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凤
【摘 要】本文分析艺术类中职学生的特点及德育的现状,阐明语文教学与德育之间的关系,论述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措施,巧妙地运用教材、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和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以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关键词】中职 语文教学 艺术类学生 德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2B-0028-03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目标,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也意味着职业教育进入了新时代。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意义重大的伟大工程。现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建构和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教育,至关重要。其中,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的必要途径。发展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重点是提高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其关键又在于学生的德育水平。提高德育水平,要求学生在思想品德上不断进步。当代中职艺术类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比较重视,但成长于这个互联网、开放性时代的他们,普遍存在功利性心理,以自我为中心,不重视德育,甚至觉得没必要。这要求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要对他们加强德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其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艺术类中职学生的特点及德育的现状
艺术类中职学生年龄大多为 14~17 岁,年龄普遍较小,生理、心理都尚不成熟,情感丰富,重视个性的发展。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薄弱,不爱学习,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成绩也较差,很多学生就读职校是因为没有其他选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很难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也跟不上新的学习进度。他们当中有的同学对未来、前途没有信心,具体来说,他们中有的同学对未来发展无计划,没有明确的目标,存在自卑心理。中职类学生是学生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而艺术类中职学生又是特殊群体中的特殊。艺术类中职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天赋和专业技能,对所学专业比较重视,也大都将主要精力投入专业技能的学习中,但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普遍不高,对品德学习也不注重。他们过度讲究功利性,对我国优秀的传统品质“诚实守信”“慎独思远”等不重视,甚至鄙弃这种优秀的品质,将之视为迂腐而无用。他们自我意识强,个性化突出,很多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娱乐,不关心时事,觉得政治理论的学习可有可无。他们处理事情也很容易受外界影响,考虑事情容易脱离现实基础。他们自律意识薄弱,对信念与理想的追求淡薄,缺乏诚信与社会责任感。中职阶段是学生一生中很关键的发展时期,这阶段学生生理和心理都逐渐走向成熟,性格也逐步稳定。教师应该教会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使之能够正确地认识这个世界和恰当地处理事情,有责任有担当,身心健康地成长,成为新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可见,加强艺术类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十分必要。
二、语文教学与德育之间的关系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其中“德”是第一位,可见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整个人生发展中的重要性。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生活能力和审美情趣,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人交往和融入社会,在学生的人生发展中有很大的作用与意义,是中职学生必须学习的文化基础课程。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更为重要,教师不仅教授学生文化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文字是通情达意最好的表现方式,语文知识既有人文性、典范性、感染性,又具有时代性、实用性的特点。人文性的核心是人,把人放在首要位置,以人为本,注重人的想法与个性。教师应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让学生当课堂的主人,唤醒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意识。典范性,语文课本的文章,大多文质兼优具有代表性,有着浓厚的思想内涵。教师要善于从课本和生活中发现先进典型,充分运用好这些教育资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引导,融入集体主义、团结友善、爱岗敬业、奉献社會等内容,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不断提升。时代性,语文知识一般是能够体现当代民族文化精神风貌和社会经济发展新成就的内容,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与社会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充满时代意义。实用性,中职语文课程中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夯实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并使之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熟练应用。比如,应用文,我们经常见到、用到,非常方便与实用。可见,语文教学具有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独有的优势与条件,是我们加强学生德育的良好手段。
三、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措施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加强德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任重道远,不能急于求成。常言道:“给人一杯水,自己先有一桶水。”语文教师要具备丰厚的知识储备,具有崇高的品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寻找有效的德育方法,巧妙地寓德育于语文学习中,加强艺术生的德育,提升他们的德育水平,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
(一)巧妙地运用教材对学生开展德育
