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晓航 高媛媛 张艳丽( 通讯作者)
(1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宁夏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宁夏 银川 750021)
(2 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系 宁夏 银川 750001)
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病情复杂、病程长,治疗棘手,病死率高,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难题[1]。ICU 是集中救治重危患者的科室。ICU 环境中存在大量多重耐药菌,ICU 患者使用侵入性诊疗操作和辅助器械较多,且常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和控制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尤为重要。多学科协作模式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医学管理模式。我院ICU 于2019 年应用多学科协作模式防治多重耐药菌感染,现总结报道如下。
选取2019 年1—12 月我院ICU 收治的940 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601 例,女339 例,年龄22 ~82 岁,平均61.8±14.9 岁;选取2018 年1—12 月我院ICU 收治的857 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547 例,女310 例,年龄21 ~85 岁,平均63.0±17.1 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实施常规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即科室组织培训,严格手卫生,加强环境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开展多重耐药菌监测,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采取单间隔离、佩戴蓝色腕带、悬挂床旁隔离标识、医务人员穿隔离衣、佩戴医用口罩等措施,出现相关问题ICU 专职医生护士邀请相应科室会诊。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具体如下:(1)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部、护理部、药剂科、检验科、临床重点部门、I C U 院感专职医护人员组建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管理团队。感染管理科负责对I C U 医护人员开展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及指导,监督I C U 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是否按照多重耐药菌感染处置流程操作、环境与物体表面日常清洁与消毒及标准预防执行情况。医务部负责对I C U 医师进行各项有创操作的规范化培训及考核,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督查I C U 医护人员按要求规范诊疗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并进行相关的登记、处理。护理部负责对I C U 护理人员进行吸痰、深静脉置管维护、气管切开护理等操作进行规范化培训及考核、确保微生物标本的及时采集与送检合格等。药剂科实行临床药师I C U 日常查房制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并统计相关用药数据,对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分析,判断现阶段的用药情况及提出用药建议。检验科负责开展标本规范采集的培训、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检测到多重耐药菌时立即通知临床科室,定期提供本院耐药菌趋势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报告。(2)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感染科、I C U、呼吸内科、药剂科、微生物实验室等业务骨干各组建多重耐药菌感染临床多学科诊治团队。负责对I C U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进行联合诊治,从检验、诊治、护理、隔离、消毒、监测等多个方面提出干预意见,制定个性化管理措施。(3)各管理团队定期召开会议,分析总结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成效,反馈讨论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中的问题,并制定应对措施。
比较两组主要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及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41 例(4.4%),对照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78 例(9.1%),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7,P<0.05)。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住院时间、日治疗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患者住院时间、日治疗费用比较(±s)
表1 两组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患者住院时间、日治疗费用比较(±s)
组别 感染例数 住院时间(天) 日治疗费用(元)观察组 41 11.8±4.3 1230.6±532.9对照组 78 22.4±6.9 1824.2±470.5 t 8.9550 6.2453 P<0.05 <0.05
ICU 是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集中的主要科室。多重耐药菌感染不仅会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还可引起暴发流行、增加患者病死率[2]。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的原因复杂[3],与手卫生、抗菌药物的使用、消毒与隔离措施、环境卫生等均有关。目前观点一致认为,应对多重耐药菌产生和传播的重点在“防”与“控”,采取加强手卫生、接触隔离、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保持环境清洁等措施,以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ICU 多重耐药菌防控难度较大,需多个学科与部门的协助合作。
多学科协作模式通过整合多学科医疗资源,发挥各专业优势,实现信息共享,由传统的个体式、经验式诊疗转变为小组协作、共同决策模式,有利于提供全方位专业化、规范化诊治策略[4-5]。
本文结果提示应用多学科协作模式可降低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再次证实了多学科协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我院ICU 通过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提高了院级层面、职能科室、各临床科室等对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重视程度,充分整合各学科各部门医疗资源,发挥了比单科室更大的优势。