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讲实效点滴之处显智慧

2020-11-09 04:01苏娟萍
江西教育B 2020年10期
关键词:写景诸葛亮交际

苏娟萍

在线上教学中,缺少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是一种遗憾,学生显性缺位是客观事实。如何做到“缺位不缺学”,最大限度让学生学有所获,是教师落实“以生为本”理念应思考的问题。本文试结合“赣教云”平台推出的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课例,探讨老师们是如何使线上教学更具实效性的。

一、组串整合,深度建构

线上学习,隔空听讲,教学如果随意、零碎,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对所讲内容必须做到板块清晰、条理清楚。就阅读教学而言,重构教学内容是有序表述的重要保障。教学内容怎么重构?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说“用心才能看得见”。且看教师们如何从教学解读的视角发现文本中的诸多关联点。

(一)以图为介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一课教学中,在“解诗意、悟诗情”环节,教师以文章的两幅插图为媒介,将《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两首诗形成互文比照,使学生在比较中理解诗意,在比较中走进“繁忙”和“悠闲”两种不同的诗境,进而体悟诗情。这一关联,摒弃了“随文教学”的套路,减少了许多重复环节,达到了高效阅读的目的。

(二)同类组合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按“写景—叙事—写景”的结构行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把写景两部分内容组合起来。这不是简单将相同内容进行拼凑,而是站在发现语言特点角度上的整合。教师出示两个写景的例句,提问: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你是怎样体会到这种情感的?接下来,教师放手让学生带着这种方法,自主从其他写景句子中体会情感。最后,教师将这种方法进一步延伸到叙事部分,因为写景与叙事是相通的。如此组合,是因为教师能够站得高、看得远,不孤立地看待文本的任何一部分,课堂也因此层次分明,省时高效。

(三)零存整取

縱观本次线上阅读教学,在篇章设计上,教师都没有走“线性设计”的路子,而是将教学内容归类、筛选、整合,形成几个教学内容板块。如《月是故乡明》一课呈现出“词串识字—概述内容—体会情感”的过程,《景阳冈》一课呈现出“读通故事—概述故事—讲述故事”的过程。这些板块形成了由易而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阅读认知台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同时,这样的板块也让教学脉络更清晰,营造出了更加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内容简约,目标适切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在线学习的注意力也是有限的。因此,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线上教学,执教老师对教材、教学内容深入研读,依标依本,着力于学生发展所需的核心知识,每堂课解决一到两个亟须解决的问题,不贪多、不求全。

统编教材就单元整体来讲,语文要素的落实是教学的核心内容。以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为例,教师大抵按照“篇章页学习,明确目标—精读课文,讲述单元核心知识点,训练单元核心能力—略读课文,加以巩固—交流互动,全面总结—语文园地练习”的流程进行。整个单元教学一以贯之,在不断解读要素、落实要素中发展学生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在此格局下,篇的教学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削枝强干。看本单元《梅花魂》一课的教学:(1)捕捉题眼,启情。导入仅聚焦“魂”字,理解其意,拓展“民族魂、英雄魂”,奠定体会情感的基础。充分发挥标题对学生理解文本的定向、引导、提示功能,导入即扣单元目标。(2)通读全文,见情。引导学生用小标题概括事件,再关注事件当中多次提到的“梅花”“落泪”等词语,初步领会文章饱含着外祖父的思乡、思国之情。(3)深入品读,悟情。先梳理在本单元前面的几篇课文中习得的体会情感的方法,凸显围绕要素学习本课的策略,然后让学生带着方法自读品评、涵泳语言、深悟情感。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单元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将核心目标分层落实。

三、讲授适宜,用力精准

单向授课,讲授法占主导,而“讲”是一门艺术。学生会的,讲了浪费时间;讲了也听不懂的,则失去讲的价值。教师如何做到让讲与学两相适宜呢?

(一)讲授重方法

会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必备的一项重要能力,而抽象概括对小学生来讲不是简单的事。针对这一点,在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中,执教老师利用课后习题,将知识点进行合理转化。出示课后习题一:默读课文。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题,将抽象的“起因、经过、结果”转化为“为什么借、怎么借、是否完成”,进而以概括“为什么借”环节为示范,找到相对应的段落(1、2自然段),然后运用“抓人物、事件”的方法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概括。教学至此,内容由“篇”缩小到“段”,又有明确的抓手,学生概括起来就容易多了。依此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概括经过、结果部分,最后把三部分内容合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内容。扎扎实实的学习中,学生得言亦得法。

(二)讲于所当讲

《草船借箭》一课教学,教师以“默读课文,把最能表现诸葛亮谋略和智慧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为切入点,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品读。看下面的一个教学片段。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师:你读到一个怎样的诸葛亮?(文本直观感受——胸有成竹。紧扣关键词“军令状”“惩罚”进行品读。联系上文知道这是周瑜的圈套,为下面制造矛盾做准备)

师:诸葛亮明明知道是陷阱,为什么还果断答应?

师:诸葛亮除了胸有成竹,还有不得不这样做的原因。(链接资料,分析三国形势,得出诸葛亮“顾全大局”)

这个片段,教到第三步,一个有谋略和智慧的诸葛亮形象就已经出来了。但教师却再向前多走了一步,“顾全大局”看似和“谋略、智慧”毫不相干,但细细想来,加了这一步,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再则,名著的阅读更多要给学生打开阅读的视角,培养一种阅读的眼光。

四、给予空间,让学于生

在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学中,为让交际真正地发生,教师拓展学习的广度,实施多维互动,一堂课花了很多时间让学生在班级群里交流,因此,屏幕上多次出现静止的画面。为了最大限度地克服学生交际过程无法变成教学资源的弊端,提升屏幕前学生交际的质量,教师是做足了功课。“和大人交流童年生活的哪方面内容?怎样就一个问题深入交流?请听一段录音……”教师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引导,渗透交际方法,提炼交际要点,为学生交际搭建框架。交际效果无法现场点评,精心设计的评价表提供了检验的标准,为实现良好交际效果保驾护航。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解决的应该是学生的问题,即便是线上教学,教师也应智慧地退让,把学的权利真正交给学生。“放声读读这三首古诗”“拿起笔来写下你的感受”“把你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家长说一说”……一节又一节课中,屏幕上一次又一次出现了静止的画面,学生有了实实在在静默思考、交流讨论的时间。隔着屏幕我们亦能看见学习——看见学生在探究、在分享、在成长。停下来,看似简单,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时却是那么难,殊不知,无为而为实乃大智慧也!

(作者单位: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写景诸葛亮交际
回忆,也是写景的利器
情景交际
如何写好写景作文
写景的妙招
写景篇:写一种自然现象
诸葛亮喂鸡求学
诸葛亮坦然报家产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
诸葛亮“七擒孟获”说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