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大多数文质兼优、享誉中外,充满人文性、思想性、感染性,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充满丰富的思想精华,具有较高的思想内涵和典型性。比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这正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最好的素材,完全可以充分地加以利用。语文教师在教学上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合理、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把课本内容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讲解和分析文章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巧妙地利用一些典型性的实例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比如就教法而言,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一讲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和目的,然后再对文章进行全面详细地解读。在概括文章的主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概括,再和学生一起深入挖掘文章蕴含的思想,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情景,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样,既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课本内容,又能使学生深刻领会文章的思想,得到思想上的熏陶,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虽然近年来中职学校的语文课时减少,叙述典型人物的内容减少,但只要教师巧妙地充分运用好教材,也一样能达到德育的目的。比如,讲解《项链》一文,分析女主人思想行为的时候,既要从女人公具有的熱爱生活、勇于承担责任和勤劳坚强这些优秀品质进行分析,又要从人性的虚荣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懂得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哪些需要我们放弃,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把小说中的人物拿到我们现实生活中对比分析,让学生对照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这样的人。在分析和讨论中,让学生有自主权,当课堂的“主人”,从而获得德育。又比如教材中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和美国作家厄纳斯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等,这些都蕴含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非常好的现成素材。语文教师应充分运用好课本内容,巧妙地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二)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在语文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德育,可使学生更亲切,不会觉得品德学习空洞。这些现实生活,可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也可以是身边人的故事,或者是学生熟悉的明星行为,以及其他能让学生感兴趣的事。贴切学生熟悉的生活的事例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认真听课。具体来说,教师如果能将理论和情感很好地结合起来,将人文关怀与个人情感结合起来,那么就能使学生在教师营造的情境中产生情感上、思想上的共鸣,使德育工作效果更为显著。
例如,学习法国作家蒙田的《热爱生命》时,就热爱生命而言,如果老师没有将文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那么学生会觉得空洞,听课的热情不高,也不能理解生命的价值。而如果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结合,那么情况就会不同。比如,教师在讲解中适时地问学生,作为一名中职艺校生,如何度过职校生活才算是热爱生命,才算是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生命。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各抒己见,领会生命的价值。又比如,可以结合蝴蝶破茧成蝶的过程进行德育。蝴蝶幼虫包裹在茧里羽化时死亡率高达 80%,经历了化蝶时的痛苦挣扎,依靠自己的努力,才最终成为一只拥有美丽翅膀的蝴蝶,自由飞翔于天空。让学生领悟生命是如此不易,我们要努力要坚强。或者,结合电影《芳华》来学习。很多学生都看过这部电影。这是一部关于军旅岁月记忆的作品,讲述了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里经历的人生故事。主人公富有理想抱负、心有信仰,是一个胸中有家国情怀的热血男儿。结合这部电影,深入挖掘文章蕴含的思想魅力,使学生的心里有所触动。
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求教师兼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懂得如何恰当地运用教材内容和现实生活事例。既不局限于教材,又不能脱离生活,缩小教材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现生活、感悟人生的能力。学生只有对生活有了更深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把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而从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思想力量。
(三)将教学内容与所学专业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
艺术类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不高,更对思想教育不感兴趣,但都比较重视所学专业,对专业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爱,甚至是执着。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注重的“实用”这一方向出发,在语文教学中,把德育和他们所学专业联系。这样,在学习时,学生就会觉得很新颖、很实用,不会觉得枯燥,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把学习专业的热情延伸到德育上。例如,在给声乐班讲授我国古代戏曲《窦娥冤》、话剧《雷雨》和诗词贺敬之的《回延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引导学生重点体会这些优秀作品所体现的正义、勇敢、忠诚、爱国等精神魅力。告诉他们,音乐是人们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只有能体现优秀品质的音乐才是好的音乐,也才会受人们欢迎。当你们欣赏、创作音乐时,要注意这点,音乐是人类灵魂的搏动,要能深深打动人们的心,让人们从中领悟什么是高尚的品德,什么是崇高的理想。比如,《我的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这些歌曲,因为表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之情,洋溢着一种骄傲、一种自豪,赞美了新中国的成立及中国人民自强自立、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所以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成为了经典歌曲。这样,将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可以让他们体会品德学习对他们学习专业是有帮助的,德育学习和专业学习不可分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新时代、新环境下,语文教师要树立现代化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下转第93页)(上接第29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德育,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文化知识和思想品德上都能够不断进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修养,成长为身心健康的高素质艺术类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玉华.将德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2)
[2]闫 辉.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3(19)
[3]林倩婷.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艺术[J].教育探索,2010(2)
【作者简介】苏 凤(1990— ),女,汉族,广西玉林人,文学学士,广西艺术学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学和中职教育。
(责编 卢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