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禅与王维的山水诗

2020-11-09 02:53冯源
锋绘 2020年6期
关键词:山水诗王维

冯源

摘 要:禅宗追求“恬淡”、“空寂”的审美哲学,讲求在俗世生活中“体悟”。王维一生参禅悟佛,其山水禅诗皆受到禅宗哲学思维的影响。

关键词:佛禅;王维;山水诗

唐代是诗歌艺术鼎盛的时期,也是中国禅学发展至成熟的时期。禅宗南宗的创立,标志着中国佛禅思想的确立。曹溪禅、菏泽禅、洪州禅的先后崛起,昭示着禅宗的迅猛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几乎所有唐代文人都受到了佛禅思想的浸润。在唐代众多的诗人当中,王维的山水诗尤其能够体现佛禅思想。

王维,字摩诘,出身太原王氏。母亲乃是唐代高门博陵崔氏,青年守寡,受慧于大照禅师, 笃信佛教。王维少年时便受到浓厚佛禅氛围的影响。在王维的诗作中,出现的僧人居士达20多人,他的山水田园诗浸润着自然恬淡、空寂虚静的禅宗思想。

《文心雕龙·明诗》“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指出山水诗的发展状况。当老庄思想从诗歌中减少了,山水诗中有关自然山水的内容就增加了。王维以前,山水诗经历了一个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文人多服五石散。服用五石散后不能久坐,常常要“行散”,出门到郊外散步。这增加了文人与自然接触的机会。于是,山水自然成为文人诗的描写对象。开始时,山水多与游仙以及玄言哲理相结合。比如郭璞的游仙诗,又比如谢灵运的山水诗。但是,这些山水诗往往前几句写自然山水,最后两句拼凑上哲理或是玄言。山水景物的遣词造句虽然也华美,但是却有些生硬。王维对山水诗的发展就在于他能写出山水自身的生命力。

《辋川集》中收录了王维许多山水禅诗。比如 “秋山斂余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木兰柴》)夕阳掠过秋日的山顶,金光洒向树林,映照出艳丽斑驳的山色。傍晚山林的雾气,随着偶然飞过的鸟飘忽不定。诗中的画面看似是静止的,而落日余晖间偶然路过的飞鸟、氤氲不定的山岚与明灭闪烁的彩翠,这些瞬息而变的景物,都折射出刹那生灭、虚幻不定、无常无我的深深禅意。整首诗自然生动,没有玄言哲理的生硬介入,也没有诗人情感的主观投射。大自然中生命动态之美被完整呈现在此,禅趣横生。王维的山水禅诗,较前人来讲,最好的地方在于他能够用明练的语言描绘出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山水景物,他的诗中没有一句阐明佛法大义,而通读全诗,却感到字字禅机,境界空灵。因此,清代王士祯才说“严沧浪以禅喻诗,余深契此说。而五言尤为近之,如王、裴辋川绝句,字字如禅。”

当然,王维这种山水诗的风格与禅宗公案的影响不无关系。《祖堂集·靖居和尚》有“庐陵米价”的公案。僧人问什么才是佛法大义,六祖慧能的弟子靖居和尚就反问他庐陵米价如何。这两个问题看似风马牛不相及,而实际上,靖居和尚想要告诉僧人,不要纠结于形而上的“佛法大义”,要把握住此时此刻,把握住日常的生活,生活中自有禅机。而王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秋夜独坐》)就是日常生活的禅意写照。《景德传灯录》中“皮肉骨髓”的典故,讲授了参究禅理时,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既不要完全迷信文字,又不能完全抛弃佛经中的文字。要做到“藉教悟宗”。又如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辛夷花瓣鲜明而浓艳,生于高处的枝丫,这花开在寂静没有人的山涧之中,不自知于自己的浓艳美丽,平静地盛开,又默然坠落。诗人面对落花,既没有依赖于华丽辞藻的描绘,又没有完全抛开文字,而是自然呈现,又使整首诗呈现出空寂静美的美感。同样,整首诗没有大的哲理体悟,有的只是日常生活中淡淡的感慨。

同样是写落花,王维同时代的杜甫的诗就情绪饱满。比如他写“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曲江二首》),景物之中蕴含着诗人胸中顿挫激荡的情绪,令人读之便有家国危亡的悲慨。王维写落花,也蕴含着自己的情绪,但他的情绪是内敛的、隐晦的。诗人行于山中,偶然见到山中“纷纷开且落”的芙蓉花,便描写下来。他看到如此美丽动人的花,却开在幽静无人的山涧,难免有些怜惜、自怜,以及寂寞的心情,但这种情绪也只是一闪而过,反而更显整首诗的意境空寂。

在佛禅思想的熏陶下,一方面,王维的诗“空寂幽远”禅意盎然,另一方面,禅宗的思想也使得王维并不能完全走向归隐。不同于道家的决绝,禅宗是更偏向于俗世的。禅宗的公案无论是“桃花悟道”、“吃茶去”还是“闻鼓吃饭”,都主张修习禅宗者不能脱离日常生活,要在平凡的俗世中参禅悟道。王维评价陶渊明,说他“尝见一邮督,安食公田数顷。”、“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他认为陶渊明如果当初见了邮督,为他脱帽行礼,就可以安然享受良田数倾,不至于生活困顿,四处乞食。王维在这里的看法,实际上就是受到禅宗“生活在俗世”的影响。普通的日常生活即是参禅悟道,任何事情中都蕴含着禅机,没有必要刻意归隐山林去寻找。无论是赏花、闲坐还是游山玩水,都要有世俗生活的物质基础,都要在正常生活可以维持的情况下进行。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王维在安史之乱中,对于安禄山政权授予的官职并没有反抗和推辞。这种处世之道也使得他的诗中出现了艺术家手眼与俗情结合的现象。从本质来讲,王维既没有与仕宦决断,毅然归隐,像陶渊明那样“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也没有杜甫那样深切爱国,投身于政治民生“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热情。他沉溺于山水之间,用禅宗来安抚自己内心的矛盾,用空寂来净化官场带来的污浊。他的诗,有的只是转瞬即逝的禅机,而没有感人至深,刻骨铭心的真挚情感。

参考文献

[1]文学遗产编辑部.文学遗产增刊十七辑[M].北京:中华书局,1991:99.

[2]王步高主编.唐诗三百首汇评[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7:84.

[3][唐]王维.王维集[M]. 董乃斌 王继洪编选, 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62.

猜你喜欢
山水诗王维
山水诗
小议山水诗写法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走哪条路好
偷袭与反偷袭
谁是谁
王维的七言山水诗论略
楠溪江:永远的山水诗
王维山水诗中的空山意象探微
论王维山水诗的“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