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2020-11-09 02:53郝文静
锋绘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安全管理

郝文静

摘 要: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安全事故的发生告诉我们,众多的规章制度,健全的安全网络,完备的实验室安全设施,仍然无法杜绝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因为仅仅靠监督和被监督的传统管理模式是难以实现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目的。本文概括了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以及相关举措,高校只有让全体的师生从内心深处认同实验室安全文化的价值观,超越传统安全监督的管理局限,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实验室的安全。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安全管理

高校实验室是开展实验教学,科学研究以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是实现大学功能的重要平台载体。但与此同时,高校实验室内不仅存在用水用电用火等一般隐患,还存有大量的易燃、易爆、辐射、腐蚀、剧毒等危险品,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安全文化的概念最早提出于上世纪80年代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目的是解决核安全问题。1993年,劳动部部长李伯勇提出:“要把安全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的高度来认识”,从此安全文化正式引入中国,并逐渐被大家重视。

1 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1 实验室安全文化是校园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室安全文化是校园安全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校的管理层应将实验室安全文化融入到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战略之中,整体推进。

近年来各类安全事故频发,人员与财产损失惨重,例如2015年12月18日,清华大学化学系何添楼二层的实验室发生爆炸火灾事故,导致一名正在做实验的博士后当场死亡;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实验室发生爆炸,导致三名学生死亡。实验室活动的主体是人,人为原因是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激发每位师生“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本能意识,营造人人关心安全、时时关心安全、事事关心安全、处处关心安全的文化氛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实验室安全隐患,保障师生安全,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1.2 实验室安全文化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灵魂

目前,大部分高校实验室存在着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实验室内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师生对这些规章制度却熟视无睹,违规操作屡见不鲜,追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关键所在是实验室安全文化的缺失。实验室安全文化是高等学校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中,经过长期的积淀和不断总结完善而形成的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和行为准则。这种安全文化被学校决策层倡导,并为全体师生认同。文化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不是制度,它贯穿于我们每一个细节之中。

实验室规章制度的约束对安全管理的影响是外在的、强制的、冰冷的、被动意义上的,而实验室安全文化的作用则是内在的,自愿的、温和的、潜移默化的。实验室安全文化具有其他约束无法媲美的优越性,引导人达到最高的标准,对实验室安全管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灵魂。

1.3 实验室安全文化保障了实验室可持续发展

对近年来多起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研究表明,做实验时违反操作规程或操作不当、疏忽大意是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人的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学生作为实验室使用的主体,若实验室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匮乏,没有养成好的习惯,那么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安全事故。

文化之貴,贵于积淀,贵于传承,优秀的实验室安全文化是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实验室安全文化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通过不断的努力,代代相传,相沿成习。任何一种实验室安全文化一旦形成,就像是一种遗传因子,必将一代代的传承下去。规章制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不再适用,而这种实验室精神却是永续的、根深蒂固的。

2 建设实验室安全文化的举措

2.1 重视物态建设,杜绝安全隐患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完善的实验室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基础。在实验室中,应根据危险源配置监控系统、危险气体报警装置、通风系统、防护罩、洗眼装置、应急喷淋、便捷急救箱、消防器材,如灭火毯、灭火器、消防栓、防火门、灭火沙等,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保驾护航。

2.2 “以人为本”,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学校领导者重视实验室安全文化的建设,高扬“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旗帜,彰显人的尊严和价值,营造人人重视实验室安全文化的氛围。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具备安全操作技能,真正做到实验室安全人人有责。全体师生始终铭记实验室安全永远在路上,不可抱有侥幸心理。

2.3 促进实验室安全文化活动的多样性

创新实验室安全文化活动的载体,促进多样化发展,以此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使得影响范围更加深远。高校可以举办实验室安全竞赛、安全演讲、安全漫画展、事故图片展板、危险化学品泄露应急演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全体师生认识到安全管理知识的重要性,以此提升安全文化素养,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 结束语

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对保障高校实验室安全具有基础性意义。近年来频发的安全事故证明,只有当安全上升为一种文化,而不单单是靠制度约束时,才能摆脱“发生事故-检查-整改-再发生事故-再检查-再整改”的恶性循环。通过实验室安全文化的建设,营造实验室安全文化的良好氛围,对一切安全隐患采取事先预防的有效措施,坚定一切事故可以预防,使安全成为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

[1]冯建跃,阮俊,张银珠等.关于做好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的几点思考[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3,30(7):4-7.

[2] 林荣锋,文惠玲,陈秀娟等. 浅谈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8):429-431.

[3]贺占魁,黄 涛. 综合治理视角下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1):4-7.

[4]彭华松,谢亚萍,刘闯等.基于安全文化建设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9):335-338.

[5]周健,朱育红,蓝闽波.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特点及发展趋势浅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7):281-284.

猜你喜欢
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安全管理
浅谈电力基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关于平衡高校实验室使用频率与安全指数的思考
浅析高校开放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分析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研究
浅议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系统论视域下的高校实验室发展探讨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