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英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各培训基地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道路上不断摸索,主要围绕实训场地、培训模式、培训体系、培训课程、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然而,不同的专业技能人才培训对象有不同的特征,对于技能提升的需求不同,本文将以培训对象为中心,分析各培养对象的特征与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培训对象技能提升培训的侧重点,助力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训对象;国家级
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提出了《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随着各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培训基地)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培训基地产能,达到更好的培养效果,需要对培训基地的参培人员进行分析,研究其特征与需求,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策略以及培训课程体系。根据《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试行)》第五条规定,培训基地的培训对象主要包括:1.社会各类在职职工;2.在校后备技能人才;3.其他有技能提升愿望的劳动者。本文将对这三类培训对象进行逐一分析、研究。
1 社会各类在职职工
1.1 社会在职职工特征分析
社会各类在职职工有如下特征:1.培训受到企业的限制。在职职工生产任务紧,脱岗培训难免影响企业生产,且职工能力提升后企业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风险,所以大部分企业对于高技能人才培训持消极态度;2.个人自由时间较少。在职职工大部分是成年人,家庭责任重,个人可灵活支配的时间少,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低成本、耗时短的内部培训和自主学习;3.对培训内容的要求较高。在职职工有较为丰富的工作和人生阅历,他们对于培训内容的要求比在校学生更高;四是个体差异性大。企业在职职工的能力、素质、年龄差异性大,对统一培训内容的接受能力不同,培训难度较大。
1.2 在职职工对高技能人才培训的需求分析
在职职工对于参加技能培训有较强的目的性,他们希望以最短的时间开拓眼界、提高技能或者拿到职业资格证书,在不影响业绩的前提下通过培训达到升职加薪或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此外,他们希望培训的内容与他们的学历、年龄、学习能力、工作岗位等相匹配。
1.3 在职职工高技能人才培训的侧重点
(1)提高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培训的支持力度。为了提高企业送职工参加技能提升培训的积极性,各培训基地要开发出企业真正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内容、方式方法,更要站在企业的角度,通过与企业深度融合、进企业开展专项培训等方式,为其解决培训与生产的矛盾问题;(2)提高培训效率。可以结合互联网课程、电子资源,使参培对象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学习,缩短脱产培训时长;(3)制定差异化培训课程体系。每一个培训班都要以培训对象为中心,在培训前对培训对象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课程体系、开展培训活动。
2 在校后备技能人才
2.1 在校后备技能人才特征分析
在校后备技能人才有如下特征:(1)在校后备技能人才主要为职业院校的学生,他们没有太多的社会活动和家庭责任,可以用于提升职业技能的时间较为充裕。(2)在校后备技能人才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不足,对自我的认知不足,大部分对职业规划及人生规划没有明确的方向,不管是从职业技能、还是从业素养方面,都有较大提升空间。
2.2 在校后备技能人才对高技能人才培训的需求分析
在校后备技能人才希望通过技能培训,拓宽自己的眼界,获取有含金量的职业资格证书,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能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2.3 在校后备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培训的侧重点
(1)加强培训基地与校企的联合。培训基地要与学校、企业合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提供与企业交流学习、协同育人的平台,调查学校对学生培养的需求,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为职业学校补齐人才培养短板,达到合作培养的目的;(2)强化参培人员从业综合素质培养。对职业院校学生要强化从业素质培养,加强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等综合性培训,将法治观念、工匠精神、职业道道、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职业技能培训中,提升参培人员的职业发展潜能。
3 其他有技能提升愿望的劳动者
3.1 其他有技能提升愿望的劳动者特征分析
其他有技能提升愿望的劳动者主要包括: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社区未就业青年、退役士兵、失业人员、监狱服刑人员等。他们一般是由政府予以补贴、组织其参与培训,目的主要是为其解决就业问题。这类人员大多家庭经济困难、学历层次较低、学习能力较差,他们通过短期培训达到高技能人才水平的难度较大。
3.2 其他有技能提升愿望的劳动者对高技能人才培训的需求分析
这些有技能提升愿望的劳动者以掌握职业技能,从而能胜任某一工作岗位为目的,他们希望通过培训获得一技之长,能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由于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影响,职业技能培训的难度要有针对性的降低。
3.3 其他有技能提升愿望的劳动者高技能人才培训的侧重点
(1)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培训基地应调查目前市场急需、紧缺的岗位,根据岗位对人才的技能需求进行培训,促进参培人员顺利就业;(2)加強与企业、政府的合作。培训基地要积极的与企业、政府的人力社保部门沟通协作,为参训人员寻找就业机会,向企业定向培养人才,针对企业的具体工作岗位制定培训课程体系。这样既实现了参训人员的技能提升,又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提高培训基地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