J],情报资料工作, 2017, (3):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