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抗逆力的途径探析

2020-11-09 02:53程秀仙
锋绘 2020年6期
关键词:抗逆力新冠肺炎大学生

程秀仙

摘 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均造成重大影响,当个体面对危机时,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从而导致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受到影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拓宽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及渠道。本文对疫情期间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加以讨论,针对运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抗逆力提出可供参考的针对性建议,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冠肺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抗逆力

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对于此次疫情,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针对疫情防控工作指出,要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重点加强对人民群众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与心理危机干预,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狙击战。相继,国家卫健委针对疫情防控工作发布《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的通知》,针对疫情下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做出重要部署。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互联网和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学生使用广泛且频繁的、具有教育功能的网络平台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平等、自主、交互性理念,利用网络平台与网络资源来帮助发掘学生个体的潜能,培养其心理健康素质。

抗逆力,又称复原力、壓弹、心理弹性等,是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指当个体面临困难、挫折等逆境时,个体产生的心理协调与适应能力,即遭遇挫折之后,个体能摆脱挫折的打击,在逆境中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与正常的行为的能力。较强的抗逆力能够使个体积极应对危机,克服困难,运用有效策略从压力事件中恢复,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由此可见,在新冠肺炎的重大危机情况下,运用网络平台和手段,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抗逆力,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 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抗逆力的现实需求

当发生某种突发危机时,个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或严重的急性应激障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状况。在本次重大疫情下,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呈现出消极状态特征,一方面,面对来势汹汹的重大疫情,部分大学生因担心自己或家人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而感到害怕、恐惧;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信息接收者,难以判断网络上传播信息的真实性,过度关注负面性信息会导致悲伤和愤怒;此外,根据教育部发布《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各个高校相继组织开展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因此,学生需要适应全新的学习方式,会因长期居家在线学习而产生倦怠和焦躁心理;最后,预毕业生受疫情影响,在就业、升学问题上容易产生焦虑和失落等情绪。适时给予长期居家防御疫情的大学生指导、为其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积极应对此次突发性应激事件,使他们能够在面临危机和压力的环境下解决困难,培养个人健康心理品质,以此发展积极心理以应对人生挫折,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提升大学生抗逆力的现实需要。

1.2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为提升大学生抗逆力提供有效途径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学生的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互联网+”教育也随之迅速得以发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结合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而且能够满足学生各种心理健康课程及学习资源的需求,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同时,教育者借助新媒体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态,随时随地为学生提供实时在线心理咨询,随时分享和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实现特殊时期的“键对键”实时师生沟通,为学生提供网络社会支持,帮助大学生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

2 运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抗逆力的途径

疫情期间,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模式被打破,对疫情的不确定、长期居家隔离、在线课程学习等都导致学生产生害怕、焦虑、担心等不良情绪反应。因此,要充分运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视这次心理历练,从危机中发现促进自身发展的因素,积极调节情绪,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2.1 提高认识,利用网络促进知识的分享与传播

教育者应当充分认识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抗逆力的重要作用,依托网络平台,实时运用图片、文字、视频和语音等多种形式传播信息,向大学生普及疫情实情实况、疫情防控知识、个人防护技巧、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节技巧,帮助大学生理性认识和看待疫情。有调查研究显示,99.47%的同学能够通过手机等媒体网络了解新冠肺炎的具体情况。但是,只有21.81%的同学表示非常了解,77.66%的同学表示基本了解,0.53%的同学表示不了解。在信息的真伪上,32.18%的同学表示能够非常清楚地辨别信息真伪,44.04%的同学表示会受到有关疫情谣言的困扰,对信息真假难辨,23.78%的同学表示依情况而定。适度关注正确的疫情信息和身心防护知识,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做到科学防护,保持身体健康,而且能够使大学生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慌,增强抵抗困难的信心,从而运用积极的策略迅速摆脱危机。因此,教育者要提高认识,善于运用网络平台传播真实的疫情知识、传授心理健康调适技巧、开展抗逆力知识传授和支持系统的构建等,引导大学生辨别信息,帮助其积极地应对各种危机,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2.2 开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不断创新教育形式

由于开学时间推迟,大学生居家隔离并完成线上课程学习,部分学生因长期居家而产生焦躁、烦闷的情绪,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受到制约。同时,开学后学生将面临学习方式、生活状态的转变,容易适应不良。对此,可以搭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提供互动性的信息交流、信息沟通平台,建立“校级-院级-班级-寝室”四位一体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实现实时信息分享和网上心理咨询。同时,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加以不断地创新,充分发挥微信、QQ、校园网、网上心理咨询室等新媒体的作用,通过多种网络渠道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添教育的趣味性、吸引力,吸引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表达。此外,利用网上心理咨询室为学生解决当前的疑虑和困惑,充分发挥网络互动性、匿名性的特点,及时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

2.3 坚持以学生为本,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导向,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出发,从传统的隐形教育转为显性教育,不仅仅只是定位于学生没有心理问题,而是通过传授抗逆力知识、开展团体辅导、构建支持系统等工作,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整体性抗逆力水平。教育者要以优势视角,积极地给予大学生关注,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自我教育的功能,对大学生的积极行为和努力及时给予正向评价,将危机转化为激发大学生潜能的一次契机,从而实现对大学生个体的“增能”和“赋能”。同时,充分调动和发挥朋辈群体的作用,建立网络互助小组,通过朋辈群体的信息交流和分享,获得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从而实现心理调节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2.4 实时动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积极关注与倾听

有研究表示,外部生活事件会影响大学生得抗逆力,外在的逆境、挫折在短时间内虽然不会对学生造成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但是,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负面情绪,情绪低落、丧失目标和斗志,影响其长远发展和健康成长。由于突发性疫情的大范围蔓延以及长时间生活和学习方式的改变,部分学生迫切想解除隔离离家外出,或厌倦在线学习、因学习效率低下产生失落感。因此,可以通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实时动态管理,积极沟通,增进师生互信,对抗逆力低、情绪低落的学生给予情绪疏导,引导学生以生命故事的形式讲述内心的压力,帮助他们发现危机事件中有利于自身健康发展的有利因素,树立良好的期待和愿景,增强抵抗危机事件的信心,构建抗逆力。

2.5 坚持育心育德相结合,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教育者在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坚持育心育德相结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等内容贯穿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大学生树立起远大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充分发挥爱国主义精神和学雷锋志愿服务精神,在疫情防控期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谱写当代大学生的时代风采。

参考文献

[1]刘慧娟,贾洪岩,胡佳.“微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建构[J].大众文艺,2018,000(020):201.

[2]杨玉相,蔡大武.大学生抗逆力的研究与思考——以贺州学院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2015,15(1):1-4.

[3]赵波,蔡特金,张志华.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情绪状态的呈现与调适[J].中国青年研究,2020,(04):49-54.

[4]赵春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J].心理月刊,2020,15(8):1-3.

[5]谭晓兰.从“危机干预”到“抗逆力培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范式[J].高校辅导员,2019,(04):66-70.

[6]杨玉相,蔡大武.大学生抗逆力的研究与思考——以贺州学院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2015,15(1):1-4.

[7]刘冬.“互联网+”时代网络互动对大学生抗逆力的影响:网络支持的中介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2):96-99.

猜你喜欢
抗逆力新冠肺炎大学生
政府要做好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应急防控的“五情”大数据分析
科学与价值: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风险决策机制及其优化
台陆委会正式改称“新冠肺炎”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抗逆力视角下离异家庭子女研究现状述评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抗逆力挖掘
小组工作方法在提升初中生抗逆力中的应用
优势视角下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抗逆力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