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陆平 夏鲲
摘 要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兴科技领域对电子信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课程知识,而且更需要具备较高的计算机信息处理与数据分析能力。因此,对于传统的电子信息基础课程,我们需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拓宽知识范畴,引入多元化思想,结合智能终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电子信息 信息处理 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9.024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emerging fie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alents. Students not only need to master solid basic course knowledge, but also need to have higher comput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data analysis ability. Therefore, for the traditional basic course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we need to broaden the scope of knowledge, introduce diversified ideas, and combine with intelligent terminals to improv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Keyword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ata analysis
近年來,高新科技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科技不断涌现,使得传统的电子信息基础课程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在新时代的科技潮流背景下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并且将与之相关的教学改革工作相继落实到实际应用中,探索教学可行方式。面对独特的科技新形势,如何更好的利用新兴科技,结合传统的电子信息基础课程知识内容,转变教学理念,将多元化科技方式融入教学过程,进一步探索电子信息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1 新形势下的电子信息课程新要求
电子信息基础课程,如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等课程是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自动化、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这些专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对应的课程体系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子信息基础课程的任务是希望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电路、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与此同时,学生也要具备相应的电路与系统应用能力,以及数字信号等方面的实验和实践能力。由于电子信息基础课程是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储备必要的内容与知识,并且是今后从事电子与电气信息行业及相关实际工作的必要基础,所以该课程需要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基本的应用方法和技能,满足相关行业的市场需求。
随着高新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与电气信息行业需求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工科技术需求。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领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信息化需求,如在电子产品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大数据分析,更加准确地获取当前的市场需求,从而具有针对性的设计相对应的产品。在大数据的技术中,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传递,多元化的数据类型,可深度挖掘的数据价值特征,这都可以进一步反馈到传统的工科技术领域当中来,从而可以不断地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细节,为后续的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对传统的电子信息基础教学产生了巨大的新要求。如在传统的电力系统行业,无人机的日常巡检工作,需要学生不仅掌握电气工程专业领域的知识与内容,而且更需要学生熟悉和掌握机器人工程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再如在传统的汽车行业,为了满足日益发展的智能汽车需求,需要学生掌握电子专业领域以及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等相关领域的内容。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科技不断地渗透到传统的工科技术行业中,与传统技术相互交叉,带动了原有的传统技术行业改革转型升级,同时更是为今后将要进入这些行业工作的学生们提出了更高更新的学习和知识要求。
因此,新形势下的专业特征和行业需求表明电气与电子信息领域需要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传统的电子技术内容与知识,而且需要掌握新形势下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面对新形势下的电子信息基础课程新要求,一方面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进行相应的改革,通过将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科技手段融入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进而实现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通过学生学习情况数据分析,进一步地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理解深度。面对不同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以更好地更准确地实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可以将相应的计算机应用知识融合到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实践环节,积极地通过新兴科技方式,适当的改变教学模式,引导课堂理论知识与信息化背景下的多领域交叉,促进提高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
2 教师角色变化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一个在教室讲台课堂上授课的主持者,同时也是电子信息课程内容知识的传递者。在教学具体过程中,教师以电子信息基础课程的具体授课内容为主要的讲解思路,结合教师自身的主观意识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向课堂听课的学生传递具体的知识与内容。同时,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提问与回答内容的反馈,交流对课程知识与内容的不同看法与思想。
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课堂内容与知识,他们会通过各种不同的科技方式来拓宽知识信息渠道,获取更多的电子信息基础课程相关领域的知识和内容。因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融合新形势下的科技方式与手段,让教师从一个传统的授课者转变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以传统电子信息基础课程知识内容为支撑,引导学生们自主搜索相关领域内容,学习相应的知识,让学生们能够懂得如何利用自己身边的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信息,学习知识,掌握重点,在学生们遇到问题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身同时也需要具备较强的信息化思维能力,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变革,积极应对电子信息基础课程的挑战,学习和吸收新形势下不断变化的新知识和新思想,从而可以进一步对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更多的完善与创新,让电子信息基础课程内容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模式与内容,而是更符合新时代新形势下的信息化技术要求,从而培养出更全面的高科技人才。
3 多元化教学相结合
信息化背景的电子信息基础课程,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系统化、复杂化工程。在传统的知识内容中,一个问题的解决可能只需要单一的体系内容。然而,现今时代下的一个问题往往需要运用到不同学科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解电子信息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还要合理地拓展教学渠道和教学内容。一方面,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增加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介绍,如对当前新兴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的知识介绍,阐述不同学科之间的逻辑关系;另一方面,积极地引导学生利用智能手机终端,通过移动互联网,实时地搜索和查阅电子信息相关领域的知识和内容,并同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分析。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启发式教学,进一步创设教学和学习氛围,提高了新形势下的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与数据分析能力,使得学生在掌握传统电子信息基础课程内容和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实现新兴科技与传统工科知识的交叉与关键,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工作打下基础。
课堂教學受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所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学习到的知识是有限的。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高速发展,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课程相关内容与知识也越来越多。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智能手机终端和互联网技术,将所需要的教学内容与知识重难点通过线上线下两部分同时进行。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实时视频连线,公众号信息等方式,实施课程知识体系,辅导与讨论等,及时发布课程的教学资料,参考资料等一系列教学资源,并且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自主地拓展学习渠道,搜索相关领域资料,上传到资源共享平台,进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学习与进步。学生可以通过即时信息传输平台,将自身的学习进度,知识掌握分布,重点难点的理解深度,及时地反馈给授课教师。然后,授课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安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深度讲解学生们难以理解的重难点知识内容,从而可以加强电子信息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理解与应用。通过互联网的教学优势,学生们在自主搜索资料信息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在自主地学习电子信息相关领域的知识内容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数据分析能力。
电子信息基础课程的实验内容主要是对已知的相关定理和定律的验证。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即时实现实验环节和理论知识的相对应。教师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更新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方面的应用知识,如通过电脑端或智能手机终端在互联网进行电子信息基础课程相关领域的信息搜索,通过相应的数据处理电脑软件进行海量数据和重点数据的分类与处理。然后,鼓励学生加强高等数学与概率统计方面的知识学习,进而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以及通过数学模型分析,并利用相应的计算机编程语言进行编写程序和运行分析,进而实现传统电子信息基础课程知识点的处理与分析。这个过程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数据分析能力,为今后从事的电子信息行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科技相互交叉的新形势需求打下了基础。学习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所以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可以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实验任务,积极地引导学生动手完成相应的实验内容,如个性化电路设计等。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通过即时视频连线,小视频制作等方式,对理论知识进行整理,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分享学生自身对理论知识和实验内容环节的理解。这样可以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实践技能,提高自身的信息处理和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4 结语
在新形势的信息化背景下,新兴科技与传统电子电气技术的交叉应用越来越广泛。面对新形势下的电子信息人才需求,对电子信息基础课程进行不断改革,才能抓住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机遇。教师不仅要积极转变自身角色,而且要充分地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兴科学技术,并且尽可能地融合多种教学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与数据分析能力,进一步适应新形势下的电子信息基础课程新要求,竭尽全力地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在今后进入电子电气相关行业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包建荣,姜斌,刘超,栾慎吉.应用型本科电子类创新实验分层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34):27-28.
[2] 聂振钢.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的电路分析课程教改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6.3(32):16-17.
[3] 王迷迷,张立珍,陈慧琴,陈玉林.微项目实践驱动型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教改[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6.38(04):45-47.
[4] 杨菡卿.互联网+时代大学心理健康课程教改实践[J].才智,2020(15):185.
[5] 罗柳.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高校教改策略研究[J].财富时代,2020(04):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